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因即无果

我常听到很多关于住在布尔答班的圣者——乌利亚巴巴(Uria Ba Ba)的事迹,他渊博的学识和高深的智慧四方驰名。我的上师派我跟这位圣者生活在一块儿。巴巴的一位虔诚弟子和我很熟,就带我去布尔答班。当我到达那里,我发现有好几百人正等着这个伟大的人物给他们开示。这位虔诚的弟子告诉圣者我已经到了。他非常亲切的使其弟子带我到他房里。这位伟大的人物身材短小,外表约摸六十五岁,被认为是北印度最伟大的学者。在全国各地都有广大的追随者。他对我非常和蔼亲切。

黄昏时分,我们通常都到贾木那河边沐浴。有一天傍晚我问道:“出世的生活是否比入世的生活来得好?哪一个才是正确的道路?”在这些日子里,我学习了行动(Karma)的哲学。我知道行动意味着指原因和结果。我同时知道要挣脱因果律的束缚而获得自由是很困难的。

巴巴在谈话之中告诉我:“并非所有的人都必须过出世的生活,因为这条路是非常难走的。实际上并不需要弃绝世俗的事物,因为人并不真正的拥有任何事物,因此也不必放弃什么东西,只要把占有欲放下就行了。不论你过出世或入世的生活,这中间并没有多大的不同。执着于世俗的事物是不幸的源由。一个人很真诚的锻炼不执着,就能从行动的束缚中获得自由。在行动的道上,不可以放弃你应尽的责任,且应以无私和适当的方式去做它。出世的人,虽放弃并远离世俗的事物,但仍然在从事他应尽的责任。入世者也担负起本身应尽的责任。收取利用自己行为成果而变得自私自利的人,就为自己制造了许多的麻烦和拖累。如此就很难从自造的束缚中挣脱出来。如果所有的执着和占有欲无法消除,那么即使是出世的路子,也会变得痛苦了。同理,世俗之人若不锻炼不执着,并继续加强其自私和占有欲,也会为他们带来不幸和痛苦。要完成生命的目标,不论他是过出世或入世的生活,都必须尽其应尽的义务。出世和行动之路,虽是两个不同的道路,但对自我了悟的帮助则没有两样。一条是牺牲之路,另外一条是征服之路。”

巴巴又说:“因果律适用于所有事务。我们过去的因果业报(Samskaras)深植于无意识层次里。这些潜藏的因果业报,制造出各种不同的念头,以我们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出来。灵修的人是可以从因果业报的束缚中挣脱出来的。这些记忆既来自因果业报里,那么人若能以不执着之火来燃烧因果业报,就能免于自心所制造的束缚。就像一条被焚毁的绳索,虽然看起来仍旧像一条绳子但是已没有捆绑的力量了。当潜藏的印象,虽然仍存在于无意识层次里,然已为真知之火所焚烧,丧生了萌芽的力量,它们不会再生长了。就像被烤过的咖啡豆,你可以用它去冲调一杯咖啡,但已无再生长的力量了。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因果业报,其中之一可作为灵修者的踏脚石,另外一种则会形成灵修的阻碍。

“不执着像一把火,专为焚毁因果业报束缚力量的火。出世者因断绝世俗的念头而得利益,过世俗生活的人则因不执着而得到利益。出世者因离世俗而获开悟,入世之人则在世俗世界中了悟了大道。

“不执着并不是冷漠无情。不执着和爱是合一也是相同的。不执着给予自由,但是执着则带来束缚。通过不执着,世俗之人仍然知道自己生命的目的并能无私地行其责任,他的行为成为助道的工具。在出世的生活里,隐修者仍然不忘其生命的目的,并藉修炼达到开悟。不执着和断绝世俗的念头可以扩展意识,当一个人知道扩张他的意识以与宇宙意识互相连结时,他就超越了因果业力的束缚,即能得到完全的自由。

“像这样伟大的人物是有力量带领他人走向解脱之路的。不论他是入世或出世,他也能够治愈由因果业力所引起的疾病。他即使不经由碰触或接触也能取掉他人的业力种子。真正的上师业已控制了自己,并能于此世界来去自如。陶匠完成制品时,所用的轮盘,因余力故还会回转一下,但它已无法制造陶器。已解脱的灵魂,生命之轮虽仍在行动,但是其行为不会为他制造任何的束缚。此种行为被称之为没有业力的行为。当学生在身体心智和灵性三个层次都预备好,并能胜任地走在了悟的道上时,伟大的老师就能很轻易的带引他走向最终的了悟之路。”

我请巴巴告诉我一些伟人特殊治病的能力。他说:“治疗可分为三个层次:肉体的、心智的和灵性的。每一个人都包含了三个层次。具有灵性力量的人能够在这三个层次里治疗别人,但是如果他想把治疗变成职业,他的心灵和意志力量就落入世俗的窠臼里了。放逸和凡俗的心灵是没有资格去治疗任何人的。人若变得自私,心灵也会变换其流向,开始向下流到低下的境界。滥用灵性的力量反而削弱和分散了这个力量的基础,在梵文里我们称此情形为尹恰·夏克提(Icha Shakti)。伟大的人永远赞诵所有的力量都归属于上主。他们只是工具而已。

每一个人都有治愈疾病的潜能。治疗的能量始终不断地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流着。借着正确的使用强而有力的意志力,这些治疗能量的管道就能够流向身体和心灵创伤的部位。痊愈之钥是无私、博爱、坚强的意志和对内在上主完全真诚的奉献。”

和乌利亚巴巴生活了十五天之后,我回来得到的结论是——不论入世或出世,生活和生命的艺术建立在对生命目标和心不执着二者的了解。


返回《大师在喜马拉雅山》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