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一0七三讲)  2003/8/5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12-17-1073

诸位同学,我们接著看李长者《合论》

「如今修道者,但随自信解力,便处即作,不可例然」,我们先看这一段。前面说过「如来依根,方便设教」,这一句跟《楞严经》上所讲的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,意思完全相同。如来依根方便全都是应,感应一丝毫都不差,所以众生能够有福报,遇到佛出世,亲近佛菩萨。法身菩萨都有这能力了,为我们说法,没有不开悟的,没有不证果的,这我们在大乘经论里面看到太多太多了。楞严会上,我们知道《楞严》有十卷,第三卷的末后,阿难尊者就开悟了,说偈赞佛,摩登伽女证三果。世尊的法会每一会都没有白开,确确实实有非常殊胜可观的成绩,那就是学生当中有很多人开悟,有很多人证果。

如来有没有一丝毫意思在里头?给诸位说没有,这一点我们必须要知道。如果加上一点自己的意思,这是凡夫,这不是圣人。我们这圣人的标准是法身菩萨,也就是圆教初住以上,他们真正是六根接触到境界不起心、不动念,这就是没有妄想;不分别、不执著,没有见思烦恼,没有尘沙烦恼,所以现身说法皆如是。如果说那里有感,我动个念头我去应,我得想想看用什么身去应,这是凡夫,这不是菩萨。不但法身菩萨不会起心动念,即使阿罗汉也不会,但是阿罗汉的程度,定慧没有法身菩萨那么深,没有法身菩萨那么样的明显;因为阿罗汉执著决定没有了,还有微细的分别,妄想确实还没断,这妄想都是很细的。

这粗重的妄想,我们都知道有妄想,微细的妄想不知道,现在人所讲的潜意识,佛法里面讲的无明妄想。所以诸佛菩萨随众生的根性,这地方讲的「依根」就是随根,随心应量。唯有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现的那个身,说的那个法就恰到好处,妙不可言!一起心动念就夹杂妄想,再要有分别执著,那就夹杂著尘沙见思,这是凡夫,六道凡夫,不是圣人。凡圣差别在这地方,我们不能不知道,真正要想学佛菩萨,不能不在这地方留意!那就是说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,无论是工作,无论是处事待人接物,尽量要把妄想、分别、执著降低,这对於我们功夫的提升有直接的影响。也就是分别执著愈淡愈好,愈少愈好,你智慧才能现前;这很重的分别执著,没有智慧了。无明妄想就是起心动念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尽量保持著不起心不动念。

起心动念已养成习惯了,想不起心动念不行,自自然然就起心动念了。在这时候你就要想到古人的教诲,古大德常常讲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」,这话好!起心动念了,我立刻就晓得,我又起心动念了;你晓得就觉了。怎么样保持觉?念佛人就用这一句佛号,马上把念头转到南无阿弥陀佛,「南无阿弥陀佛、南无阿弥陀佛」,一直念下去,把这念头换成阿弥陀佛。阿弥陀佛是觉,无量觉,觉而不迷,这是真会修行,真会用功。转烦恼为菩提,是这么个转法,要转得快,当然最好第一个妄念起来了,第二念就转成阿弥陀佛,这了不起!我们现在一般大概念头起来,那个妄念总有十几、二十、三十个才想起阿弥陀佛,也好还不迟,所以要会用功。

接著这论文里面说「如今修道者」,长者讲「如今」是唐朝时候,李长者他是唐朝的宗室,也就是皇族。他能够舍富贵,虽然没有出家,跟出家人没有两样,几乎也是三衣一钵,很了不起!这真的都是再来人,决定不是凡夫。他写《华严经》注解,发了这心想给《华严经》做个注解,想找一个清净的环境,他可以把心定下来,来写这书。住在山上,在路上遇到一只老虎,真的是修行人,他也不怕这老虎,老虎也不害怕。他就跟老虎说:我要给《华严经》写个注解,你知不知道有一个清净环境,让我住在那里好做这工作。老虎摇摇尾巴就在前面走,他就跟著它,走到一个洞穴,这里面一窝全是老虎,大大小小。长者看这洞穴不错,很好,里面也相当宽敞,实在是个好地方,就请老虎搬家,老虎真的就搬家了,把这洞穴让给他了。

长者在这洞穴里面住下来,每天早晨有两个年轻的女孩子来替他服务,他所需要的东西统统都给他预备齐,文房四宝、饮食起居。这两个女孩子天天来照顾他,到晚上她就走了,就离开了,早晨她又来了。这注解写了不少天,不是短时间,一直到这部注解写完,他跟这两个女孩子从来没讲过话,也没有问她们叫什么名字,也没有问她们家住在哪里,没有问过,你就晓得长者专心。注解完成了,这才想到这两个女孩子照顾这么久,下山之后就打听,跟人家说这两个女孩子怎么样子?一问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知道,所以才晓得这感动的是神人来伺候,那不是人。我们人间的观念,那是天女来伺候他,感应不可思议!长者不会打妄语。所以今修道人是那个时候的人,长者距离我们差不多有一千四百多年,一千四百多年前的事情。

「但随自信解力,便处即作,不可例然」,这几句话非常好,一直到今天都非常适用。那就是我们学佛、我们修行一定要随自己的能力,自己信解的程度。「便处即作」,这「便」是方便,「即作」用现在的话来说,要落实。换句话说,你能信的、你能理解的,你要方便随处把它做到。有信、有解、有行后面就有证;只有信解,你不能落实,你做不到,这没有用处,这只能在阿赖耶识里面种一点善根,这一生当中决定不起作用。这一桩事情,我们修道的人不能不知道。你修行有没有成就?有没有功夫?关键在此地。

「不可例然」这句话说得好,真的把我们修学的毛病点出来了。「例」是什么?以别人做例子。别人修学的我也修,那个不行。为什么?每个人根性不一样。惠能大师能够学禅,我们决定不行。有的人能学密,有的人能学教,我也想想自己的根性、自己的程度、自己的现前生活环境,方方面面去观察,八万四千法门,哪一个法门适合我修,这样子你修学的进步就快了。如果与自己根性不合,或者是与我们自己现在的工作环境不合,我们学起来很苦很累,很难有成就。修学成就是轻松愉快,正好适合於程度,就像在学校念书,你是几年级的程度,你上几年级恰好。你是三年级程度,你要上四年级,你就感觉得跟不上,所学的课程太深了,进度太快了,赶不上;你是二年级,二年级这东西好像显得太浅了,我不需要学了,那三年级恰好正是你的程度。学佛亦复如是,所以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根性。

在从前,好处自己不知道,老师会给你选。其实真正好老师是一定叫你自己选,老师会指定一个范围,在这范围之内,你自己去选择经论,老师来教你。为什么?契机,你喜欢的。我们早年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教,李老师完全用古人的方法,学哪一部经自己选。老师指定个原则,经不能太长,不能太深,为什么?要适合你自己程度。程度以什么为标准?这经没有人给你讲,你自己看一遍大意能懂。如果经本展开这意思看不懂,太深了;意思能看懂,然后老师再讲解给你听,再教你,好教!

不能选得太长(老师限定),因为你学了要上台去讲。讲演的时间一堂课是一个半小时,就是讲经上台一次是一个半小时。但是两个人上台,当时在台湾一个是讲普通话,一个是讲闽南话(讲台语),好像是翻译的一样,其实两个人用的是同样的讲稿,一个人讲一段,是这么个讲法,所以实际上四十五分钟。老师要求学生要写口语讲稿,你上台一定要依照讲稿讲,不可以随便增加,不能随便减少,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照著这讲稿来讲,初学都是这么训练出来的。四十五分钟这上台的讲演,口语讲稿要多少字?大概要八千字。你就想,你每一个星期上台讲一次,每一个星期要写八千字的讲稿,这压力就不小!而且讲稿写好之后,至少要改三遍你才上台。头一遍,你写好之后,内部演练,在我们课堂教室里面,你上台对我们同学、老师(这不对外的)先讲一遍。讲完之后同学批评,同学批评完了之后,老师讲评,你要改讲稿,改完之后,回去重新誊正,要重新抄。这样这程序完成之后,这就正式上讲台对听众讲经,讲完之后回到教室,同学老师再给你做一次批评,你那个讲稿还得要修订一次,提升你、帮助你进步,你再准备下面一堂课。用这种方法,要接受批评,勇於改进,你才能学得出来。所以在这地方学谦虚恭敬,时时处处低头请教。

学讲经怎么学出来?讲台上讲的,学生!来做学习报告!台下的听众是老师、是监学,要用这种心态,恭敬心你才能生得起来,谦虚的心能生得起来。千万不能说以为我是法师,我上台讲经,你们都是听众信徒,这贡高我慢起来了。贡高我慢把你的智慧障碍住了,你的经教在这一生肯定不通,没有感应!感应,记住从诚敬里头来的,诚敬是对一切人、一切事、一切物,诚敬是宝!上能感通诸佛如来,下能够感通一切鬼神,那一切大众就更不必说了,都在其中。所以各人根性不一样,不能够依别人的例子,那是很危险的方法,在这样状况之下,所以不能离开老师。

有疑一定要向老师请教,如果有怀疑,你去请教别人而不请教老师,这是错误。为什么?这里有师承关系。老师是直接指导你的人,你不去求他指导你,去求外人指导你,你要晓得两个人是两个想法,是两个看法,是两种修学法,就会把你的思路,把你的学习搞乱了,这一乱就糟了。这是在现代学习真正障碍是最严重的一个环节,你不能成功就是你老师太多了,古时候不是这样的。我非常幸运,我还能够遇到师承,我以后恐怕没有了。为什么?学生不听话了。这老师跟学生要合作,老师要真肯教,学生要真肯学,这里头一点委曲虚伪不能有。所以学生找老师不容易,所谓可遇不可求。老师找学生更不容易,到哪里去找一个百分之百信顺的学生,学生对老师相信,对老师顺从,找不到了!李老师在世的时候,我要遇到疑难,我一定向他请教,无论在什么时候,无论在什么处所,他有责任、有义务指导我。我尊重他,我跟他学习,我不能说遇到问题了,向别人请教,那个麻烦就大了,那是什么?背师叛道!别人指出另外一条路怎么办?

譬如,我这几年所遭遇的,李老师把夏莲居老居士的《无量寿经》会集本交给我,最近这两年来反对的人很多!我是不是要放弃?诸位想想看,如果我放弃了,怎么对得起老师?再想想这反对会集本的事肯定是会发生的,他的学生也不少,谁能遇到这么大的挫折还能够坚定不动摇,我想老师他早就看到了,这种大风大浪如如不动。他学生那么多,为什么不传给别人传给我?我要不能坚持,不能把这一部经普遍弘扬,那老师就把我这人看错了。我们辜负老师的好意,辜负他老人家的用心。所以我说了很多遍了,全世界的人反对,我还是会依教奉行。如果我要放弃,人家加给我的罪名很容易,净土法门法师 背师叛道,那真的叫一文不值!你还讲什么经?还修什么行?背师叛道的罪名太大太大了,在世法里头大不孝!别人可以做,我不能做。所以长者这一句话对我们是提醒,是警策,时时刻刻要反省,要检点,知道自己的根机,知道自己该学些什么。下面很好,他举了例子。

「如法华经(这举几个例子来讲),为声闻人说四谛法,为缘觉人说十二因缘,为诸菩萨说六波罗蜜,亦是如来随时之说」,这是把例子举出来了,举的是大的例子,大小都一样。我们从这地方能够得到启示,知道根性不相同,方法就不一样。声闻小根性的人,智慧不高,妄想、分别、执著相当重,遇到佛了,佛跟他说什么?给他讲四谛法。前面我们所讲到的生灭四谛、无生四谛,先讲生灭四谛。小乘根性的人,初果、二果到三果、四果可以讲生灭四谛。境界往上提升,「为缘觉人说十二因缘」,缘觉的根性比声闻利多了,我们现在一般人来说,比声闻聪明,悟性比声闻高,佛讲十二因缘。

菩萨根性更高,我们要问为什么?为什么这些众生根性有高低?没有别的,烦恼有轻重不同。烦恼轻的人显示出智慧高、心量大,为什么?他执著轻,凡事大而化之,这种人很可能是菩萨根性。我们一般人常讲,无论大小事情好像他都不在意,也就是他的分别执著轻,对於得失看得淡,心量大,没有嫉妒心,大概这一般是接近菩萨根性。心量小不能容忍,看到别人好就起嫉妒,总想占一点便宜,这小根性人,日常生活当中你细心观察就知道了。说法,实在讲它是有原则的,这原则就是在此地说的对症下药。随他的「自信解力」,这举一个例子,随他的生活环境,随他的工作环境,样样都能随顺,这法门他学起来欢喜;他学了就有用,对他生活有帮助,对他工作也有帮助,对他处事待人接物更有帮助,愈学愈欢喜。

菩萨修六波罗蜜,出世法,那不是世间法。但是我们今天修学大乘的,懂不懂六波罗蜜?不懂。六波罗蜜第一个是布施,听到布施了,我们欢喜布施,是不是菩萨六波罗蜜?不是,你那个不是;是修福,是世间法,不是出世间法。菩萨为什么修这出世间法?菩萨修布施目的何在?目的是断悭贪。布施是一种手段,目的是把吝啬的心、贪爱的心断掉!所以它是出世间法,悭贪断掉之后,超越六道了,超越十法界了。持戒目的是断恶业,忍辱的目的是断瞋恚,人家这六种方法的目的是断六种烦恼。烦恼断了,烦恼是集,四谛法里头是集,集断了,你就证灭道了,就证灭了。所以六度是道,那个道是方法。

我们今天心目之中的六度,是六种修福的方法,不是六波罗蜜,与六波罗蜜不相干。同样是这么一个科目,但是我们目标不相同,世间人修的六种目标都是修福报。譬如说布施,这经上跟我们讲了,佛也教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,我们修布施干什么?希望得果报,财布施得财富,法布施得聪明智慧,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,悭贪这目标忘得干干净净。换句话说,我们悭贪,悭淡薄一点,贪没有离开。我为什么修财布施?我希望财富多,愈施愈多!我为什么修法布施?希望得聪明智慧。都是有贪在里头。为什么修无畏布施?希望健康长寿。不是断悭贪,方向目的全不对!所以纵然修这六个科目,也念佛,到临命终未必能往生,什么原因?修错了。还是这六个科目没有错,错用了心,错用了方法,不是那么回事,这不能不知道。

所以,我们修六度的人真的天天要回光返照,月月要反省检点,我的贪瞋痴慢比上个月、比昨天是不是减少了?如果果然减少了,你六波罗蜜修学有了成就了,现在人讲有成绩了。如果没有减少,还是那么样的贪欲,还是那么样的瞋恚、嫉妒、愚痴,那这六条你不是修六度,你是拿这六条修世间福报。这六条是对治修行人六大毛病,大病,悭贪是大病;恶业,持戒是对治恶业的;忍辱对治瞋恚的;精进是对治懈怠的,懒惰懈怠;禅定是对治散乱的,我们的精神意志不能集中,一天到晚胡思乱想;般若是对治愚痴的。所以修六波罗蜜要考核成绩在这地方考核,这六种病是不是一年比一年轻,一个月比一个月轻。一年一年比很容易看到,看出你有进步!如果到月月比,月月都有进步,你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;如果是念佛人的时候,你肯定往生,我们要懂得这道理。在中国佛法,我们念佛人,念佛是大乘不是小乘。所以净宗学会成立,我们提出行门五个科目,这东西不能太多,太多记不住,无济於事;科目要少,常常会记在心里,不会忘掉,起心动念跟我科目相应不相应?便於检查,时时刻刻自己考核自己的成绩。

三福,这第一个科目三福,三条,第一条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做到没有?这是根本,根本的根本。第二条「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」,我有没有做到?第三条「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」,这「劝进行者」就是作师作范。换句话说,我起心动念一切言行能不能给社会大众做好样子,做好榜样。这三条是佛法,不论是哪个宗派,无论是显教密教、宗门教下、大乘小乘,必须要遵守的。我常常用比喻讲,像盖房子,不管你盖多高的房子,什么样形式的房子,这是地基,地基一定要坚固!

第二个科目「六和敬」,这比什么都重要!常言说得好,「家和万事兴」。佛教的团体,你们在三皈依里面念过「皈依僧,众中尊」,僧是什么?僧是佛教团体。皈依僧不是皈依某一个法师、某一个和尚,那你就错了,你完全不懂三皈依的意义。僧是僧团,皈依僧,我是皈依僧团这团体。这团体叫众中尊,众也就是团体,就是说所有一切团体里面,佛家团体是一切团体里头最尊最贵。尊贵在哪里?和睦。这团体上下一片和气,世间哪个团体都比不上。我们今天想想,我们这团体是不是众中尊?这团体小团体,不大,在名义上有会长、有干事、有职员、有义工、有清众,到这里来参加共修的清众,我们和不和?和不和也不是随便说的,佛给我们定的有条例,第一个是「见和同解」,见和同解从哪里建立?从佛陀教诲。我们是不是每一个人,四众同学里头,出家在家四众同学是不是都依《无量寿经》,或者依《阿弥陀经》?在这里头建立共识,当然最好的是《无量寿经》。佛在经上教我们做的,我们都要做到,教我们不能做的,我们决定不可以违犯。

讲到六和,我们马上就想到《无量寿经》上一句教诲,「善护口业,不讥他过;善护身业,不犯威仪;善护意业,清净无染」,我们做到没有?意思稍微深一点,境界向上提升,「三昧常寂,观法如化」,做到没有?「观法如化」是看破,「三昧常寂」是放下,我们在这地方建立共识。要在经教上建立共识,见和同解,大家不读经不听经,各人想各人的,这条没有了。六和这一条是根,这一条没有了,这团体不和。我们想到这地方,你就会联想到清朝开国的时候那几个皇帝,顺治、康熙、雍正、干隆,他们怎样把朝野这么多人来建立共识?跟诸位说,《无量寿经》。那个时候宫廷里面请法师讲《无量寿经》,皇帝带著文武百官大家一起来听,从《无量寿经》上建立共识,了不起!宫廷里面讲经读经建立共识,这制度是被慈禧太后废止的,这一废止,清朝国运就衰了,朝野就乱了,很值得我们反省,值得我们深思。现在时间到了。

诸位同学,前面讲到诸佛如来、菩萨、声闻应化在世间无不是随机说法,注重的就是机,一定要能够应机,因为你教学说法是要利益众生的。众生见闻佛法,如果得不到利益,那你就白教了,你的示现教学也毫无意义了,所以最重要的是契机,这是我们特别是学经教的同学要特别留意。从哪里学?在日常生活当中观察。观察什么?观察众生的毛病。佛法没有别的,对治毛病的!毛病找出来了,用什么方法把这毛病改正过来,这就叫佛法。佛法没有定法,总的一句话来说,最重要的就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,迷的理很深,迷的事相太广大了,无量无边。

在现前,就是我们现在住世这阶段,一切众生什么毛病最重?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来对治?对治的方法不外乎表演、说明,「为人演说」。虽然说末法时期应当弘扬大乘,这是佛在《法华经》上说的,不是没有道理。因为末法现在这时期,整个社会从过去君主封建专制的时代,现在走向了民主自由开放,这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!所以在封闭的时代里头,适合於小乘;在开放的时代里面,适合於大乘。大乘确实是民主自由开放的,佛在三千年前说这话,他看得太清楚了。小乘容易成就,遇到真正的善知识、好老师,老师对於学生有约束,学生不能不服从,不敢背师叛道。

大乘里面现在很糟糕,师道没有了,学生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尊师重道。特别是在这时代,伦常道德完全丧失掉了,有许多做父母的跟我说:现在儿女没有法子管教。为什么?伦理没有了。许多在学校里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告诉我:现在的学生不好教。这是早年在美国,我遇到一些情形,我回答他们,我说:现在儿女没有错,现在学生也没错,错在哪里?错在你们做父母、做老师的,你们不知道观机。现在是什么时代?千万不能想到我的那个时代,我那个时代修学的方法跟现在这时代是不合适。我们跟这个老师百分之百服从,现在人能做到吗?做不到!

换句话说,我那个时代师生的关系现在没有了,师生传授的方法现在也不可能有了。观机!但是从前的老方法是真能成就,现在的新方法看起来成就太难太难了!我们怎么样来补救?首先我们关系了解了,所以我教给他们:你们的家庭,父子不能用父子的关系,用什么关系?朋友。彼此看上好朋友,你的家还算不错,还能和睦。学校里师生不能用从前师生的关系了,不行!现在没有师生了,那怎么样?还是朋友。老师跟学生是朋友,他会接受,老师变成他的好朋友;你老师的架子,他不理你。所以现在五伦如果能够守住这一伦,彼此都是朋友,就算不错了。这一伦再破坏了,天下焉有不乱之道?那个动乱是不可收拾,我们一定要晓得。

佛菩萨就是应化在现前这时代,在形相上来讲,也要受很多苦难,才能帮助这些刚强难化的众生,否则的话没法子教。处处做出好的榜样,他不懂得孝顺父母,我们要做出孝顺父母的形相给他看,让他阿赖耶识里头种下这种子,不定在什么时候、什么因缘之下,他豁然觉悟了,他回头了,真的是回头是岸。现在人不知道友爱兄弟,特别是为了利,争夺财产,兄弟反目成仇,在现在这社会里头到处你都看到,父母伤心!这里面的因素非常复杂,我们不学佛怎么会懂得这些道理?学佛之后,逐渐逐渐这才明白了。我们懂得友爱兄弟,我们懂得友爱亲戚朋友,懂得友爱世间人,把这慈爱扩充,能遍及一切众生,这与佛法相应,与菩萨相应。

现在人不懂得仁义,我们要行仁行义。什么是仁?起心动念想到别人,不要只想自己,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。我对别人说话,心里要想一想,我这态度、这言语,别人这样对我,我愿不愿意接受?如果别人用这态度对我,这种音声对我,我觉得很难过,我就不可以用这态度、用这音声对别人,这叫仁。中国这「仁」字,是二人,不是只有一个,想到自己,一定要为对方想。我欢喜别人对我和颜爱语,那我就一定要对别人和颜爱语;我希望别人尊重我,那我一定要尊重别人。这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要去实行,要去做到,做给别人看,这是什么?这是教育,这叫弘法利生。起心动念言语造作,都要想到给人做榜样,「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」,这是仁!义呢?义是应该做的,所有一切善事善行是我应该做的。不义是不应该做的,不应该做的决定不能做;应该做的要认真努力去做。

现在人不要伦理,不要道德了,我们知道只有伦理道德才能叫自己安身立命,才能帮助社会和谐安定,才能帮助世界和平。我们懂得了,他们不要,我们要做出来给他们看,做的的确是很辛苦,但是会有效果的。你的心善行善,不为自己,只为众生,尤其是为苦难迷惑颠倒的众生,这无量功德。种善因得善果,这果报是了生死出三界,成佛成圣,学佛人所期望的果报不会落空。如果我们还有所希求,我布施,我施财求财富;我施法求聪明智慧;我施无畏求健康长寿,那错了。一样的事,用心不一样,果报不相同,你得的果报是六道里面有漏的福报。福报肯定会现前,你想想看,享福哪有不造业的道理!你要能把这一点看穿,那就看破了。你才晓得,享福会造业,福享完了,你的恶业现前,那个果报是苦报,不是福报!所以福不能享,释迦牟尼佛、祖师大德都是如此示现,示现不享福。那福报给谁?福报给一切众生享。

所以,修行、学佛要真干!真正干的人一定要守佛的禁戒,六波罗蜜布施后面就是持戒,所以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,遗教教导我们「以戒为师」。世尊在世的时候,我们是以他为老师,他不在了,谁是我们老师?佛说了,以戒为师。又说了一句,「以苦为师」,这就是佛教导我们,劝导我们,生活苦一点好,不要太富裕了。苦一点什么?你警觉性高,你对世间没有留恋,这出离的意念很强。物质生活太舒适了,出离的意念没有了、消失了。换句话说,你一生所修的还是福报,你没有办法脱离六道轮回。持戒里面说实实在在的话,最重要的妄语戒。《无量寿经》跟我们讲的善护三业,它把口业放在第一句,我们一般讲都是身口意,都是这么说法的。《无量寿经》是口身意,为什么?最容易犯的。妄语里面最大的妄语,那是堕阿鼻地狱的,叫大妄语。大妄语是什么?未证,你没有证得,你向别人说的「我证果了」,这是大妄语;没有开悟,向别人说「我开悟了」,这是大妄语,大妄语堕阿鼻地狱。

「代众生苦」,谁?菩萨,法身菩萨,至少也是四果罗汉才能做得到,凡夫做不到!我们凡夫出家人生病了,到外面宣扬「我这生病是代众生苦」,这是什么?大妄语。你有资格代众生苦,示现这个相,你是佛菩萨再来,不是普通人。果然是佛菩萨再来,你这宣布没有过失;如果不是佛菩萨再来,你这样子宣布,你自己不知道忏悔,居然你也就受了,好,果报在阿鼻地狱。这还得了!今天即使你是真的佛菩萨再来,做这示现,你会不会这样说?不会。为什么不会?因为这说法不契机。为什么不契机?今天众生迷惑颠倒,一个个都狂妄,你要这样说,人家说你狂妄,鼓励别人各个都像你。每一个在家出家学佛生病了,「我代一切苦难众生受苦」,大家都这么说,你的罪多重,这是好样子吗?不是。诸佛菩萨一定给众生做最好的榜样,怎么能做这大妄语的榜样?

现在人这头脑瓜很灵活,他会胡思乱想,他想得很多,转得很快!看到你们这些学佛的人一个个身体健康的,一点慈悲心都没有,「现在众生这么苦,你看看你们都不代众生受苦」。凭空让许许多多众生造口业,怎么引起来的?就是你这种示现引起来的,不得了!所以归根结柢经教懂得太少,你学得不够多、不够深;如果学得多、学得深,你不会犯这错误。佛法确实心清净则身清净,身心清净我们生活环境清净,纯净纯善,福慧双修。所以持戒里面要特别重视语业,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绮语、不恶口,从这里下手。然后再努力去学习,不杀、不盗、不淫、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。

佛教导我们的,我们统统要做到,不能违背,违背那就不是学佛了。如果说是打著佛的招牌,出家人穿上这衣服、这打扮就是佛的招牌,在家居士的招牌,做的样样不如法,这没有学佛的人看到毁谤,「你看看佛教徒就是这样的」。他批评你、指责你,把整个佛教诸佛菩萨统统都批评了,你说这罪多重。《地藏经》上讲的「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」,你说说得过分不过分?说得一点都不过分。所以要向真善知识学习,这真善知识、假善知识我们心里要清楚,但是不必批评,不必说出,心里有数,清清楚楚明明白白。外面一样的礼敬,「礼敬诸佛」,没有分别,不称赞,这在《华严》向善财童子学习、向文殊菩萨学习,文殊菩萨教善财那就是教我们。这一段就是说的如来应机说法,「机」,一切时一切处变化很大,所以佛教导我们东西多半都是讲原理原则,应用灵活的。这四圣谛是总的原理原则纲领,在应用的时候,对声闻讲四谛,对缘觉讲十二因缘,对菩萨讲六波罗蜜,「亦是如来随时之说」,哪有定法?佛无有定法可说。不但无有定法可说,《金刚经》还说「佛无有法可说」,讲得多么彻底,多么究竟,这是一般大乘经上我们能看到的。再看下面文。

「如此经十地品」,这讲到《华严经》「五地菩萨作十种谛观,以四圣谛为体」,这将来讲到《十地品》的时候我们会读到。《十地品》五地菩萨他们修行的方法,十种观,这十种观都是「以四圣谛为体」,我们在前面也略略提过两种。「六地菩萨作十种十二缘生观,此是如来随位进修之法」。你是在什么程度教给你什么样的法门,总的话,帮助你看破,帮助你放下;放下就是离苦,看破就是知苦。我们再看底下的文。

「大要总言,此四圣谛,十二缘生法门,但一切诸圣,一切凡夫,起信乐佛法心,道未满者,皆从初心,观自他苦故,发菩提心,乐求道法」。我们看这段文,这段文说得很好。「但一切诸圣」,这里头就包括大乘小乘,小乘四果四向,圣人!大乘就《华严经》来讲,从初信位的菩萨一直到如来果位,这总共有五十二个阶级,诸圣!小乘初果须陀洹,大乘初信位的菩萨就是圣人,为什么说他是圣人?他见烦恼断了,经论里面常说的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。虽然修行功夫不高,他还没有出离六道轮回,但是他在六道里面只有人天两道往来,升就到天上,降下来就到人间,他绝对不会堕三途。为什么?他不造三途业了。换句话,好像他得到了保证了,不但保证不堕三途,而且保证天上人间七次往返,他决定证阿罗汉,那就是遇缘不同。要是遇到有佛出世,他听经闻法证阿罗汉果。如果遇到那个时候他七番往来了,没有佛出世,这时候正好是在前面一尊佛的法运过去了,后面一尊佛还没出世,这是无佛之世,无佛之世他也不空过,他证辟支佛果。辟支佛有两种,一种叫缘觉,那是遇有佛出世,听佛说十二因缘法觉悟了,称为缘觉;没有佛出世,独觉,他善根深厚,虽然遇不到佛他也觉悟。所以须陀洹跟初信位的菩萨称圣人。我们今天学佛有没有到这位子?

代众生苦,在小乘阿罗汉,在大乘,大乘七信位的菩萨断证的功夫等於阿罗汉,我们照这样比例来看,最低限度你也是七信以上的菩萨,不是普通菩萨。这些事情深位菩萨所做的,我们要有智慧,要了解事实真相。诸佛如来应化在世间,法身菩萨甚至於声闻缘觉应化在世间,那是不是代众生苦?他要不代众生苦,他就不必来了。他来干什么?他怎样代众生苦?教化众生。不是说众生的罪我一个人受,如果这要是能做得到的,佛菩萨大慈大悲,把我们的罪业他都受了,我们的罪业就消了,我们就都成佛了,这做不到!各人因果各人负责。如果有人能够代替的话,因果定律推翻了,那还哪有因果?

佛法自始至终,此界他方,不但是释迦牟尼佛,所有一切诸佛如来,说法都离不开四谛,四谛就是讲世出世间因果,因果你怎么能推翻?今天世界众生这么苦,真有这种事情,佛菩萨不来代替众生受苦,那佛菩萨一点慈悲心都没有了,哪有这道理!佛把这事实真相跟我们讲清楚、讲明白了,苦从哪里来?苦从迷四谛而生的。乐从哪里来的?悟四谛而生的。迷四谛这才有六道轮回,觉四谛六道就没有了;阿罗汉觉悟了,超越六道轮回了;初住菩萨觉悟了,超越十法界了。所以佛跟大家讲经说法做出种种示现,教我们怎样觉悟,怎样修行,这真是叫大慈大悲,这叫普度众生。一切大小圣这一句话全都包括了,包括是这一句是讲出世间的一切大圣。下面「一切凡夫」,这讲六道里面的众生,所以这八个字把世出世间所有的凡圣统统包括在里面了。

「起信乐佛法心」,让他们生起信佛,「乐」是爱好,使他们信佛欢喜学习佛法的心,这心生起来,这话意思很深很深。「道未满者,皆从初心」,什么叫满?如来究竟果地叫做满。换句话说,没有成佛你的道没有圆满,等觉菩萨还没有圆满,既没有圆满,那统统叫初心。初心,第一堂课开始学习,你上幼稚园小班,今天上第一堂课,初心;你将来升了,升到中班,中班第一堂课也是初心;升到大班,大班第一堂课也是初心;升到小学一年级的头一堂课也是初心。这样一直到大学、研究所头一堂课都是初心,「皆从初心」

「观自他苦故,发菩提心」,你这心从哪里发出来的?细心观察自己,观察别人,苦,六道里面所受的无不是苦。好像我们现在很自在、很快乐,没有苦!佛说了,这叫坏苦,为什么?好景不长,你保不住,它会离开你,离开你的时候,苦就现前了。所以世间之乐是坏苦,苦是苦苦,乐是坏苦,不苦不乐是行苦,真的只有佛看得这么清楚,看得这么透彻来教导我们。佛讲「三界统苦」,这三界是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,哪来的是乐?所谓乐,佛菩萨眼目当中都是苦中作乐。真正觉察到了,出离的心生起来了,菩提心就是觉悟心,真正发心希求,我要离开六道,我要离开十法界,你要不知道这里头苦,这念头生不起来。所以我在前面特别强调,我们今天学佛功夫为什么不得力?苦受得不够!吃尽苦头的人,听闻到这佛法,那个心情不一样,他真有出离心。换句话说,他真的成就。

我们这些年来利用网路、电视传播佛法,跟大家一起学习,虽然有许许多多同学我们没有见过面,你们在读经、在听录相带光碟,有了很好的修学成绩,我常常听到。还有许多同修把光碟送给我,这光碟有两种:一种是现在修行的状况,一种是往生的瑞相。希有!我心里很明了,我很清楚,在我周边身边的人未必真修行。但是不在我身边的人,我们从来没见过面的人,真修行的人不少!所以我在摄影棚里面讲得很起劲,讲得很快乐!我知道我没有白讲,真有人听进去了,真有人相信了,真有人欢喜认真学习,终於开花结果了。「发菩提心,乐求道法」

菩提心这略说说,《大乘起信论》里面讲的「直心、深心、大悲心」,佛在《观无量寿佛经》里面所说的「至诚心、深心、回向发愿心」,我们把经论合起来看意思就很清楚。论里面讲的「直心」就是经上讲的「至诚心」,真诚到极处,这是菩提心之体。佛法常讲有体有用,菩提心就是我们的真心,真诚到极处,那就是佛心。我们六道众生用的是什么心?用的是妄心,不是真心。妄心就是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我们把妄想、分别、执著当做自己的心,这错了。

什么叫真诚心?没有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这心就是真诚心,至诚心。这心自受用叫做「深心」,深心很不好懂,我为了诸位容易体会,我把「深心」说成「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正觉心」,实在就是《无量寿经》经题上所讲的「清净平等觉」,这是深心,自受用的。真诚心对自己就是清净平等觉,对别人是大慈大悲,就是「回向发愿心」。回向发愿心就是大慈悲心,慈悲心不是对自己的,是对众生的,对自己是清净平等觉。所以我这么多年来讲这菩提心,我就是用「真诚心、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正觉心、慈悲心」,虽然罗嗦一点,好懂。我们得发菩提心,发菩提心你才「乐求道法」,乐是爱好,我希求道、法,佛道,成佛的方法。成佛的方法,《华严经》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这法子妙!我们决定不能够放过。所以《华严》《法华》导归无量寿,就是导归净土,细读《华严》你才真的明白,真的觉悟了。

我跟同学们讲了多少次,我的根性不利,早年没出家之前,我跟忏云法师住茅蓬,忏云法师教我读《弥陀经》三种注解,莲池大师的《疏钞》,蕅益大师的《要解》,幽溪大师的《圆中钞》,要我把他们的科判划成表解。我对於这科判表解产生兴趣是在茅蓬里面体会到的。教我读《印光大师文钞》,我对净土才起了信心,虽有信心但是没有想修这法门。我的兴趣在经教,就是欢喜理论,疏忽真正修行,到台中亲近李老师还是这毛病。李老师知道,很用心的帮助我,我是有了信心了,也真正发心修净土了,这心不勇猛,还是在经教里头。一直到民国六十年,我在台北讲《华严经》《八十》《四十》同时讲,讲到差不多一半的时候,我才想到文殊普、贤修什么法门?善财童子修什么法门?翻到后面看看,原来统统都是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给我非常大的震撼!我想了好几天,知道自己错了,老师对我一番苦心,我辜负了。所以从这地方回过头来专修净土,死心塌地认识这法门,这是过去世善根被经教障碍,到这时候发现了。这后头一句。

「但依大小胜劣不同,四谛十二缘各别」,不但是四谛十二因缘,佛对一切众生所说的法都不一样。为什么?各人根性不相同,有大根机、有小根机,有胜有劣,说法不一样!长者《论》里面这一段话很要紧,我们学习了。下面这是「释品来意」「随文释意」跟清凉大师完全相同,我们就省略了,这一品的玄义我们就介绍到此地。下一堂课我们就讲到经文了。


返回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讲记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