一般人自杀的原因

又彼定中。诸善男子。见色阴销。受阴明白。新证未获。故心已亡。历览二际。自生艰险。于心忽然生无尽忧。如坐铁床。如饮毒药。心不欲活。常求于人。令害其命。早取解脱。

又修禅定的人,见色阴已破,受阴现前,虽得见佛心,但还未能受用。而原有的心又忘失,瞻前顾后,进退两难,无法用心,自生恐怖。忽然生起无穷的忧虑,如坐针床,如饮毒药,不愿求生,但愿求死。甚至请求别人,结束他的性命,希望早得解脱。

一般人自杀的原因,乃因背后被鬼驱使,或是夙世的冤孽今生来讨债。虽然这人见不到那个鬼,但鬼却常在他耳边咒,说“快点死!快点死!死了一了百了!”鬼也有他心通,久而久之,潜入人心,摄其心腑,把他的神识完全控制了,于是便随着鬼的招呼,或去跳金门桥,或悬梁自尽。

三藩市的金门桥有很多鬼,常找替身。人若阴盛阳衰,很容易被鬼摄去。现在经文所说的常忧愁魔,即此类境界。

——摘自宣化上人《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九浅释》  

生死书注:我总在想,如果我与那些不幸的人是同学,我一定会把自杀后的痛苦告诉他们,让他们打消自杀的念头。“关圣帝君(关公),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正信佛教的大护法,于禅门的正觉系列丛书中也提过,关公被斩首身亡之后,变成了无头鬼,他的鬼魂在树林中漂泊游荡了三、四百年。最后这无头的冤魂(关公)遇上了佛教天台宗大成就者智者大师,而智者大师以佛法超度了关公,才使关公脱离鬼道的。”戊戌政变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被斩后,痛处仍延续经年,更何况自杀,怎么会没有痛苦?若自杀后痛苦依然存在、乃至更深更大,自杀怎么会是解脱?“若不知此心,奥秘法中尊,求乐或避苦,无义终漂泊。”自杀的人大多沦落鬼道,很难超度。自杀的原因错综复杂:理想与现实的冲突、灵性的呐喊与环境的冷漠、生命常识的欠缺和自杀解脱的幻想,都是导致厌世自杀的原因。

周敏群先生说:‘北平有文效孙其人,有一天到崇效寺看牡丹,在很多的游人中,有一位眉目英锐、侠情流漾的青年,与众不同。便走过去揖问大名。这位青年说姓谭。名叫“炎言”,籍贯湖南,曾在官场浮沉,暂住京师,不久回乡,此人神情高洁,谈吐豪迈,效孙因此对他极为倾倒,就与他做了朋友。以后就时时相聚,友情日增。但转瞬之间,寒冬已到。有一天,炎言挟一幅画,仓促来找效孙,并且惨然对效孙说:“我将回湖南,从此一别,不知何时再见”效孙便问道:‘你为什么要急著回去呢?’炎言说:“我有脖子痛的病,每到冬天必发。今天疼的更厉害,所以想回去治疗。”谈话的时候,就把画轴送给效孙,说:“这是友人为我画的小像,持来相赠,聊供别后纪念。今日行装待发,无法久谈了。”话说完忽然不见。效孙非常惊愕,知是鬼魂异类。马上将画轴展开,果然是炎言的小像,并题有“望海词”一阕。有“曾经沧海,又来沙漠,四千里外关河,骨相空谭……”等句。到此效孙才恍然大悟,这位青年鬼魂,不是别人,就是光绪戊戌政变时,在北京慷慨赴义的六君子之首谭嗣同。因为谭的遗著《莽苍苍集》中,也刊有这首自题小影的词。大约因为被斩时的惨痛突发,所以急急离去……。’

——更多阅读:自杀的真相、死后的痛苦

佛教心理学  


念佛回向 

说到念佛回向,脑海中总是出现这一处镜头:电影《阿育王》结尾剪辑

在网络上,闻其名,睹其容,知其逝,思其孤,念其离世漂泊无依无靠。其生时,或不识三宝自未获利;其去时,亲友无知,莫能求念于佛。高僧道人,隐居山野;寺院殿堂,超度待缘。我等多有每日定课念佛者,且上网先知其逝。因是恳请常来生死书网站的佛友,有同情者,随所知缘,作意观想,为之念佛回向。哪怕仅念十声佛号回向,都是对亡者的安慰。愿其遇佛光明,往生极乐!


对治忧郁的方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