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八八五讲)  2002/10/8  澳洲净宗学院  档名:12-17-0885

诸位同学,请看「十海所管之海」,第五海,请看经文:

【诸佛子,彼金刚轮庄严底香水海外。】

先把能管的这个海名字说出来了,再看它所管的也有九海,实际上是很多,这是只举几个例子来说。我们看第一句:

【次有香水海,名化现莲华处。世界种,名国土平正。】

从名号我们能够想像到这个阿赖耶识里面含藏的种子,这个种子是非常善的种子,善因现善的果报。世界,这是讲『世界种』,这一点我们必须要记住。这个世界种所持的佛刹跟华藏一样,它有二十层,每一层佛刹都是无量无边,经上讲的微尘数佛刹。佛为我们介绍都是举一个例子,一一来介绍那就是大本《华严》,应当是这个样子。龙树菩萨在龙宫里面看到的大本《华严》,分量不可思议,他说有十个大千世界微尘偈,一个大千世界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,一尊佛的教区,我们今天讲的一个世界。这一个世界要磨成微尘,你说那有多少数?我们在这个经上看到「世界微尘数」,那是一个大千世界的微尘数。龙宫里面收藏的《华严经》,数量是十个大千世界微尘偈。偈,佛经四句叫一首偈,有多少首偈?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,我们没法子想像。多少品?一四天下微尘品。他看到的是大本的,阎浮提众生没有能力来受持。

再看中本,中本的分量也相当可观,还不是我们这个世间人能够接受的。所以他就看下本,下本就好像什么?《四库全书目录提要》。你们在我们这个大教堂里面看到,那个地方陈列的有《四库全书》《全书》现在是缩小、缩印,商务印书馆出版的,精装一千五百册,跟《大藏经》本子一样大,一千五百册。《目录提要》五册,大概小本《华严》就是《目录提要》。分量多少?十万偈,十万偈就是四十万句。四句是一首偈,全部经文是四十万句,龙树菩萨说这个本子我们这个世间人还能接受。所以从龙宫里面带出来的是下本,《华严经》的目录提要。

我们现在传到中国来翻成中文,传到中国来的本子不完整,有欠缺。缺多少?差不多缺一半。我们中文译本《八十华严》,这算是完整的本子,中文译本里面分量最大的,四万五千颂;十万颂我们只有四万五千颂,一半差一点。但是到贞元年间,乌荼国王对中国皇帝送的礼物,这礼物里面有《四十华严》,就是《华严经》「普贤菩萨行愿品」,最后这一品,这一品完整的。早年实叉难陀传到中国来的这个本子,「入法界品」缺一半,完整的本子四十卷,「入法界品」只有二十一卷。所以这个本子传来之后,大概中文的译本达到五千颂,就是正好一半,这个我们在读经的时候常常能发现的。经本承传年代太久了,这样大部头的经,在从前是贝多罗树叶写的,确实很不容易保管,容易散失。中国古时候,书本是写在竹简上、竹片上,也是用绳子编起来的,所以也很容易脱落。这是古书中国跟印度都相似,都有这种问题存在。经文虽然传来只有一半,意思我们已经能够看得出来。佛入灭之前,教导后人四依法,「依义不依语」,大致上《华严》的义理能够看得出来,也相当完备。特别是「普贤菩萨行愿品」,这一品完整的经文传到中国,真是希有难逢!

晚近,弘一大师教导我们读《华严》的方法,是《八十华严》读到五十九卷,也就是读到「离世间品」,就接著读四十卷的「普贤行愿品」;这样子合起来五十九加四十,九十九卷,这是中文本翻译的《华严》最完备的本子。从历史上译经这一方面来说,古人讲晋译的六十卷称为《六十华严》,唐译的八十卷称为《八十华严》,贞元年间翻译的「普贤行愿品」四十卷也称《四十华严》。所以《华严》在中国三次翻译,通常简称为六十、八十、四十。我们今天来读,遵守弘一大师的教导,我们读的是《九九华严》,九十九卷。这是概略的说一说这个本子的流传的状况。这些都是要众生有福,中国众生算是不错了,全经虽然没有能到中国,重要的部分我们都读到了。那我们现在读的这个,佛家称之为《略本华严》,为什么?连小本都不足,只有小本的一半,所以称为《略本华严》。省略不能再省略了,那我们要细说一遍,用的时间很可观!

现在我们看这个『香水海』的名称『化现莲华处』,所以阿赖耶识里头这一类的种子,好!它所示现的『世界种,名国土平正』,这是我们能够想像得到的。这个世界种所持的佛刹,照前面的数字我们算一算,第一层,最下面一层是佛刹微尘数世界;第二层两个佛刹微尘数世界,那就变三个佛刹了;第三层是三个,六个佛刹了;第四层是四个,就十个佛刹;第五层,五个佛刹微尘数,就十五个了。一直算到最后是二十个佛刹微尘数世界。诸位想想,这个世界种是多少个佛刹?这一个佛刹一个三千大千世界,像这样的刹种我们在这个经里面看到的,真的在宇宙之间无量无边!更应当要知道它「重重无尽」

我们把心静下来,细细的去观察,佛法里面讲观照,观照这个名字怕诸位不能理解,我说观察,细心去观察,宇宙不可思议,心性不可思议。能变的是性识,「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。能变的心识不可思议,所变的境界不可思议!我们相信,这是如来在究竟圆满定中所现的境界,这不是理想,这不是推测,也不是用科学仪器来观察,科学仪器决定没有法子观察得到的。我们对於科学仪器在原理原则上能够理解,它没有办法突破空间维次,那你怎么能观察?空间维次无量无边!理论上如此,事实上确实也是如此。

所以这个世界种,它所持的世界真的是无量无边。世界种的名字叫「国土平正」,那我们想想看这个世界至少有一半的世界国土平正,或者再少一点应当有三分之一的世界、四分之一的世界国土平正,世界种才能有这个名。国土平正是果报,因是什么?因是居住在这个世界的众生心平气和,心地清净平等才能感受这个果报。心地清净平等不是凡夫,但是我们知道,这个大世界肯定有凡圣同居土,肯定有像我们这个世间的五浊恶世,但是它少,它不多。少,对大世界没有造成影响,无量无边的世界都好,里头有几个不好算什么,一点妨碍都没有,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。

众生心行清净平等,得力於佛菩萨的教诲。佛菩萨不是不慈悲,我们《华严经》念到这个地方,多少能有一点体会,有一点悟处。诸佛菩萨从来没有离开过众生,这是事实。虽然没有离开众生,常常照顾众生,为众生现相,但是众生烦恼习气深重,心不觉悟,真是有眼不见,见不到佛菩萨的示现,有耳不闻。虽然如是,诸佛菩萨并没有舍弃众生,真正是古德常说的「佛氏门中,不舍一人」。这一句话,我们没有学习《华严》之前,这一句话我们体会不到里面甚深的义趣;读《华严》之后,对这一句话感受就深了。「不舍一人」,就是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众生,佛菩萨一个都没有舍弃!哪怕你的罪障再重,即使堕阿鼻地狱,佛菩萨依旧在你的周围,无条件的在帮助你。当人自己一点知觉都没有,迷到这个程度。就好比这个人喝酒喝醉了,醉得很严重,不省人事,眷属朋友都在周边照顾,他完全不知道,就像这种情形一样。什么人知道?觉悟的人知道,觉悟的人感恩。如何报恩?只有一个方法,信受奉行。佛在经上常常教导我们的「读诵受持,为人演说」,除这个法子之外,真的找不到第二个方法能报佛恩。

在这个地方我们要学的心行平正,心要平,行要正。心微微的动了,就不平,就起波浪了。我们在佛菩萨形像面前供一杯水,这意思就是平正。常常想到我的心要像水一样平,像水一样干净;平是决定没有高下,对人、对事、对物用平等心。净是决定没有染污,什么是染污?总的来说,自私自利就是染污。染污的相是起心动念。不平的相是贡高我慢,自以为是,轻视别人,不平。那么平等清净的相,我们看世尊,我们看孔子,无论对什么样的人都谦虚、恭敬。那是什么?清净平等相。示现出来的就是谦虚、卑下、恭敬。那也许我们要问,既然是平等的,何必自己那么的谦虚、那样的卑下?佛菩萨、世间这些大圣大贤为什么要这样做?这里头一定有意思,什么意思?教学!那就是世间人的心,无量劫到今天,从来没有平等过,没有清净过;佛菩萨今天要教你用平等心、用清净心,他要做出个样子来给你看,矫枉一定过正,一定超出一点。所以他要做出谦虚、卑下,希望你在这里看到这些形象,你能够觉悟,你把你的过失修正过来。教学的苦心!教学的方法!到自己心平行正了,你也会跟诸佛菩萨一样,也会用谦虚、恭敬、卑下为一切众生示现。这是什么?你得诸佛菩萨的真传了。我们要懂这个道理,这是在「国土平正世界种」给我们的启示。我们再看下面一句,第二句:

【次有香水海,名摩尼光。世界种,名遍法界无迷惑。】

这个提示好!你看看佛陀对我们的要求『遍法界无迷惑』!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现前,我们现前在小环境里面就已经迷惑了;我们居住在这个小镇,被小镇迷了。甚至於我把范围再缩小,我们的净宗学院这个小道场,诸位同学住在这里面,你们有没有被这个小道场所迷?讲真话!什么叫迷惑?你对这个小道场有没有贪恋?你喜不喜欢这个小道场?细心去观察,你就知道了。为什么说有迷?你四相没破,自私自利没断,是非人我没有舍掉,肯定迷了。迷了就起惑,惑是烦恼,生烦恼,生七情五欲。所以道场再扩大,这个城市小城图文巴,也被它迷了。再扩大一点,昆士兰州。再大,澳洲这个国家。再往下扩大,那就是这个世界、这个地球。

问问我们有没有被这个世间一切法迷惑?我们举例而言,你有没有被财迷了?有没有被色迷了?有没有被名迷了?财色名食睡,五欲!色声香味触法,六尘!有一些人世间法他放下了,不去执著计较,他迷在佛法里头;我见过很多,贪爱佛法。佛是教我们要断贪心,他弄错了,他换贪的对象,贪心还是一样的。世法不贪了,贪佛法;世法不执著了,执著佛法,分别佛法,还是错了!佛不是教你换对象。所以《金刚经》上说得好,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,那个法指佛法;换句话说,世出世间法都不能够贪爱。贪瞋痴的对象是世出世间法,统统要放下。

「遍法界无迷惑」不容易!我们在无著、天亲三兄弟的传记里面看到,他有一个兄弟叫师子觉,修行修得不错,往生兜率天,希望亲近弥勒菩萨。他确实到了兜率天,在兜率天的这个天上,没有进到内院去,兜率天是凡圣同居土,内院是弥勒菩萨的道场;他没有到内院,在内院外面他就迷惑了。看到兜率天人的快乐享受,我们一般人讲荣华富贵,他就迷了,他就动心了。这一动心,内院不想去了。欲界,这不是法界,欲界已经迷惑了。欲界的六层天,愈往上面去福报愈大,这么大的天福,你接触了能如如不动吗?你看到天上的富贵,天上的珍宝,人间的珍宝不能比。天人的相好,能真不动心吗?再看看诸佛如来遍法界不迷惑,这个不迷惑就是遍虚空法界,诸佛如来接触种种境界,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过,从来不会起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决定不会起的,这才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。从这个名号,我们也能体会到这个世界众生有智慧,真的能够看破、放下,他不迷惑。

经论常常提醒我们,我们读到了,古人常讲的「随文入观」,读到立刻就要回光返照,我在现前境界还迷不迷惑?这个样子才真正学佛、真正得佛法受用。我们应当效法佛菩萨,来到这个世间,知道这个世间是梦幻泡影,不是真实的。以前迷、不觉,那就不论了,现在有缘遇到佛法,开始觉悟、不迷了,应当要像佛菩萨一样,在这个舞台上好好的去表演,游戏神通!佛门叫乘愿再来,游戏神通。做个好样子帮助众生觉悟,这就对了。再看第三句,下面一句:

【次有香水海,名众妙香日摩尼。世界种,名普现十方。】

凡是香水海名都是阿赖耶识含藏一类的种子,这个仓库里面放的东西都分类的,一点都不会乱的。我们起心动念动的是什么念头,立刻传达阿赖耶识,阿赖耶识里面自动就归档,很不可思议,这叫性德,佛在经上常讲「法尔如是」。它为什么这样有秩序?法性本来就是这样的,一点都不会凌乱。它所现、所变的世界,这个『世界种』名叫『普现十方』,这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多元文化!

我们真是叫初发心,希望这个发心能够长远不要退转,我相信这是我们许许多多同学的愿望,都希望自己能够精进不退。但是你要晓得退的缘太多了,内有严重的烦恼习气,外面有无量无边的诱惑,所以保持不退非常困难。难,也得想方法保持!中国古人说的一句话,你记不记得?古人讲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」,这两句话你懂不懂?如果你懂,那我们就要亲近佛菩萨才能保证不退,离开佛菩萨你想求不退,不可能!佛菩萨在哪里?其实佛菩萨在我们的周围,但是我们是凡夫,有眼不见,有耳不闻。

我们必须要通过特殊的管道跟佛菩萨沟通。这个特殊的管道是什么?经教。每天要读经,每天要研教,研究佛在经典上的教诲。每天要修行,依教奉行,把我们思想、见解、言行违反经典教训的那些地方,一桩一桩改正过来,这叫修行;修是修理、修正。经典是标准,经典是佛菩萨,这个样子天天干,念念都不舍,这叫亲近佛菩萨。我们能近佛菩萨就不会退转,烦恼习气真的一天一天在减少,你真干!智慧功德一天一天在增长,是真的不是假的。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瞋痴,这是一个修行人,古印度称这种人为「沙门」;沙门的意思,古德跟我们解释就是「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瞋痴」。我们要真干,抓住佛法几条重要的纲领,锲而不舍。

我常常奉劝同学掌握住印光大师给我们的学佛纲领,「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」。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瞋痴是「闲邪存诚」,落实在「敦伦尽分」上,那是佛菩萨的形相!世法里面讲「伦」,是讲人类,我们自己是人类,人跟我们是同伦。佛法里面讲的范围大了,佛法讲众生。我这个身,众缘和合而生的,凡是众缘和合而生的跟我都是同伦。它的范围把九法界依正庄严统统都包括了,佛境界大得多!我要跟九法界依正庄严诚诚恳恳和睦相处,那叫「敦伦」「尽分」是什么?尽我自己为同伦服务的本分。怎样为同伦服务?那就看佛菩萨了。你看佛菩萨在这个世间做种种示现,「普现十方」,佛的境界。十方跟我是同伦,我在十方世界,这十方世界是我的生活环境,是我表演的舞台;我在这里面表演一个佛的形象,表演一尊菩萨的形象,普现十方!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,演员。我现在学佛,我也当演员了。先从观众看出门道,现在我也上台当演员,做出「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,信愿念佛,求生净土」的表演。演得要逼真,自己真的往生,让观众看到之后,心有所感动,羡慕、效法,他也念佛往生净土;自利利他!这「普现十方」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
诸位同学,请看第五海,经文的第四段:

【次有香水海,名恒纳宝流。世界种,名普行佛言音。】

香水海的名号跟世界种的名号都给我们学习做最好的提示。『恒纳宝流』,这是教导我们拓开心量,要能包容!包容不是一时,「恒」,永远的有包容的心量,能包容就是「宝」。大乘佛法,佛常说,我们在许许多多仪规里面都没有忘掉,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常念!哪个出家人对这两句话不熟悉?可是怎么样?没能落实,念了一辈子心量还是很小,不能容忍。这是什么原因,我们有没有认真去检讨过?古人常讲量大福大,能够「恒纳宝流」,那这个福大了!我们今天说老实话没有福报,什么原因?心量太小了,量小福就小。

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是我们本来的心量,一切众生心量本来就是这样的;每一个众生无一不是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如空合空,事事无碍。现在的心量变成这么小,小得非常可怜,小到什么程度?连自己都不能包容自己,这是真的,这是现在人常讲的,内在的冲突。我在讲席里头也常讲,我们的本性跟习性冲突。本性能包容习性,习性不能包容本性,这麻烦就大了。我们修行是修正错误,就是错误的念头,有没有认真在这上下功夫?果然在这上下功夫,那就是古德所说的从根本修,这是最高明的修行方法,从根本下手。根本是起心动念,起心动念是善念跟恶念冲突了;善念能包容恶念,恶念不能包容善念。像这个世间人,好人能包容恶人,恶人不肯包容好人,这里头什么原因不能不懂。

世界种名称也给我们启示,『普行佛言音』,这个话不难懂,佛的「言音」我们要统统做到!这就是我们常常讲的随顺佛陀的教诲,务必要把佛的教诲落实,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见解,变成我们自己的言论行为,这叫随顺性德。你真正肯这样做,你必须放弃自己的成见,也就是放弃自己的想法、看法、说法、作法,这冲突就没有了,能包容!如果不肯放弃自己的见解言行,佛菩萨在经论上的教诲,你就做不到了!真正修行人没有别的,他的秘诀,成功的秘诀就是放得下!念佛堂的堂主常讲的「放下身心世界」,没有一样放不下。放下之后才真正能够「普行佛言音」,佛陀在经论上的教诲,你才真正能够落实,真的依教奉行,这是如来的真实弟子。以此功德回向求生净土,你想想看,哪有不往生的道理!如果我们能普行弥陀言音,那个因果密切的吻合,应当知道。再看底下一段,第五段:

【次有香水海,名无边深妙音。世界种,名无边方差别。】

『无边深妙音』,应当学!在哪里学?「深妙」是从心性里头流出来的,唯有心性才深妙;「无边深妙」那是在自性里头求,不从外得,外面没有。佛法称为内学,经典称为内典,内就深妙,深妙自然就无边,无量无边。怎么个求法?方法很多!世尊常讲八万四千,八万四千是讲方法,你求无边深妙的方法,无量方法里面你只要用一个方法。记住,佛在《金刚经》上说的,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。所以贵在一门深入,深到一定的程度,妙就透出来了。所以初学的人最忌讳的是杂、乱、太多。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真的是有善根的年轻人,为什么一生没有成就?实实在在说是他的缘不善,真的善导大师讲的话没错,「总在遇缘不同」,他没有遇到善缘,所以他不知道这个真正的好方法。也许他遇到高人,真正善知识,把这个方法教他了,他不相信,有!那一点办法都没有了。

所以世尊在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,你看一开端就教初学「亲近明师,从明师受戒」「受」是接受,「戒」是教诫,用今天的话来说,就是一定要接受明师的指导。真正是善知识,他一定会教你一门深入。但是现在年轻人不容易接受,现在年轻人观念当中要广学多闻,这错了。广学多闻,你学到什么?学到了佛学常识,所学的是佛法的皮毛,一分一毫都没有入进去,所以你自己完全得不到受用,亏吃大了!我早年在台中亲近李老师,李老师教导我的就是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。我在台中十年,他不是教我一个人,他教所有的学生。但是有很多人他不相信、不听,阳奉阴违,表面接受老师的,背著老师还是广学多闻。老师教我们,只能听他讲经说法,除他之外,任何人讲经说法都不能听。第二,只能看他指点的文字,无论是世间典籍或者是经本、佛经,没有经过他同意的一律不准看,这是真善知识的教诲。你要不相信,你认为这个老师太跋扈、太自负,好像目中无人,难道除了你之外,这世间就没有高明的人吗?做学生的人往往会这样想,这样想没福报。正确方法教导给你,你不相信,这个缘分当面错过,非常可惜!

我在那个时候还算很幸运,我就接受了,真正依教奉行,得好处了。然后才知道这个方法妙,妙在哪里?三个月之后,自己有非常明显的觉察,妄想少了,烦恼轻了,智慧长了。什么原因?非常简单,老师所禁止的、不让看的,不看,不准听的,不听了。三个月许许多多东西不接触,心定了。这个方法一直用到今天。所以今天山下同修到这边来看我,跟我说了一些事情,我就告诉他:我什么都不知道。我只知道每天读《华严经》,亲近华严会上佛菩萨,每天给大家做四个小时的报告;除此之外,我什么都不知道。你来问我,我什么都好,你们说好就好,你们喜欢怎么做就怎么做,我没有意见!这就是从李老师那个地方养成了一个习惯,也正是古人常讲的「知事少时烦恼少,识人多处是非多」,这是两句名言。没有必要认识的人不要去攀缘,不需要知道的事何必去打听?谨言慎行是修清净心的秘诀。

『世界种』的名称『无边方差别』,这应当要知道。这个要知道,不必去求,为什么?你有甚深的定慧,自然就知道了。所以这一句最怕的是攀缘,到处去打听,到处去搜集,错了,没有这个必要。心地永远是宁静的,静它能起照的作用;只要一接触,照见!这是真实智慧来处理日常生活的事,帮助一切众生解决疑难杂症。再看下面第六句:

【次有香水海,名坚实积聚。世界种,名无量处差别。】

『香水海』的名字是另一类的善法种子,『坚实积聚』,「坚」是坚固。「实」,实在讲并不是真实,如果坚固的执著误以为真实,这里面有善种子,也有不善种子。我们晓得亲近善友的,世出世间的善知识,常常亲近,阿赖耶里头积聚善业种子。如果你亲近的人是不善的,你交结往来的这些朋友,心行都不善,你一定被他们染污,你也会坚持种种不善,种种不善的种子在阿赖耶里面积聚了。人生在世,古人常说要慎交友,就是说对於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非常慎重,要知道选择,要能够认识善人,尤其是道德之人,多亲近!对自己有一定的好处,这是我们这一生当中学业、道业有没有成就关键的所在。

我给同修们说过,我年轻的时候生活困苦,没有福报,过去生中没修福,确确实实像《坛经》里面六祖能大师一样贫穷下贱。一九四九年我从中国到台湾,举目无亲,一个人到台湾,前途渺茫,想读书不但缴不起学费,连生活都非常困难,必须要找工作来养自己。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还是想读书。怎么办?只有利用公余的时间,利用星期假日,我到哪里去学?找善知识。善知识怎么找法?去接近学生,中学生、大学生,问问他们在学校里面学习的情形,哪些老师教得好?这打听!打听到几位好老师。我不会听一个人讲,很多学生都赞叹这个老师,我想这个老师一定不错,我打听他住在哪里,给他写信,求见!

我那个时候有一个想法,如果我是一个好的老师,有一个失学的年轻人很想来看我,希望我教他一点东西,我一定很乐意。我有这么一个想法。所以我想那些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,一定会跟我同样的想法,我就大胆给他写信!果然,几乎统统都有回信。所以那个时候我认识十几位在台北地区这些名教授,我利用星期假日一一去拜访,向他们请教,然后在这么多善知识里面细心去选择。最后我选择了一个老师,方东美先生,我跟他学哲学。方老师真正爱护,真肯教!跟我约定每个星期两个小时,星期天到他家里上课。我没有缴学费,那个时候非常贫穷,自己生活都很勉强、都照顾不过来,对老师一丝毫物质的供养都没有;老师不嫌弃,只要每个星期到他家去上课。我对老师感恩!他对我义务的教学,指出我一条光明的道路,佛菩萨的道路。他带我的、指点我的,我认识这条路了。

在这个时候,碰到一个佛学的专家,章嘉大师。大师非常慈悲,也是每个星期给我两个小时,三年如一日;我的佛法根底,章嘉大师奠定的。出家也是章嘉大师为我选择的,他叫我选择这个行业,我听话。我的好处就是对老师(这是从小培养的)尊师重道。所以对老师真的没有一点关系,只是自己写信,自己介绍自己,跟老师这么认识。能够得老师爱护,一心一意来指导,凭什么?尊师重道,依教奉行,这么成就的。这是已经成了习惯。章嘉大师往生,我没有办法,不能不另外再找一个老师,才找到李炳南老居士,跟他十年。所以「一门深入,长时薰修」,在这里奠下基础,懂得积聚善根、积聚善法。所以在这个社会当中,我能够保得住,没有被外面五欲六尘诱惑,没有堕落、没有退转,天天亲近佛菩萨,每天积聚菩萨业。

『世界无量处差别』,这一句我想不必说了,你应该懂得了。为什么?「坚实积聚」里面的习气种子有善、有恶、有无记。所以变现出来的果报自然是「无量差别」。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段,第七段:

【次有香水海,名清净梵音。世界种,名普清净庄严。】

因果里头都有清净,能变现的是『香水海』,所变现的是『世界种』,这里头都有清净。『清净梵音』,我们看这一句就晓得这是什么?无量劫来听经、念佛的种子。所以这个世界种『普清净庄严』,这个种子起现行!这里面的道理很深很深!所有的「香水海」各个不同的名目,一定要知道,我们自己阿赖耶识里头统统具足。这是无量劫来累劫所修的业因,藏在阿赖耶识里头。现在如何能有清净的缘,清净的果报就能现前,还是「总在遇缘不同」。缘,我们自己可以控制,因,不能控制。所以佛讲一切经讲缘生,他不讲因生。如果讲因生那就变成宿命,讲缘生是活的。

譬如我交友,我亲近,我可以选择人,这个我可以决定!我跟哪些人往来,我一定学了他的气氛,这样讲的时候,我们后学必定受这些善知识的影响,听他的教诲。这里面自己也要有一点智慧,观察这个老师,最重要的,老师的德行、老师的学问,我跟他就学这两样东西。我不是不知道报师恩,当时没有力量,心有余而力不足。我有能力的时候,我懂得怎样报恩。老师希不希望我们报答他?不希望。希望我们有没有财物去供养他?不希望。真的对我们是一无所求。唯一的希望,希望我们依教奉行,他的道德学问能有人承传,这是他最高兴的。世出世间真正教学的好老师,一生没有别的希望,希望有好学生来传他的道。在我们佛门里面,你看这些老和尚一生唯一的希望,能有一、两个人传他的法。我们要懂得!

印光大师的法就是「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,信愿念佛,求生净土」。怎么传他?真正相信、真正理解、真正做到,那就是印光大师的传人了。如果我心量小还不能容忍,那你「敦伦」没做到;敦伦做不到,「尽分」就做不到。这四句十六个字你统统没有。「敦伦」这两个字简简单单的说,就是与一切众生,印祖是佛门大德,所以那个境界深广无际,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都和睦相处。印祖的标准!你跟别人不和,你不是印祖的传人,你不懂得印祖的法。我这五十年所修学的,我那个心得可以跟大家做学习祖师大德这个法的一个助缘。如果我们真正修「真诚心、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正觉心、慈悲心」,自然就能跟一切众生和睦相处。你做不到「敦伦尽分」,是你没有这个心;果然你用的是真心,不是用的妄心,问题就解决了。你用妄心不用真心,佛菩萨全是从真心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纯正之法,那你怎么行?所以这感得的果报「普清净庄严」「普」是普遍,没有一样不清净,都从清净心里头生的,从「清净梵音」里头生的。再看下面一段:

【次有香水海,名栴檀栏楯音声藏。世界种,名迥出幢。】

这是「迥」不是回,这个字不能写错,它非常接近,「迥」是超出。『栴檀栏楯音声藏』,这个话怎么讲法?我们知道「栴檀」是香,「栏楯」是防护,「音声藏」。从字面上来看,栴檀表戒定慧,表五分法身,栏楯是守护,如何守护戒定慧三学、五分法身,不能够忘失了。音声藏,藏是含藏。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方便多了,现在你看看,我们把音声录起来放在光碟里面收藏,不但音声可以收藏,影像也可以收藏,放在录音带、录影带里面收藏。古人常常用这个方式,在一生当中遇不到传人,怎么办?把它保留下来,所以藏诸名山,留给后代的有缘人。阿赖耶识有这一类的种子,所以它变现出来的世界『迥出幢』。一但遇到有缘的人,他得到了,他能够出人头地、能够超越,青出於蓝而胜於蓝,有这种成就。这个在历史上我们曾经看到的,在法界虚空当然更多。所以一生遇不到传人,古人用这个方法,现在科学技术发达,方法更多了。我们再看最后这一段:

【次有香水海,名妙香宝王光庄严。世界种,名普现光明力。】

这一段跟上一段非常相似,虽然相似它还是不同类,同类自然就合而为一了,还是不同类。『妙香宝王光庄严』,「宝王光」是自性本具的般若,「妙香」是自性本具的德能。自性本具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,这个名号里头统统具足。所以变现出来的世界『普现光明力』。「光明」后面有个「力」,我们想像当中,性德里头所具有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统统都能够现前,这个世界种所持之佛刹肯定善多恶少,我们从阿赖耶识含藏的种子能够明了。这整个看下来,我们肯定一切众生阿赖耶里面含藏的种子是善多恶少,从这个肯定,我们一定相信中国圣人所讲的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

返回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讲记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