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解演义  (第三四五集)  2011/3/27  澳洲净宗学院  档名:02-039-0345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乘无量寿经解》第三百九十七面,我们从第三行最后一句看起:

《宝积经九十六》曰」,这一首偈非常重要,前面读过了,我们多读一遍,「阎罗常告彼罪人,无有少罪我能加。汝自作罪今日来,业报自招无代者。」这个四句偈我们要多念,最好能把它背下来,非常重要,时时警惕自己。下面又说,「又如《普贤行愿品》曰:菩萨自念,我于过去无始劫中,由贪瞋痴,发身口意,作诸恶业无量无边,若此恶业有体相者,尽虚空界不能容受。」这是《华严经》普贤菩萨说的。我们学佛的同学都承认,当然也有不承认的,我们的生命不是只有这一生,生命是永恒的,有过去世、有未来世,过去无始,未来无终,这是生命的实相,也就是真相。既然肯定有过去,过去无量劫,生生世世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如果与性德相违背,那就是罪业。菩萨得六种神通,宿命通就知道过去生生世世的事情,通有大小不等,完全看你的障碍除去几分,如果障碍都没有了,你的能力圆满的恢复,你就能够知道从生命的开始到现在,你全都知道。如果障碍很多,你只能突破少许,这个能力也能发现,你可以知道过去十世、一百世、一千世,有这个能力。我们从外国魏斯博士的催眠报告,他曾经有一个病号,他给她催眠,回到过去几十世,好像时间是四千多年,应该有八、九十世的样子,说出当时居住的环境是在洞穴,我们今天讲野人,还没有进入有文化的阶段。如果有圆满的智慧,那就晓得,真的是经上所说的,无量劫来,生生世世造的业,肯定恶业多过善业。于是恶业大、恶业重,累积到现在,完全不知道罪福,不知道自己所做的是错误的。

过去人造作罪业,知道这是不好的事情,因为对于我眼前有利益我做了,虽然做了,心里面还有稍许的不安。现在人没有了,以为造作一切罪业是对的,是没有罪过的,反过来,认为行善是一种罪过,行善是错误的,这个就是达到饱和点。这个时候怎么办?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对你都失效,起不了作用,伦理对你不起作用,道德对你也不起作用,因果也不起作用,佛菩萨的教诲、圣贤的教诲嗤之以鼻,认为这个都是错误的,封建的思想、落后的思想,在这个环境,最后是老天来收拾。今天社会动乱,地球上的灾变,那就是算总帐了,希望在这个时候能觉悟、能回头。确实诸佛菩萨、上天非常慈悲,总是在那里盼望你觉悟、盼望你回头。虽然佛菩萨、古圣先贤的教育被现在人排斥,贬斥为封建、迷信,只有极少数的人还相信、还接受。在这个环境里头,有一个人相信,就救一个人,有两个人相信,就救两个人,不信的人,随他去!他聪明,他能干,他有本事,在大灾难当中他避免不了,这个是自作自受。《宝积经》里面阎罗王的话,所有一切三途苦报是你自作自受,与阎罗王不相干,与诸佛菩萨也不相干,业报自招,无有代者,没有能代替你的,佛菩萨不能代替,上帝也不能代替。

《普贤行愿品》这段话是告诉我们,我们无始劫来造作的罪业,它不是物质现象,它没有体积。如果是物质现象,它有体积,体积再小,那有多少?尽虚空都容纳不下,无量劫来,你说这个东西多可怕。我们今天遇到了,算总帐的时辰到了,在这个还未来临之前,种种的灾变都是上天对我们的警告,我们看到了,我们听到了,现在从网络、从卫星的报告,我们明白了。真的明白就是觉悟,觉悟了改过自新,改过回头,听老人的话。老人是谁?祖宗的话,佛菩萨的话,圣贤人的话,他们不骗人,他们的话都是老实话、都是真话,他们所说的、所行的、所做的随顺性德。中国传统文化,千万年流传下来的。伦理,只有五条二十个字,「父子有亲,夫妇有别,君臣有义,长幼有序,朋友有信」,二十个字,没做到!现在这个社会,没有人讲了。讲多了没有必要,来不及了,现在的话愈少愈好。最重要的,我们要去做,这五句没做到,一条都没做到。为什么没做到?它的内涵不懂,什么叫父子有亲,什么叫夫妇有别,不懂。五伦是道德的根本,五常是人与人关系的基础,有关系应该要尽义务,就是怎么样对待这个关系。五常是性德的基础,就像《还源观》上讲的四德,那是自性根本的四德,中国人讲了五条,仁义礼智信,这五个字也没有办法做到。为什么?不懂。什么叫做仁?不知道。什么叫做义?也不知道。四维八德,四维,礼义廉耻;八德,孝悌忠信仁爱和平。现在不是说讲做的问题,不懂得字的意思,所以他没做到。为什么不懂?没人教了。在家里面父母、大人不教,社会没人教,国家没人教,学校虽然很多,从幼儿园到研究所,不教这些东西,不讲这些东西,这老天爷算帐了。

什么叫觉悟?觉悟的人对于这些事明白,回头,从今天起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要往这四条里面去归,与之相应,这个人就得救了,这个人在灾难当中也是平安度过。凡是平安度过的人,我相信都会有使命,这个使命就是古人讲的,你还留在这个世间,你要「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天下开太平」,四为。大灾难当中你为什么还平安度过?你有任务!你有勇气,你有决心,你能够帮助苦难众生,这在佛法里面这个人是大菩萨,不是凡人。真正忏悔,真正改过自新,接受佛菩萨的教诲,经典很多,来不及了,只选择这一部《无量寿经》黄念祖老居士的批注,只选择这一部,或者选择《阿弥陀经》,莲池大师的《疏钞》,或者是蕅益大师的《要解》,其它的都不要了,来不及了。世间法,中国的典籍,儒释道意思都有,你就可以选择一部《群书治要》。这一部书是从经、史、子六十五种里面节录下来的,六十五种节录,《群书治要》。内容是什么?怎样修身、怎样齐家、怎样治国、怎样平天下。这是一本好书,唐太宗下命令编的,主编的人是丞相魏征。

一定要记住,「作业无边,报必随之」,这是因果教育,业因果报,丝毫不爽。所以你起心动念要想到,善念善因一定有善果,恶念恶因一定有恶报。「如《俱舍论九》曰:上至世尊无能遮抑,以业势力最强盛故。」这句话说得好,真话。业的势力太大,就是佛也没有办法把它压住叫它不发作,不可能的,十方诸佛如来大慈大悲,也控制不了今天地球上的灾变。为什么?这是众生业力所感的果报现前。「故云:众生业报,不可思议」

再看下面一句,「众生善根不可思议者,如《大集经》曰:众生之行不可思议,众生境界不可思议。」这是讲的善根。又临济禅师说,「你欲识佛祖么?只你能听法的便是。」临济禅师的话里头有话,他问的意思,你想认识佛吗?你想认识祖师吗?你现在能听法的就是!就是诸佛、就是祖师。这个话你听懂了吗?我想见佛、见祖师,我能听的这个就是,我能看的这个就是。能听的是什么?闻性。能看的是什么?见性。闻性、见性,就是诸佛如来、就是祖师大德,性。临济讲的一点都没错,我们体会不出来。或者正在我们闻法的时候,一念回光,这个自性闪了一下,像闪电一样闪了一下,第二念又迷了,它不能继续,继续就大放光明。只是一念闪光,这一念闪光,别瞧不起它,非常可贵。为什么?无始劫来你都没有闪过,这开始闪了一次,这很了不起,希望一天能多闪几次。一天能有一次闪光,像弥勒菩萨所说的,闪光时间多长?一秒钟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,都很可贵。他第二念就迷了,第三念迷得更深,第四念迷了回不了头。

所以这桩事情,要常常亲近佛菩萨,听佛菩萨讲经说法,帮助我们开悟。为什么有人听了开悟,有人听了迷惑?这是因为自己,自己真能够依教奉行,把烦恼习气放下,他就听得懂,他就听得清楚,就有受用;如果烦恼习气放不下,他听不懂,他没有感觉,他没有产生变化。这样的事情,我们如果细心去观察,同样看一样东西、听一样东西,有人感动得流泪,有人完全没有感动,若无其事。在这里面我们就能体会到,受感动的,他的善根发现了,完全没有受感动的,他的业障很深。不是他不能感动,佛说法的这个力量还不足以感动他,他必须要更长的时间去熏习,到最后他会感动。所以为什么说要长时熏修、要一门深入?容易感动。之所以不能感动的,就是我们常讲,这个人自信心很强,自我很强,成见很深,自以为是,这样的人就比较难感动。感动之后,如果不能真正放下,这一感动面对境界他又迷了,这些都是我们眼前的现象,他不能持续。持续,那就由恶变成善,这种善根确实与过去生中有关系。早年韩馆长在世跟我谈,谈过好多次,她的小孙子,那个时候只有四、五岁,他看《动物奇观》,看到小动物被大动物吃掉的时候、伤害的时候,他看了都流眼泪。馆长问我,这是怎么回事?你看这小孩,他看不得凄惨的这种镜头,看到这个,你看他就流眼泪,他就伤心。我告诉馆长,我说你这个小孙子有很深厚的善根,他有同情心、他有怜悯心,他想帮忙帮不上,古人讲的「心有余而力不足」,有善根。看书看到好人被坏人害的时候,也会伤心流眼泪,从小观察他,有善根,好好教他,将来是个有道德的人、有学问的人,能对社会做出正面贡献。

能行善的,是善根;能作恶的,是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、贪瞋痴慢。所以佛说贪瞋痴是三毒烦恼,所有一切不善都从这三个根生出来的。反过来就是三善根,不贪、不痴、不瞋,还得要加上个不慢、不疑,不疑是对圣教不怀疑,对佛菩萨不怀疑,对因果报应不怀疑,那就是善根,容易觉悟。容易感动就容易觉悟,不容易感动就不容易觉悟,他的自信心非常强,他不肯接受外界的,这样的人在现前的社会很多,圣贤东西他听不进去,他不能接受。自以为相信科学,实际科学是什么他也似是而非,他并不真懂。真正懂科学,我相信他一定相信因果,科学的研究离不开因果。普朗克研究物质,物质到底是什么,物质是果,什么原因成就的?他真的找出来了,意念是物质的基础,意念是因,物质是果,这跟法相宗里讲的没两样。法相宗所说的,转相,就是见分,阿赖耶的见分,见分要见,立刻就出现相分,相分就是物质,境界相,见分要不想见,物质现象不会有,见分要见,物质现象自然就现前。见分为什么要见?这是一个自然现象。见分从哪里来的?从业相来的,阿赖耶的三细相,见分是转相,物质是境界相,叫阿赖耶的三细相。法相唯识宗说宇宙之间只有这三样东西,其它全是假的,都是这三样东西变化出来的,能变的业相、转相、境界相。大乘讲因果,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。科学家相信因果,相信因后头一定有果,见到果知道它一定有因,善果一定有善因,恶报一定有恶因。所以菩萨不怕果报,菩萨怕造因;众生不怕造因,果报现前害怕了,害怕也没有办法,也逃不掉。

「每日多般用处,欠少什么?六道神光,未曾间歇。」禅宗常讲「六根门头放光动地」,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,六根。六根的根性就是佛,就是佛性。佛性在哪里?佛性在六根上起作用,在眼叫见性,在耳叫闻性,在鼻叫嗅性。性天天起作用,从来没停止过,所以未曾间歇。「可见众生之日用与境界,均超情离见不可思议也。」觉迷就从这里分,六根的根性里面掺杂着情、掺杂着见,这个见是什么?就是分别、就是执着。六根的根性隐没了,六识就现前,六识是迷,六根根性是觉。楞严会上,交光大师《楞严经正脉》里面所说的「舍识用根」,那是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六根门头放光动地。如果他带着情识、情见,那就是凡夫。六道众生迷而不觉,自以为是,这就错了。

「又《法华经》曰:若人散乱心,入于塔庙中,一称南无佛,皆已成佛道」「深显众生善根,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。」这是什么?普通人、凡夫,散乱心,他走进寺院道场,不论是有心、是无心,念了一句南无佛,南无阿弥陀佛,皆已成佛道。这个已,不是说他马上就成佛了,不是这个意思,成佛的种子种在他阿赖耶识里面了,他阿赖耶识里头有佛的种子,什么时候这个种子起现行,他就成佛了。起现行是遇缘,于是我们就晓得,我们每一个人心里都知道有佛,不管是你喜欢也好、是反对也好,你赞叹也好、毁谤也好,这都没有关系,总而言之,你心里有佛,只要有佛,遇到缘你就会有成就,他将来就凭这个种子修行证果。如果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,他会凭这个种子,将来遇到这个净宗法门,他会念佛求生净土,众生善根不可思议。我们如果要懂得这个道理,时时刻刻,无论对什么人,即使他是个很好的修行人,他还没有往生,我们跟他见面,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这是帮助他增长善根,帮助他早日成佛,这个功德太大太大了。我们自己存这个心,那自己怎么能不成佛?最忌讳的是杂心闲话,我们真干,闲话不说了,见人,「阿弥陀佛」,不管他讲什么东西讲给我听,回答他全部是阿弥陀佛。我要跟大家讲的,都不需要了,都归到这一句阿弥陀佛,你念佛的善果很快就会现前。在灾难当中平平安安的,阿弥陀佛把你接到极乐世界,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,永远脱离六道、十法界,真正的功德圆满,这真正是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。

我们再看底下这一节,「诸佛圣力,诸佛世界,亦不可思议」「言诸佛者,通指十方如来。圣力,力者力用」,我们一般讲能力,就是作用。「又据《梵语名义大集》《宗镜录》四十八,有五种力」:第一个是「定力」,第二个是「通力」,神通,第三个是「借识力」,第四个是「大愿力」,第五个「佛法之威德力。此五种力不可思议,故云圣力不可思议」。我们现在在五种力里面特别需要的是定力、是愿力,无论是顺境、善缘,你有定力,在这个境界里头不生贪恋,逆境、恶缘不生瞋恚,生什么?统统生阿弥陀佛。记住!时间不多了,赶紧修。好事,阿弥陀佛,恶事,还是阿弥陀佛,统统归阿弥陀佛,不受外境干扰,不受外缘影响,我们极乐世界这一条路就走通了。跟弥陀同心,跟诸佛如来同心,愿一切皆成佛,以清净平等心对一切众生。这个众生恶,常常找我麻烦,要害我,我对他还是阿弥陀佛,还是清净平等心对他,他怎么样陷害我,若无其事,这就对了。我的心全归到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对于极重罪业、造作五逆罪的人,阿弥陀佛都原谅他。谁惩罚他?是自己业力惩罚的,跟阿弥陀佛决定不相干,阿弥陀佛念念只盼望他回头。回不回头?阿弥陀佛对他是一片慈悲,这个我们要学。于一切恶作的众生不生分别心、不生嫌弃的心,应当要生慈悲心、怜悯心,知道他本性本善,知道他本来是佛,我们应当学诸佛菩萨一样,我们就感化他了,真正帮助他回头,让自己心纯净纯善,那就完全对了。对一切众生没有恶意,大灾难纵然现前,你会很平安的度过。为什么?诸佛菩萨护念你,天龙善神帮助你。

「现约今经」,现在就本经来说。「法藏大士住真实慧」,明心见性的人都是住真实慧,真实慧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,不是外来的,只要见性,它就现前。「于无量劫庄严佛土」,怎么个庄严法?下面这一句就解答了,「德如普贤」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就是庄严佛土,我们能把十大愿王落实,就像普贤菩萨一样庄严佛国土。第一个,真诚的礼敬,第二个,赞叹如来,如来是讲性德,这个人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与性德相应,一定赞叹,他是坏人,坏人干了一桩好事,其它的不论,这一桩好事要赞叹,他做别的恶事,我也会绝口不谈、不提,也不必放在心上,这样就能感化他。自己要做出来,说没有用处,要把它演出来,表演,做出来给他看,真的爱护他,真的帮助他,这些做法就是住真实慧。礼敬是外表,决定是平等。赞叹是有差别,他作恶的,不赞叹,他行善法,一定赞叹。他在善法,短时间,只做个一天、二天,这一天、二天我们赞叹他,作恶的时间长,绝口不提。连儒家都能做到「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」,儒家都可以做到。

佛的境界更高,「开化显示真实之际」,要把真实之际做出来。开是开通、开显,化是教化,显示是要把它做出来,就是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一切时一切处要落实、要做出来。处事待人接物,诚、敬、谦、和,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就表演这个,真诚、恭敬、谦下、和睦,对人、对事、对物都要这样做法。现在灾难频繁,地震差不多都是六级以上的。过去五级我们觉得很可怕,很严重了,六级以上很少很少,现在五、六级是平常的,八级、九级常常听到。就像经上讲的,还有一些善根的人,被这个地震,听到常常有地震,他醒过来了,他在思考这真正原因是什么。就像美国布莱登所说的,他开始弃恶扬善,他开始改邪归正,可惜不多,多就好了。如果再有几次大地震,可能就有一部分人真的回头了,这是好事,全世界的人都回头了,灾难就化解。所以起心动念一定要跟自性相应,自性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,真心,要跟这个相应。每一天我们都要反省,我今天一天所想的、所说的、所做的,与这个相不相应?做一个反省,做一个检讨,相应的,希望明天都能保持,不相应的,希望明天要改正,显示真实之际。

「欲令一切众生皆得真实之利。」什么是真实利益?真实利益是作佛,回归自性,自性里面本有智慧德能相好统统现前,那就是大乘无量寿,就是极乐世界,真实利益。「以如是大愿大行无量真实功德,故成就圣力与国土皆不可思议。」什么叫修行要知道,行是行为,起心动念是意的行为,言语是口的行为,身体造作是身的行为,身口意,行为与性德不相应,这就错了,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这叫修行。邪正的标准,经典所说的就是。在本经里面,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,这个六品经是《无量寿经》讲的戒律,内容是讲的五戒十善,如何在日常生活当中落实,你落实有哪些好处,你不能落实有哪些过失,那一大段经文都给你说得很详细、很清楚,我们把它选作晚课读诵的经文。早课我们读第六品四十八愿,学阿弥陀佛,晚课来反省,改过自新,忏除业障,这叫真修、真干。经文绝对不是念一遍念给佛菩萨听的,佛菩萨才不听你这些东西,读诵经文全是为自己,将经文字字句句与今天思想、行为做对照,做为我们修正的标准,那就对了。

「昙鸾师于十七种国土庄严功德成就下」,他最后的一句话,「一一注曰焉可思议」,或者是安可思议,意思是一样的,就是不可思议。「如光为佛事,焉可思议。此水为佛事,安可思议。」佛事就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的事,这叫佛事。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做出个样子给人看,什么样子?破迷开悟。破迷开悟的方法太多,八万四千种。日常生活当中要知道时节因缘,我对象是什么样的人,什么样的根性,什么样的程度,我要用什么方法去启发他。一般最普遍的,就是现在众生心浮气躁,没有耐心,所以学什么东西都学得不扎实、不认真,天天在学,学一辈子,都不能成就,这个问题很严重。我们得做样子给他看,做什么样子?我们学不倦、讲不厌,天天学、天天讲,认真的学、认真的讲。讲是跟大家分享,我所能够体会的,我所能够感受佛在经上的教诲,提出来给大家分享。认真的学,恭恭敬敬的学,确实得利益,身心安乐,法喜充满。至少在日常生活当中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能够稳得住,不会受外面境界影响。无论是顺境、逆境,都可以不关怀了,不放在心上了,善缘、恶缘统统不攀缘,心这才能定得下来,这一句佛号才能念得好、念得欢喜、念得很如法。

这个下面,末后这一句,「最殊胜者,则为诸往生者,不断烦恼,得涅槃分,焉可思议。」这一句说得好,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都是带业往生,烦恼没断,只是临命终时那一念把烦恼伏住,到极乐世界了,到极乐世界就不怕了。为什么带业到极乐世界你能得涅槃分?到达极乐世界天天听经、天天闻法,极乐世界不干别的事情,听经闻法没有中断。极乐世界人的身体跟我们身体不一样,我们这是血肉之躯,需要饮食来维持这个生命,极乐世界不是血肉之躯,极乐世界不需要饮食,连水都不需要,他是法性身,极乐世界是法性土,跟我们这里完全不相同,我们这个世界是妄心所变的,极乐世界是真心所现的。

我们在这里得到一个很好的信息,那就是我们要想断烦恼,要想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不能一天不听经,不能一天不念佛。如果你警觉性高,你认为灾难是真的,真的会现前,而且很快,黄念祖老居士给我们做了一个表演。他这一部批注完成之后,他身体不好,注经的时候就生病,他这个任务完成,我们也把他这个工作接下来,一代传一代,往生之前六个月,每一天就是一句佛号,经都放下了,不再看经了,一天十四万声佛号,他计数的,半年,一天不中断,他往生了。我们要用他这种方法,好,好办法,一心专念阿弥陀佛。有没有发菩提心?发无上菩提心,蕅益大师说的,我一心一意求生净土,一心一意跟阿弥陀佛学习,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,这样的人决定得生,万修万人去。

我们看看灾难,或者咱们看看美国「2012」的电影,你把这个电影当作一堂课来上,你看看这些镜头,全毁掉了。如果我们在这个城市、在这个地区,我们遇到了,不要把它看成是假的电影,把它看到就在我眼前发生的这个事故,我怎么办?念佛就能解决问题。灾难不能避免,所有一切财产几秒钟就完了,连居住的城市被大水淹没了,自己到西方极乐世界了。共业所感,死的人太多,各人去处不一样,业力牵着走的,你在六道里头还受轮回之苦,善业牵着你走的,你又到人间天上去投胎,念佛走的,阿弥陀佛全接到极乐世界,你愿意走哪一条路?全操在自己手里,主宰是自己不是别人,要有定功,要有智慧。轮回太苦,这样的缘分真正是百千万劫难遭遇,我们遇到了,太幸运,太稀有、太难得,紧紧抓住不就成功了吗?不能再犹豫,决定不能放过,这是我们当前第一桩大事,其余的统统放下,不要再放在心上,不要再过问了。要把自己的妄想习气统统念掉,把这个身体也念掉,都是佛,念念是佛号,自私自利夹不进去,是非人我也入不进去,就这一句佛号,他就成功了。《弥陀经》上告诉我们的真话,要多长的时间?上上根人,一天一夜,成就了;若一日、若二日、若三日,中下根性的人。念老给我们示现的是半年,所以我们今天有足够的时间。

有人讲我还有好多事情来处理。别想了,不要处理了,一笔勾销,你再处理你的心又乱了。我都不要了,全放弃了,我就是一句阿弥陀佛,我现在就到极乐世界,这样的决心才管用。说放下就放下,彻底放下,你功德就圆满。我还有很多财产,想做一点好事。好事不如无事,再好的事没有比你念阿弥陀佛这个事情更好,你操这种冤枉心,为什么不提升自己的品位?做再多的好事,不能帮助你提升品位。我过去讲经的时候说过,不只说过一次,这个身体活着是我的,死了就不是我的,我操这个心干什么?身上穿的衣服是我的,不是穿在身上都不是我的;身上带的一点钱是我的,不是身上口袋放的都不是我的,你的心才干净。这个房子,我住在这里,房子是我的,我离开这个房子,这个房子不是我的。不操一点心,你的心念才能集中。「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」,那个一处就是阿弥陀佛,心就放在阿弥陀佛上,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没有。我们向着这个目标、向着这个方向去走就对了。还有明天,还有明年,错了。

这下面引用《金刚顶经》《金刚顶经》曰:唯此佛剎,尽以金刚自性清净所成,密严华藏。」前面我们已经读过,前已明证极乐世界即是密严华藏。讲极乐、讲密严、讲华藏,是一桩事情,西方极乐世界,自性清净心所成就的。「如是胜妙国土,皆非微尘所成」,微尘所成的是我们这个世界,就是物质所成的。「本非世间物质,不赖万有引力而维系,故不需有须弥也。」这说明了,不需要什么须弥山。「且以国土乃金刚自性清净之所成,故云世界不可思议。」金刚在此地是比喻,比喻自性,金刚是不坏义,比喻自性永恒不变、不生不灭、清净不染,这是极乐世界的本体。极乐世界的人皆是金刚不坏身,往生的人跟阿弥陀佛体质相同、容貌相同。经上前面都说得很明白,随顺当时印度风俗,说三十二相八十种好,实际的,我们在《观经》看到,阿弥陀佛的报身,「身有无量相,相有无量好」。从理上讲,诸佛如来的智慧德相是一切众生本自具足。世尊在《华严经》上说得好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后头一句话说,「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」。我们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?因为有妄想、有分别、有执着,变成六道凡夫。换句话说,我们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,不就成佛了吗?自性的智能德相就现前,极乐世界真相就这么一回事情。极乐世界的佛,阿弥陀佛,以及所有往生的人,都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了,所以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自性清净心之所成就,同时也是每一个往生的人他们自己自性清净心之所成就。自己的清净心跟弥陀的清净心是一个心,一个自性清净圆明体,从一体起二用,贤首国师《还源观》上所说的,这讲世界不可思议。

「其国众生功德善力」「其国指极乐世界。诸往生者,发菩提心一向专念,种种正行、助行、定善、散善,求生净土。」往生的人必须具备的条件,这是我们眼前的大事,头一个,发菩提心一向专念。不要再想东想西,专想阿弥陀佛,只求往生极乐世界,亲近阿弥陀佛,就是这句话的意思,发菩提心一向专念。种种正行,莲池大师告诉我们,正行就是念佛,助行还是念佛。定善、散善是善导大师在《观无量寿佛经》里面所说的,我们统统把它归到一句佛号,终极的目标是求生净土。「持万德圆具之名,入一乘大愿之海。」一乘大愿之海是形容极乐世界。凭什么进去?凭万德圆具之名,就是南无阿弥陀佛一句名号,一心专念。经上讲一向,一是一心,向是方向,一个方向,极乐世界,一个目标,见阿弥陀佛。

「如是殊胜功德无量无边,故其力用实难思议。」极乐世界佛的力用、菩萨的力用、国土的力用,我们都想象不到,不可思议。「修善所得之力用,称为善力。《净影疏》曰:依法正修,名为善力。极乐众生之功德善力均不可思议。」这个地方我们要学,正行是念佛,遇到有缘,有这个善缘,可以多做一点善事,但是做善事不妨碍自己念佛,这就对了;做这善事的时候妨碍了念佛,宁可不做。记住,古来祖师教导我们,「好事不如无事」。做善事丝毫不妨碍念佛,这个善事是我们在帮助别人信佛、帮助别人学佛,这好事情。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,有这个缘分,多带一些人去,带得愈多愈好,普度众生。接引众生有无量的方便,一一方便都不妨害我们自己的正行,这个原则一定要懂,这个原则一定要坚持,不能放弃,我们念佛才能够得念佛三昧,才能觉悟,一般人讲开悟,才能像经上讲的得真实利益。

于世出世间一切法,要用清净平等心来看待,没有疑惑、没有忧虑、没有牵挂,这就对了。佛教给我们,随缘而不攀缘,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得自在了。真正有困难,佛菩萨会照顾。佛菩萨叫没有照顾,其实佛菩萨照顾我们自己不知道,粗心大意,如果心静下来之后,才发现佛菩萨照顾。顺境是照顾,逆境也是照顾。遇到许多善人发心来帮助我们是照顾,如果我们在这个里面起了贪心、起了妄念,那就把自己毁掉了。在境界里头不起恶念、不起贪心,佛菩萨照顾,等于考试一样,顺利通过了。恶缘,逆境、恶缘,恶缘是遇到一些恶人,找麻烦的、毁谤的、嫉妒的、障碍的、陷害的,这来了,还是真诚恭敬对待,知道他们做这些事情什么原因?对正法不了解,对修学不了解,他们着重在自私自利、着重在名闻利养,我们虽然没有妨害他,他以为我妨害他,造成对我的伤害,我不放在心上,这一关又通过了,这都是修忍辱波罗蜜,很顺利通过了。所以无论顺境逆境、善缘恶缘,你觉悟了,你看清楚了,对自己有大利,没有一点伤害,都是帮助我们勇猛精进在菩提道,我们没有失掉菩提道。菩提道是觉而不迷,失去了那是迷而不觉,那就错了,念念不失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净土大经解演义》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