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五四一讲)  2001/12/22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12-17-0541

诸位同学,请看「世主妙严品」,说偈赞佛,法界菩萨赞颂第二首:

【昔於众生起大悲,修行布施波罗蜜,以是其身最殊妙,能令见者生欢喜。】

这首偈给诸位报告过了,因为时间的关系,末后一句看起来是很容易懂,意趣还是甚深甚广,我们在这个地方做一个总结,布施的总结。佛法,尤其是大乘法,无论是藏、通、别、圆,或者是贤首家所说的五教,五教菩萨都是以布施为第一个修学的科目。大家也都知道,这一个科目统摄所有修学的科目,所谓八万四千法门,无量法门,总的来说就是放下。我们在这个经上看到清凉大师所讲的「舍」,舍就是放下,必须放下身心世界。诸位想到身,这指身体;心,心是妄想,妄想分别执著都是心;世界是依报,依报、正报统统要放下,果然真的放下,彻底放下,恭喜你,你就成佛了。凡圣区别就在此地,凡夫什么都放不下,斤斤计较;佛与法身菩萨统统放下了,心地清净,一个念头都没有,为什么?全放下了。这个味道我们要细心去品尝,要认真努力的学习,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受用。

这首偈颂后面两句是讲受用,你得最殊妙的身相,这个前面跟诸位报告过了,我们讲是讲得很浅,往深处讲、往究竟处讲,是大乘佛法里面讲的三身:法身、报身、应身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十身。由此可知,彻底放下,我们自性里面本具的智慧德相就恢复,三身、十身是自性本具的德相,那个时候『能令见者生欢喜』。「见者」,上是十方诸佛,诸佛赞叹;下是九法界众生,他们见到你的法身、报身、无量无边的应化身,应化身都是为众生,不是为自己,所以诸佛如来、菩萨善神没有不欢喜赞叹。这个讲得深、讲得广。浅而言之,这个世间的凡人,他想不到那么深,看不到那么远,他所想的、所看的是现前,现在这个身。能行布施波罗蜜,现在这个身。

我也常说,不老、不病、不死,健康长寿,从哪里来的?从布施波罗蜜里头来的。诸位要记住,布施一定是波罗蜜,如果只有布施没有波罗蜜,我们这个身相也能得好相,身心清净、健康长寿能得到。能转业报,为什么能转业报?业报的根是悭贪,懂得布施,学会布施,悭贪断掉了,心广体胖,这是从根本上转业障。从前起心动念自私自利,这是业障,现在起心动念要为九法界众生服务,而且是尽心尽力,牺牲奉献,转了,你的业障从根本上转了。这一转,贫穷的命转成富贵,短命的命转成长寿,多病的命转成健康,没有一样不转。命中多灾多难,转变成吉祥如意,不可思议!

清凉大师在结论上讲,三种布施:财、法、无畏,这三种一切众生看到都欢喜,「亦由具七最胜,故身殊妙也」。所以七殊胜我们不能疏忽,不能忘掉,不但要记住,一定要落实,念念与七殊胜相应,这就是行菩萨道,就是入菩萨的门。第二首偈:

【昔在无边大劫海,修治净戒波罗蜜,故获净身遍十方,普灭世间诸重苦。】

第二首,六度里头是戒度。同学们都必须要记住,这十个科目都称「波罗蜜」,换句话说,这十个科目统统要具足七殊胜。七殊胜要是有欠缺就不叫「波罗蜜」,就叫「持戒」,持戒里头没有「度」。清凉给我们说了四句,这四句要知道,前面讲过,用布施来举一个例子:「是施非度」,这不是度;第二句「是度不是施」;第三句「亦施亦度」;第四句是「非施非度」,这四种不同的境界要知道,持戒亦复如是。

前面两句修因,『昔在无边大劫海』,这是讲时间之长,佛菩萨真正受得了。『修治净戒波罗蜜』,布施里头讲「修行」,这个地方讲「修治」,修是修正,治是对治,对症下药。戒的定义,清凉在注解里面说得很简单、很明白:「防非止恶,名之为戒」。印光大师四句偈,「闲邪存诚」就是持戒,「闲」当作防止讲。「非」就是邪,防止邪思、邪见、邪说、邪行,与正相违背的为邪。这后面说:「受学菩萨戒时,三业为性」,性就是戒体,你受戒时候的戒体。戒体不容易得,我们看到许许多多人受了戒不能持戒,甚至於包括我们自己在内。我们出了家,受了三坛大戒:沙弥戒、比丘戒、菩萨戒,有没有做到?为什么做不到?不得戒体。这个事情现在来说是当然之理,蕅益大师是明朝末年人,在佛教史上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,跟莲池大师两个人,这两个人是师徒,振兴了佛教,特别是复兴净土宗,净土宗在他那个时代,衰微到极处,这两位在净宗称之为祖师,对净土宗有很大的贡献。

蕅益大师对戒律尤其是有深入的研究,跟近代的弘一大师一样。我们在他的著述里面看到,他说中国从南宋以后就没有比丘,比丘在中国断绝了。为什么?比丘戒一定要五个真正比丘传授,这是最少的,如果缘具足,一定是十个比丘,三师七证。世间没有那么多比丘,那就三师,两位来作证。但是南宋之后比丘就没有了,换句话说,没有人能传比丘戒。弘一大师对於蕅益大师非常尊敬,蕅益大师这个说法,他老人家完全接受。早年他住在南普陀、厦门,他跟新加坡的缘很深,跟广洽法师是好友,来到新加坡就住在广洽法师的道场薝葡院,就在我们旁边,走路大概三、四分钟就走到。

弘一大师常常告诉学生,比丘戒要不要受?要去受,但是自己一定要清楚,有名无实,不要自称为比丘,如果自称为比丘,变成妄语、大妄语。为什么要受?受了比丘戒之后,你去研究比丘戒律,避免讥嫌,你要不受比丘戒,看比丘的戒律,别人要嫌弃你、要批评你。形式上受了戒之后,教导你去学戒,真正做到一条,你就受了一条,做到两条,你就受了两条,这是真的。我最初学佛的时候,那个时候还是在家居士,亲近章嘉大师,章嘉大师跟我谈戒律,佛家戒律重实质不重形式。这个话我们仔细想想,他是多么痛心、多么难过说出这么一句话。戒律没有了,大家学佛都把戒律抛弃掉,没有戒律就没有佛法。你想受比丘戒到哪里受?世间没比丘了。所以讲,重实质不重形式。教我学戒,他说:你做到一条,做到不杀生,这一条戒你就得到。什么是戒体?心里真正觉悟过来,从今天起,对於一切有情众生,决定没有恶意去伤害他的生命,这个觉悟、这个认知叫戒体。真正觉悟了,决定不侵犯别人的财物,决定不占别人丝毫的便宜,这个念头不生了,这是不偷盗的戒体,自自然然你不会犯过。你没有这个认知,境界现前还会起心动念,纵然没有行为,起心动念已经破戒了。

戒律非常细腻,不能不知道,所以形式上受了戒,要认真努力去学习。学习,如果你要能够掌握到总的纲领原则,戒律就不难持了。总的纲领原则就是前面讲的七种最胜,印光大师四句偈也是总纲领、总原则。佛经里面所说的四句偈,那也是佛家的法印: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」,不是一尊佛的教诲,诸佛是讲十方三世一切诸佛,教化众生不离开这三个原则、这三句话。总纲领、总原则,我们要能够抓得住。但是佛祖不管怎么说法,说得不一样,你仔细一观察,意思完全相同。从这个地方存心,把我们对宇宙人生的观念改过来,然后这些细节很容易修学,也就是说,我们自己的烦恼习气不难克服。难克服在哪里?你没有认知,这个认知,章嘉大师讲的看破,你没看破,所以你放不下,你不能落实。如何能放下?看破就放下了,看破难!

看破是智慧,放下是功夫。要看破,只有一个途径:读经、听经。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为我们讲经说法,目的就是帮助我们看破,看破就是觉悟、明白了。你果然觉悟、果然明白,那个「放下」还得人劝吗?不需要,自自然然就放下了。没有明白、没有觉悟,「放下」好难过、好不容易。这个事情,就像有一些小朋友,三、四岁的小朋友,他很喜欢穿他那花衣服,你要把它脱下来,他又跳又闹,死也不肯脱下来,看不破!如果真看破了,这个衣服脏了,换下来洗一洗,更换一件好的,他很快乐,不要别人脱,自己就脱掉了。迷执造成的错误!「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」,这个方法妙极了,这是三福里第三福。「劝进行者」就是与一些同参道友,常常在一起研究讨论,研究讨论当中教学相长,真的会有很大的进步。你学了,你没有机会跟大家在一起研究讨论,学得再多,古人所谓「闭门造车,孤陋寡闻」,你得不到启发。跟大众在一块,你讲这一段、讲这一部,别人听了提出一些问题来向你请教,所提的问题是对自己的启发,从这些地方,把自己的境界大幅度的向上提升,教学相长,学生得利益,老师也得利益,老师教学生,学生资助老师,师资之道,相辅相成。

古时候有一生从事於教学工作,古时候教学都是义务的,三家村私塾先生,他在社会上的地位虽然人家不重视,他所累积的功德是世间任何行业不能跟他相比的。这一生虽然穷困潦倒,来生得大福报,为什么?他做了一生好事情,教年轻人。所教的教材都是圣贤的典籍,他每教一遍,自己就温习一遍,温故而知新。生活清贫,不贪、不瞋、不痴,他乐在其中。他把他的期望、把他的志愿寄托在下一代,为社会、为众生作育人才,这个工作很伟大。我在很年轻的时候,我就知道,所以我对於从事小学教育的那些老师们非常尊敬,我对他们赞叹。国家、社会的治乱兴衰,说实在的话,关键在他们,他们能把底下一代教好,国家社会一定安定兴旺。

当然,教育这一桩事情,一定要家长跟老师密切配合,让学生懂得孝亲、懂得尊师重道。到中学、大学,习气已经养成,比较困难,关键在小学。所以在古时候,这个学生成就、成名、考中状元,考中状元之后,他就两件大事立刻要去办,第一个要去谢祖宗,回家去祭祖,「上报四重恩」,不忘祖宗之德。为什么?从前人晓得,科举功名,你看《了凡四训》里面那个老道就讲得很好,你命里头该不该中,是命,不在乎你文章好坏,在乎你有没有这个命,这个命是你祖宗有没有积德,你自己有没有德行。祖宗积德,自己也有德行,你命里头该中。文章再好,祖宗没有积德,自己也没有德行,多次参加考试都落第。所以考中回家第一个祭祖;第二桩事情接著拜老师,感谢老师教诲之恩。拜哪一个老师?启蒙的老师,你们想想看这个味道。启蒙的老师可能是个穷秀才,真的,一点都不错,他的学生今天高中状元了。古时候社会有人情味,现在没有了,别说是见不到,听都听不到。在半个世纪之前,还有说书的,说唱艺术里头有说书的,讲故事会讲到这些地方。我念小学的时候,茶馆里面都有说大鼓书的这些人,我最近打听了一下,听说北京还有,大家一面喝茶一面听说书,说完之后,随便给几个铜板。那是教育,很好的社会教育,所说的内容都是因果报应、忠孝节义,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。所以因果不能不信,能深信因果,持戒就不难。

戒律在佛法里面大分为三大类,第一类叫「律仪戒」,这是有经文的。「律」就是戒律,有文字记载的、有条文的,「仪」是威仪,日常生活当中的规范,也有记载的。像我们最常见的《沙弥律仪》,前面十条戒是属於律,后面二十四门是讲威仪,律仪戒;比丘戒里面两百五十条,真正讲戒律只有十三条,前面十三条是戒律,后面是属於威仪,这些都是属於律仪戒。第二类叫「摄善法戒」,这个戒律里头没有,佛没有说到的,但是诸位要记住,佛讲的总纲领、总原则: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」,这讲的原则,你想想这桩事情是善还是恶。譬如很多人讲,抽烟戒律里头没有,是的,这个律仪戒里头没有,那抽烟不算犯戒;摄善法戒里面,你想想抽烟对自己有没有利益,如果这是不善的,佛虽然没有说,我们自动要把它戒除,这就对了。这个范围就广,我们自己要有智慧去辨别,对自己身心有利益的、善的,这一条主要是对自己,确确实实能够帮助自己身心清净,帮助自己远离障难,佛虽然没有说,我们一定要做。第三种叫「摄众生戒」,利益众生的,佛虽然没有说,这个事情对社会大众有利益的,一定要去做。佛没有讲的很多,四十九年哪能讲得完?时间太短了,你要懂得原理原则,要抓住纲领。清凉大师在这里说:「律仪、摄善,得净身果」,这两种得清净身,实在讲得清净身帮助你得清净心。你想想看,心不清净,身怎么能清净?但是身清净会帮助你心清净,远离一切不善的外缘,得清净身果。摄众生戒能帮助众生离苦得乐。

净戒,跟前面一样遍十方。『故获净身遍十方,普灭世间诸重苦』,这就是三聚净戒的效果。所以,戒是清凉。一般人嫌戒太烦了,有人说「吃人的戒律」,这大概是套一般人反对儒家的,儒家讲礼,礼太繁琐,「吃人的礼教」,这都是错误的见解,误导社会大众,造作罪业不浅!所以菩萨起心动念都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,但是要真正利益众生,自己先要修成一个好的形象。严持戒律才是标准的好形象,为什么?戒律是佛的日常生活行为,佛这种日常生活行为是出自於自然的,换句话说,是圆满性德的流露,自性纯善。连我们中国古时候教儿童《三字经》《三字经》上头一句话: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所以是从自性本善里面流出来的行为,就是这样子的!确确实实,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淫欲、不妄语、不饮酒,不是哪个人制定的,自然的,释迦牟尼佛就是这个样子,你把这个从生活当中记录下来,佛是这样做的,我们要跟他学习。他自然,因为他的本善流露出来了,我们的本善被埋没,被烦恼习气盖覆住,透不出来。我们跟释迦牟尼佛学习,是学习将我们自性的本善流露出来、自性的性德流露出来。所以佛教,我们非常尊重、非常佩服,他不是牵著人鼻子走,高明极了,全是自性流露。

法界菩萨赞颂第三首:

【往昔修行忍清净,信解真实无分别,是故色相皆圆满,普放光明照十方。】

第三是「忍辱度」,清凉大师注解简单说明忍辱的定义:「堪受诸法,未能忘怀,名之为忍」,这是就僧人来讲的。在日常生活当中,我们接触到的人事物,这就是经上讲的「一切诸法」,没有能够离开妄想分别执著,这叫「忍」。如果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那「忍」字也找不到了;由此可知,忍辱波罗蜜是对九界凡夫所说的。这一条在菩萨修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,我们在《金刚般若》里头看到,佛告诉我们,积功累德,断恶修善,首先是布施,可是你的善福要能够保住,那要靠忍辱,如果不能忍,你所修积的功德保不住,福德没有问题,功德保不住。

我们想到从前有个故事,达摩祖师到中国来的时候,见到梁武帝,梁武帝在达摩祖师面前夸耀他的功德,他一生确实是佛门的一位大护法,以他的地位、权势,为佛教建立道场,就是建立寺院庵堂,大大小小四百八十座,照顾出家众几十万人,这是我们佛门,大概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位施主。达摩祖师来的时候,他向他夸耀:我在佛门做这么多好事,功德大不大?达摩看起来是个老实人,不懂得察言观色,说了一句老实话:「并无功德」。这梁武帝这是满心欢喜被达摩祖师浇了一盆凉水,所以对达摩这个人非常冷淡,不肯帮助他,不肯护持他。如果达摩那个时候要能察言观色,说一点善巧方便讨梁武帝的欢喜,我相信梁武帝会对他大力的护持。但是祖师爷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,实话实说,决不攀缘,宁愿到少林寺去面壁九年,也不愿意讨好梁武帝,值得我们后人效法。梁武帝如果要问:我的福德大不大?福德很大,他修的是福德,不是功德。为什么?我们在此地看到了,功德要具足七最胜,梁武帝这种布施里头不具足七最胜,没有清净心,还有傲慢心夹杂在里面,有染污、有不平、有愚痴,所以他修的是福,三界有漏的福报。

真实功德是断烦恼,决定增上自己的清净平等觉,那是功德。所以功德,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用「戒定慧」三学作比喻,持戒有功,得禅定是德;修定有功,开智慧是德。你持戒不能得清净心,持戒是福,不是功德,这个道理要懂。你修定,修定不能够大彻大悟,你是修的世间禅定,是福,怎么说是福?你将来生色界天、生无色界天享福,不能了生死。如果你修定开慧了,那是功德,功德跟福德差别在此地,我们不能不辨别。世间的福报容易修,出世间的功德不容易修。成就功德最重要的因素是忍辱,你要不能忍,你就不能成就功德。

「忍」,同时有「忍可」的意思,「忍可」就是同意,我承认他、同意他、肯定他,这就是智慧,忍是智慧里头的一分,对於事、对於理,都有忍辱波罗蜜。它的性体,「即以无瞋精进审慧及彼所起三业为性」。我们为了初学容易理解起见,离开这些佛学的名词,简单的说,对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顺境善缘不生贪恋之心,你要能忍,不生贪恋,没有贪爱、没有留恋,这是对顺境的;对逆境、对恶缘,决定没有瞋恚的心,没有报复的心。这是真实智慧,真实的慈悲,是忍辱波罗蜜所依的,忍辱波罗蜜的体性落实了。所以这一条不容易学习,原因在哪里?我们对於顺境,很喜欢的生活环境;今天这个世间动乱,大家都希望找一个安定的地方去居住、去生活。新加坡不错,许许多多的人都想移民到此地,生活环境过得太舒适,对这个地方起了贪恋心,舍不得离开,到你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来接引你,你说:新加坡不错,我这里住得很舒服、很好,我不想去了!把你了生死、出三界的缘就打断了。不要说是人间的大福报,天上的福报都没有留恋,都不生贪爱。

一定要记住,能够引起你贪瞋痴慢这烦恼,这个法不善;能够勾引你七情五欲,七情是喜、怒、哀、乐、爱、恶、欲,那个欲就是五欲: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。你对於这些东西生起了贪爱、生起了执著、生起了留恋,你怎么能脱离三界六道?所以要能忍得过。这个世间人最难忍的是情执:父子之情,夫妻之情,兄弟之情,再扩展的时候有朋友之情。这些我们要不要重视?要重视,不能说学了佛,无情无义,那这个佛学了就有问题。学佛的人表现出来的是有情有义,有情有义,没有贪恋,那是真实智慧。所以学佛的人像什么?像舞台上的演员唱戏,人生如戏,演得非常逼真,决定不是假的,给社会大众作模范,人应该是这个样子的。但是这里头有智慧,这是假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你才能即世间出世间,即生死了生死,这叫菩萨,这是真实智慧,这叫真正慈悲怜悯一切众生。所以心地永远保持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慈悲,过的是真实智慧的生活,方方面面都做得非常圆满,确确实实是九法界众生的好榜样,一丝毫留恋都没有。

虚云老和尚给我们做出的榜样,我们有没有看出来?这个老人很有趣味,一生喜欢盖庙、喜欢修庙,看这个庙破旧,他发心把它修好,这个地区没有寺庙,他发心去建庙,建好之后请一个法师来住持,全部交给他,他走了,不再闻问,这是人家讲「放得下」。他所做的是为众生做的,是为这个地区做的,不是为自己,做好了就走了,给我们做了好榜样!你看有一些人建的庙,一生都舍不得放下,贪恋道场,死了以后到哪里去?我们清楚,寺庙里头有老鼠、有蟑螂、有蚂蚁,投胎做这些动物,为什么?他舍不得离开这个地方。这个地方没有男女婚配,他不能得人身,这个道场里头只有蟑螂、老鼠、蚂蚁这些东西,他只好投这个胎。留恋他的道场,舍不得离开,这个事情往往有之。

最近还有这些事情,也不过就是这一两年之内,我在中国大陆听到的,这个寺庙老和尚死了,投胎什么?这寺庙里养的有狗,他投了狗胎,每天还在寺庙里巡回,那是他的地盘,那是他辛辛苦苦建立的,愚痴不愚痴!虚云老和尚往生兜率天了,什么原因?他对这个一丝毫留恋都没有,建好之后交给别人。这都是菩萨为我们现身说法。逆境、恶缘,如果要起瞋恚心、怨恨心、报复心,麻烦大了,冤冤相报,没完没了,而且愈报愈烈。诸位看《文昌帝君阴骘文》,文昌帝君在前面一大段叙述他的往事,是从结小怨而变成大的怨害,以后遇到佛这才皈依得度。我们看到、听说了,要明了,有这些过失一定要把它改掉。

佛法里面讲忍辱,大分的讲也说三种:第一种「耐怨害忍」,冤家对头,对我们自己毁谤,这常常看到的,侮辱、陷害要能忍。这个害里面,除了人为的伤害,还有自然的灾害:夏天的炎暑,冬天的酷寒,荒年可能断粮要忍受饥渴,这是自然的灾害。人为跟自然都要能忍,若无其事,心情永远是平静的。能忍的人,不受外面境界影响,顺境善缘很好,逆境恶缘也好,一定要在日常生活当中、处事待人接物里去修平等心,去学习和睦相处,跟任何人、善人恶人一样的和睦,跟所有一切动物和睦相处,跟所有一切植物也和睦相处,进一步,你能跟天地鬼神平等尊敬,也能和睦相处,这是修忍辱波罗蜜。

第二种是「安受苦忍」,这是佛教导我们的。佛的弟子,无论在家出家,真正觉悟了,生活清苦一点好。佛教后世的学生,释迦牟尼佛在灭度之前,留给后人的遗教,除四依法之外,教我们「以戒为师、以苦为师」,这两句话实际上的意思,就是以释迦牟尼佛为老师,「戒」是释迦牟尼佛的生活、工作、处事待人接物的表现,「苦」是释迦牟尼佛一生为我们做的生活示范。他老人家一生三衣一钵,树下一宿、日中一食。所以「以戒为师、以苦为师」,就是以释迦牟尼佛为师,戒律是他生活规范,自自然然,没有丝毫勉强加在里头。我们后世的弟子,供奉释迦牟尼佛的遗像,天天看到佛像、听到名号,就要想到他老人家怎样度日、怎样生活,我们有没有想到?每天吃饭没有挑剔,沿门托钵,给什么吃什么,没有不欢喜的。托钵一般托七家,这个地方我们也能够观察到,当时一般人民的生活并不是普遍都富有,社会上有福报的人少,没有福报的人多。佛托钵平等的托钵,不分贵贱,贫民窟里他常常去托钵,为什么?让这些人种福,帮助他改善生活环境。他在佛菩萨那里种了福田,这一生不能改变他,来生一定得福报。贫民区里面供养当然不好,每一家给你一点点,七家合起来,大概这个一餐可以能吃饱了。每一个人家吃的口味都不一样,七家给的菜饭合在一钵叫袈裟。现在大家穿的,看到我们披这个衣,知道这个叫袈裟,不晓得那一钵饭也叫袈裟。袈裟是什么意思?是许许多多不同种类混在一起叫袈裟。衣为什么叫袈裟?衣是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混合在一起,染成这个颜色,这叫袈裟。托钵这一钵饭,酸甜苦辣咸也混合在一起,这一钵饭也叫袈裟,不是一个味道。佛教给我们「以苦为师」,如果一个人能以戒为师、以苦为师,「安受苦忍」他就做到,这是对於日常生活。

第三「谛察法忍」,这是讲我们修学,修学很辛苦,你要能忍,你要不能忍,道业怎么能成就?在修学过程当中,忍什么?把自己那些烦恼习气,你要没有耐心,你不能忍,你的烦恼习气永远断不掉,你不能够随顺佛陀的教诲。佛教你不杀生,你能不能忍?蚊子叮在你身上要吸你的血,你能不能忍?蚊子叮你,这个时候修忍辱波罗蜜、修持戒波罗蜜、修布施波罗蜜,这一桩事情六度都俱全了,精进、禅定、般若都在这里面。如果蚊子叮你,一巴掌打死,全都没有了,所有一切戒律破了,过失统统现前。《华严经》上讲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统统要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。所以蚊子来咬我是好事情,哪里是坏事情?我们天天要托钵,肚子饿了要吃饭,它也是饿了,它也要吃饭,它找到我们,我们正好供养它,跟它结个好缘。我们能供养它,别人就会供养我们,善因善果是这样修成的。不懂得的人,不了解道理,不了解事实真相,只知道享福不知道修福,所以福享尽了业报现前,前途是黑暗的,果报在三途,所以佛在《金刚经》上说「一切法得成於忍」

『往昔修行忍清净,信解真实无分别』,这两句是讲的修因,「无分别」是真实的智慧。我们对於佛陀的教诲能信、能解,这非常重要,能信、能解你才能行、你才能落实。「忍」,本来经典原意是忍耐,「一切法得成於忍」,中国古人也说「小不忍则乱大谋」,世出世间法成就愈大,他忍耐的功夫愈深,他才有大成就。小小事情都不能忍耐,你就可以断定这个人没有前途、没有成就,庸庸碌碌的凡夫!凡是成就大事业的人,他那种忍耐是别人所不及的,「忍人所不能忍」,他就能成别人不能成就的功业。这桩事情,诸位仔细去看看历史,观察眼前周边这些成败的人物,你就知道了。失败,怎么失败的?不能忍!所以佛教导我们,首先我们要相信,一丝毫疑惑都没有;我们懂,佛给我们讲的我们能够理解,信解;我们能够把它变成自己的思想行为,这就是行;在行里面证实我的信解是正确没有错误,那叫证。

『是故色相皆圆满』,这是讲果德。你修忍辱波罗蜜,你得到什么好处?圆满的色相。圆满的色相是指什么?一般讲,三十二相八十种好。总的来说,是从忍辱波罗蜜修成的。细说,每一个相有每一个相好的因缘,总的来讲,离不开忍辱波罗蜜。「忍辱」这个名词,是当年翻经的法师,特别为了中国人,「忍」后面加个「辱」。中国古时候的读书人,分别执著也很严重,常常讲「士可杀,不可辱」,士是读书明理的人,读书明理的人,杀头没有关系,不可以侮辱,侮辱是决定不能忍受的,杀头都可以忍受。翻经的大师看中国人把辱看得这么重,所以六波罗蜜里头,忍下面加辱;换句话说,辱也能忍,那还有什么不能忍?特别对中国人根性而说的。

所以不但讲经著重在契机,翻译经典也不例外,这个经翻成哪一个国家地区的文字,要契这一个国家地区的根机,名词术语都要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,佛经是活的不是死的。正如《金刚般若》上所讲的「佛无有定法可说」,这个道理我们要懂。

佛字字句句,义理精深广博,我们要有能力去求正解,不能把它解错了,解错了,我们的修行就会产生偏差,走上歧途,那个亏就吃大了!正解还是要依经,丁福保居士在早年学佛,提出他修学的方法是可以参考的,他是以经注经,你看他作了十几种佛经的注解、浅注,都是用经文来注解经文,不无道理,很值得我们作参考。

所以修法是很辛苦,是要很长的时间,这就叫法忍。修学要守规矩,实在讲规矩就是包括在戒律里面,持戒就是守规矩,初学尤其要遵守老师的教诫。所以我们学佛,说实在的话,古今中外,都没有例外,你这一生有没有成就,第一个关键是老师,你有没有遇到真正的好老师,因为什么?他指路。如果这个老师把路指错,你就偏差;他的路指得很正确,你这一生成佛、走向佛道。指路的人是真善知识,真善知识的教诲决定与经教相应,不但与经教相应,与经教相应就契理,一定与现代众生根机相应,我们才得到真正利益。现在真正善知识教我们什么?你要晓得。

我们现在得的是什么病?就好像看大夫一样,你看那个大夫好不好?能不能把我的病治好?他要知道我得的是什么病,如果他对我这个病源、病因一无所知,他的药再好、处方再好,治不了我的病。然后我们再想想,印光大师教导我们,对治末法九千年众生的重病;他出现在这个世间,普遍教导大众的是什么?因果教育。你看他教人,他不教人佛经,他教人去受持《了凡四训》《文昌帝君阴骘文》《太上感应篇》《安士全书》,他教人这个,这叫对症下药,目的是教你觉悟。一定要断恶修善,《感应篇》《文昌帝君阴骘文》是善恶的标准,你照这个去做。《了凡四训》告诉你因果的理论与事实,善因决定得善果、恶因一定得恶报,教你这个。然后劝你「持戒念佛,求生净土」,你这一生没有白来,果然遵照他的教诲,没有一个不成就,真的是「万修万人去」,一个也不会落空。

『普放光明照十方』,这是讲你的影响,你圆满的色相,让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看到、听到,自然感动他们。他们对你尊敬、仰慕,向你学习,所以自行即是化他,化他自行不二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讲记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