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二一一八讲)  2010/2/25  华严讲堂  档名:12-17-2118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方广佛华严经.十住品第十五》「第三修行住」,今天我们继续看后面一段「胜进」。我们把经文念一遍:

【佛子。此菩萨应劝学十法。何者为十。所谓观察众生界。法界。世界。观察地界。水界。火界。风界。】

我们前面学到此地,今天我们继续看下面:

【观察欲界。色界。无色界。何以故。欲令菩萨智慧明了。有所闻法。即自开解。不由他教故。】

后面三界,就是『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』这个三界。清凉大师《疏》里面告诉我们,「后三界是系缚处,云何观耶,一观其相,委细而知,二观其性,甚深平等」,这是一。下面说「二徵意云,但总观无常,何用广知,释意云,观空不碍广有知见,性相兼了,法智增明故」。清凉大师的文字不多,意思都跟我们讲清楚了。我们是六道众生,六道就是三界,「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」,我们现在是在欲界,欲界里面有六层天、有阿修罗、有人,下面有畜生、饿鬼、地狱。换句话说,欲界已经粗略的包括了六道,这里面的众生都有七情五欲,所以称之为欲界。讲到欲,通常佛经上给我们讲五大类,这五欲,财色名食睡,这都是外面的境界,由於外面境界,境界为缘。因是什么?因是妄想、分别、执著。执著里面的根本是我执,所以佛法的修学首先就是要破我执,我执是六道轮回的根,这个根要不拔除,怎么能够脱离欲界?欲界的上面还有色界、还有无色界,色界是四禅,无色界是四空定,很不容易摆脱。脱离了三界六道,说三界跟说六道是一个意思,才算是在佛法里面得一个初果,小的成就,不是大成就,得一个小成就。这个小成就,就是你再不会堕落在欲界轮回,六道轮回,六道轮回算是超越。怎么样能够离开欲界?大乘法里面经教与祖师大德都告诉我们,看破放下。

修行住的菩萨,在前面跟我们讲了十无常观,这是他们修的。目的,前面跟诸位报告过,是放下。十无常观是看破,「一切法无常」,这是总观一切法无常,后面几句是别说。让我们真正了解,像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。这个世间有觉悟的人,不少!我们也经常听到,有人很感慨的说「人生如梦」,这句话就是《金刚经》上所讲的「梦幻泡影」,没有一样是真实的。所以佛常说「万法皆空」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这个范围大!不但是六道,包括四圣法界,十法界依正庄严都不是真的。真明白,真正参透,自自然然在六道、十法界里面,把起心动念、分别执著统统放下。诸位要记住,放下一定晓得放下什么,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这个时候《还源观》上讲的四德自然就现前,随缘妙用。我们要问,我们放下,妄想分别执著放下,还有没有十法界?还有没有六道?还有,它还存在。它为什么存在?没放下的人还很多。色界、无色界是这些众生的共业所感,不过他没觉悟,他把这个梦境当真的,所以在里面受苦受难,在里面生七情五欲,竞争、斗争、自私自利、损人利己、嫉妒障碍,不善的因感不善的果报,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,干这种事情。

觉悟的人看到他太可怜,那众生有感,诸佛如来、法身大士他有应,他应现在六道。六道在他们的境界,是怎么一回事情,我们无法理解。十界六道在他们感受里面,确确实实是一真法界,为什么?他们虽然应现在六道,可是没有起心动念。这在前面我们学习过,也做过多次的报告,诸佛如来无尽的慈悲,对我们这个没觉悟的人、还没回头的人,时时刻刻提出忠告,引导我们回归自性,可以说这种善巧方便从来没有间断过。我们为什么不开悟?佛菩萨只好说习气太重、染污太深,不肯回头。给诸位说,不是不能回头,是你不肯回头。有人问:为什么不肯回头?我很想回头。是的,我也知道你很想回头,诸佛菩萨都知道,可是事实上,事实上你回不了头来,这个原因是习气。我们知道无始无明的习气很难断,在如来实报土断无明习气要三大阿僧只劫,这么长的时间。我们今天不但是无明习气没法子断,无明的现行都断不了,无明现行要是断掉,十法界就没有,当然没有六道。我们断不了,无始无明念念相续,什么时候破一品无明,就是无明的现行破掉,十法界就不见,找也找不到,这真的不是假的。可是诸佛菩萨依然应现在其中,他们应现在其中不叫十法界,叫一真法界,为什么?真妄不二,性相一如。入不二法门就是证大般涅盘,证大般涅盘就是入不二法门,在妄相上看到真相。

所以四德里面讲随缘妙用,威仪有则,随缘妙用,用现代的话来说,那是无尽的慈悲,性德的流露。威仪有则是神通妙用,柔和质直是善巧方便,末后说代众生苦,法尔如是,是诸佛如来对一切众生无缘大慈、同体大悲的展现。这四句话是世尊善巧方便为我们六道凡夫说出来,我们如果要是听懂、听明白,认知这个事实,这叫知恩,知恩的人才会报恩。用什么来报恩?佛菩萨,真的,像祖师大德们所说的,身心世界一切都放下,没有一丝毫牵挂,我们怎么报他的恩?只有一个方法真报恩,诚信不疑,对於诸佛菩萨的教诲没有丝毫疑惑,依教奉行,修行证果,入不二门,就真报了恩。我们回归自性,跟他所证得的是相等的境界、相同的境界,这叫报恩。所以佛,用我们凡夫的话来说,他为什么到这个世间来,辛辛苦苦来帮助我们、来教导我们?我们的回答只有一句话,帮助你回头,帮助你成佛。要知道佛不是别人,佛是自己。阿弥陀佛是谁?这些年来,《中峰三时系念》大家很熟悉,很不容易。中峰禅师在《系念法事》里面说,「自性弥陀,唯心净土」,这两句话重要,特别指修净土同学,这两句话你真听懂,你修净土的信心就坚定,你不怀疑。阿弥陀佛是谁?是自己,你将来成佛就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是总名字,别名那是善巧方便说。佛没有名号,菩萨也没有名号,诸佛的名号是性德的名号,菩萨的名号是修德的名号,性修不二,而阿弥陀佛是性修的总号,是自己不是别人。唯心净土是自己的真心变现出来的净土,你只要是真心,这个世界就是净土。

净土经论里面佛所说的,给诸位说,只能说个万分之一,亿万分之一,哪里能说得尽!说不尽的。唯证方知,你证得你自然就知道,自然就明白,自性弥陀,自性是自己,是自己的本性,自己的本性就叫阿弥陀佛。所以我们念阿弥陀佛,念谁?念自性佛,念自家佛,没念外面。生的是自己真心变现的净土,所谓「境随心转,相由性生」。你把我这话听明白,我讲相由性生,自性。你要是回归自性,你的相是什么相?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,不是,你是大乘经教里面所说的,《华严经》上所讲的报身如来,「身有无量相,相有无量好」,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。无量相好光明,你只要用真心,你这相就显。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心?妄心,虚妄到所以然处,妄中里头最严重的染污,我们用的是这个心,糟不糟糕?妄想分别执著里头最低级的,这真可怜。最低级的是什么心?轮回里头的三途心,贪心、瞋恚心、愚痴心、傲慢心、怀疑心、是非心、人我心、损人利己的心。惠能大师在《坛经》里面所说的十恶八邪,一切不善的心念我们统统具足。所以佛慈悲,在《地藏经》上说「阎浮提众生」,阎浮提就是我们这个地球,我们地球上这些人「起心动念,无不是罪,无不是业」。我们读这些经文有没有认真去想过?你说这两句话多可怕,是不是真的?真的。为什么?我们自己起心动念就是这个。

念佛,念佛也是用轮回心在念,自私自利的心在念,损人利己的心在念,所以我们跟佛的感应没现前。其实感应有没有?有,哪里没有!为什么不能现前?现前了,现前的很微弱,我们没发现。为什么很微弱?因为我们不善的习气冲击了它,所以没有那么明显的感应。我们的心清净一分,感应就明显一分,清净两分感应就明显两分,就这么个道理。如果我们的心是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觉,这个感应就十分明显。如果我们微细观察,你能把自己粗心大意的毛病克服掉,恢复自己的心地平静。真心是平静的,惠能大师说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,这就说明真心是清净的。「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」,本无动摇那就是平等的,像水一样,在没有风浪的时候,你看水是平的,平就是平等,起了风浪就不平等。风浪是什么?风浪是外面的境。所以佛经上常讲,我们都念过,叫「境界风动」,外面境界是什么?五欲六尘,财色名食睡、色声香味触法,这是境界,它那里一动,我们就生烦恼。烦恼是什么?贪瞋痴慢疑、恶见。境界一动,烦恼就现前,喜怒哀乐爱恶欲,中国人讲七情,七情五欲就动了,这一动就造业,业肯定招来报应,所谓善有善果,恶有恶报。境界风在动,你能够如如不动,行不行?行。怎么行?你用真心就不动了,我们用妄心就动。

什么是妄心?妄想分别执著是妄心,你用这个心就动,这一动,七情五欲起来叫生烦恼,你不生智慧。用真心生智慧,真心是什么?真心是清净平等觉,你用这个心不动,外面七情五欲在动,你不动,你如如不动。如如不动,你看外面境界是智慧,你看出什么?相上见性,事上明理,大智慧现前,大慈悲现前。在五欲六尘里面、在六道轮回里面,你终於跳出来,你不当演员。我们现在在六道当演员,很苦;他跳出来做什么?他当观众。佛菩萨是观众,知道你舞台表演是假的不是真的,你哭,清醒的人不跟著你哭,你笑,他也不跟著你笑,他如如不动,他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明白人就叫圣人、就叫佛菩萨。他笑你也笑,他哭你也哭,他牵著你的鼻子走,你被他所缠缚,你被他所转,这是什么?这是六道凡夫。这叫随缘造业,我们常讲随缘随著变,那是造业,永无止境的造业,永无止境的受报,干这种事情,这就错了。

所以佛教我们看破三界,这一段经文跟我们讲的,『观察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』,看破世界。前面给你讲的看破众生、看破万法,地水火风是万法,看破之后才真放下,就是如如不动。所以从现象上讲,「观其相,委细而知」。今天的科学,说老实话,科学的文化偏重在现象,这是物理学,偏重在这个。心理他也研究,但是他研究偏了,偏在哪里?偏在心理的现象。心是什么?心从哪里来的?这个他没有研究。只有在古圣先贤典籍里头有,有讨论这个问题,现在科学不讨论这个问题。佛教经典对这个问题尤其是讲得透彻,这是什么?万法之根。哲学里面所讲的本体,本体到外面找决定找不到,要从哪里找?要回过头来向内找。这个内,没有人知道什么叫内,为什么不知道?你不能怪他,没有人讲这个,甚至於大家把这个事情统统疏忽了,不但不讨论还限制它,说它什么?说它是迷信,说它不合科学,这就没法子。佛法叫内学,不向外,向内,内是什么?真心。我们用的是妄心,希望用妄心回过头去找真心,真妄不二,妄心是从真心起的,没有真,哪来的妄!妄心搞明白了,原来妄心就是真心。妄是什么?在佛法里面叫阿赖耶,你把阿赖耶参透,原来阿赖耶就是真心。你要是迷了,阿赖耶起的作用,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、就是六道、就是三途。迷了之后你眼花,迷惑颠倒,所谓是迷、惑、痴、情,迷了起这个东西;这些东西反面就是智慧,自性般若智慧。惑迷痴情这四个字都是迷,轻重不同,最轻的叫惑,迷惑了叫惑,重一点的叫迷,再重的叫痴,最重的就变成情。这个世间人把情看得很重,爱情,这是迷惑到最重的时候叫做情,那是六道生死的根。一桩事情四个名词,四个名词有轻重成分不相等,立的这四个名词,所以佛菩萨教我们从相上委细而知。现在这个科学也算不错,慢慢的从相上发现到性,这是个好现象。

「观其性,甚深平等」,性的道理太深,真的深,那不是假的,不但深还广,广大没有边际,比虚空还大。佛在楞严会上跟我们讲了个比喻,把心性比作虚空,我们只知道虚空大,把虚空比喻作一块云彩,空中一块云彩。你说是虚空大还是云彩大?虚空在心性里面,就像一片云彩在太空里面,用这个方法叫我们去体会心性之大,心性的深。那个深,我们前面学过不少遍,你看《还源观》里面讲一微尘,一微尘是今天物理学里面所讲的基本粒子夸克,我们肉眼看不见,它是物质,所有物质现象都是由它组成的。佛说这一微尘里面有世界、有宇宙,跟我们现在感官里面宇宙一样大,也就是说,微尘没有放大,宇宙没有缩小,大小不二。这一微尘里头有宇宙,既然有宇宙,那个宇宙里头有没有微尘?有。它那个微尘里头有没有宇宙?有,微尘里头有宇宙。你看宇宙里头有微尘,微尘里头有宇宙,那个微尘、宇宙里头还有微尘,重重无尽,甚深没有底。真的吗?佛在经上讲真的。谁进去过?普贤菩萨经常到微尘世界里面去参学,微尘世界里头有十方诸佛、有华藏世界。既有华藏世界,有没有娑婆世界?肯定有。娑婆世界、微尘世界那里头有没有我?肯定有你,不可思议!这是佛法给我们说的,一一微尘皆如是,没有例外的。甚深平等的法界,平等根本就没有差别。佛告诉我们,这是真正的诸法实相,我们讲宇宙生命的真相。

早年方老师把《华严经》介绍给我,告诉我说这部经是佛经哲学概论,佛经哲学在这个世界里头、在哲学这个学科里头登峰造极到顶点,我欢喜接受。学了这么多年,我根性不行,实在讲,所以我常常讲这不是谦虚的话,我是中下根性。为什么?学了快六十年,到今年五十九年,五十九年才到这么个境界。惠能大师二十四岁就大彻大悟,就达到释迦牟尼佛的境界,我们搞了五十九年,现在才把这个事情解悟,从经典里面看明白、看懂了,不怀疑了,佛给我讲微尘里头有世界,我不怀疑,我承认有这个事情。可是我没有办法像普贤菩萨一样能进去,能进去才叫证得,那是证悟。我们现在只在解悟上,还没有能证悟,什么原因?习气太重。我们没有能够把妄想分别执著彻底放下,比起过去是放下很多,还不够。真正彻底放下,这经上讲得清楚,我们可以拿著经本对照,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真正把执著彻底放下,你就证阿罗汉果。我现在没证得,不但阿罗汉没证得,我连小乘须陀洹都没证得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初信位的菩萨,我也没证得。这是总也有二、三十年,常常劝勉同修们,也劝勉自己要放下,放下什么?放下自私自利、放下名闻利养、放下五欲六尘、放下贪瞋痴慢。我是不是真放下?跟从前比,放下一半可以说没有问题,真放下一半,放下个百分之七、八十,也可以这样说法。如果百分之七、八十,十之七、八放不下的话,你看经不会开悟,解悟都达不到。

为什么?如果早年放下,早年就开悟,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开悟。到最近这个二、三年才开悟,换句话说,这最近二、三年才放下,还不够彻底。我讲的这十六个字,我是讲真话不能讲妄语,走到初信的门口,还没进去。走到门口就差一步,这一步怎么样?这一步要把身见放下、边见放下、成见放下,那就恭喜,入门了。《华严经》上十信菩萨,我们总是证得初信位的菩萨,就入了门。如果身见、边见、成见不能放下,你就待在门口,你就进不去。我现在待在门口,希望二、三年,我希望再有二、三年我就能入门,身心世界真放下!而后我们才可以说,菩提道上一帆风顺。要一帆风顺还得把分别放下、把起心动念放下,修行在哪里?就在眼前。什么地方是道场?无处不是道场,无时不是道场。真正修行就是六根对六境,眼见色、耳闻声,怎么个修法?不执著,这是头一个,不执著做到,不分别、不起心、不动念这个还没做到。不执著做到了,没圆满,现在能够做到十之七、八,还差一点,真做到就入佛门,初信位。像我们此地学的三住菩萨,他们做的功夫我们尊敬,我没做到。他们六根在六尘境界上,不执著、不分别、不起心、不动念,他到这种功夫,我们中国佛教里面所谓的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跟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的境界相同,跟惠能大师开悟所证的境界相同。这个地方是菩萨慈悲示现给我们看的,提携我们、帮助我们走向菩提大道,这我们不能不知道。

为什么放不下?说老实话,我们都把这个世界当真,佛给我们讲得这么清楚、这么透彻,还放不下,是习气。真的,中国谚语所谓「少成若天性,习惯成自然」,养成这个习惯。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习,学什么?学真放下。放下真难,净宗有方便,你不是放不下吗?你不是要执著吗?行,用执著的方法来放下,这是净土宗的办法。叫你执著什么?你看,佛在经上告诉我们「执持名号」,你不要执著别的,你就把「南无阿弥陀佛」这六个字执著就行,别的放下,就把这个执著。这就是说用这个一法,执著这一法把其他的一切法放下,这是方便法,这法是真的不是假的。这就是说我们在这个世界,执著分别、起心动念这真不容易放下,咱们到极乐世界去,到那边天天亲近阿弥陀佛,跟佛陀、跟这些诸大菩萨们天天在一起,他们为我们做示现就很容易放下。执持名号,起心动念,执著一起来、分别一起来,不要紧,你就执著阿弥陀佛,你就分别阿弥陀佛,你起心动念全是阿弥陀佛,你成功了。真正能够这样学习,心里只有阿弥陀佛,其他东西统统没有了,真看淡、看破,再也不执著。日常生活随缘,随缘里面只有一句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没有任何东西,这也叫做随缘妙用。虽然不是究竟彻底的妙用,相似的妙用,这个相似的妙用,保证你到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,你念佛往生极乐世界,你拿到保证书。这个法真的,很容易,不难,易行道!它不难、它稳当、它快速,它保证你在这一生当中成功。

但是有个什么问题?难信。你能信吗?摇摇头,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?你的机会就错过,你认为这个太容易。其实在中国古老传统当中,愈是真实的愈容易,愈是复杂的、愈是凌乱的愈复杂。所以中国学术的根源,那部经叫《易经》,有道理!在佛法里面,净土法门就跟中国的《易经》一样,一切法门的根源就是阿弥陀佛。这个话我们在学习《华严》,前面讲过多少次,你要记住,你要相信。我们再说一遍,隋唐时代那是中国佛教黄金时代,唐太宗护持,当护法,文武百官对三宝没有不尊敬的,皇上尊敬。那个时代的高僧太多了,佛教十个宗派都是那个时候兴起的。当时确实有些祖师大德们,碰到一块谈到一个问题,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,哪一部算第一,能够代表全部的佛教,能够代表佛教全部的宗派跟法门,这个问题提出来,大家讨论,最后的结论公推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。於是大家称《华严经》叫根本法轮,释迦牟尼佛的根本法。《华严经》《无量寿经》做个比较,《华严》就比下去,《无量寿经》第一,为什么?《华严经》到末后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。《无量寿经》上讲的就是极乐世界,完全介绍极乐世界,归到净土,归到《无量寿经》。千经万论处处指归,《华严》第一,《华严》第一个归净土。这是隋唐时代祖师大德们他们做的事情,我们现在人想想,那都是佛菩萨做给谁看?做给我们现代人看的,为什么?难信之法,这我们就相信。

那好我们这样再问,继续问下去,《无量寿经》还是有个分量,这样一部经里头,哪一段经文最重要?近代夏莲居老居士这是民国年间的大德,知道的人不会太多,名气并不很响亮,真大德。我们能够知道,是老师讲《无量寿经》的时候介绍的。他老人家这个会集本,我们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,我们佛门接受了,不再反对,国家也接受。这个本子,他把全经分为四十八章,也叫四十八品,哪一品最重要?当然是第六品。第六品说什么?第六品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,释迦牟尼佛转述,里面字字句句都是阿弥陀佛的话。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的本愿,弥陀本愿威神加持就是这四十八愿。所以净宗学会成立,我们编了一个课诵本,《净宗朝暮课诵》,我们早课就念四十八愿,就念这一段文提醒我们自己,希望我们自己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,志同道合。四十八愿还有四十八条,哪一愿最重要?再慢慢追,这也是过去祖师大德几乎是公认的,第十八愿最重要。第十八愿是什么?一念十念必定往生,念阿弥陀佛。这就是什么?名号第一,总归结起来,归结到最后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你看看妙不可言。我们净宗的晚课,用三十二到三十七品这段经文,这段经文教什么?教我们忏悔业障、教我们持戒修善,就是祖师大德教导我们的,持戒念佛、忏悔念佛,要真干,这就是与阿弥陀佛同德同行。所以这个课诵本我们只依这四个原则编的本子,与阿弥陀佛同心、同愿、同德、同行。我们提倡希望净宗同学都用这个本子,《无量寿经》太长,怕你没有时间把它念全部,你就早晨念四十八愿,晚课你就念三十二到三十七品。

从这个地方我们就真正体会到,真正肯定认知六字洪名不可思议!六字洪名展开就是四十八愿,四十八愿展开就是《无量寿经》《无量寿经》展开就是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展开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;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教再展开,那就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如来所说无尽的妙法。你看归纳一句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阿弥陀佛展开来的时候,一切诸佛所说法,都不离开这个总纲领。所以善导大师给我们做了证明,他老人家说「诸佛所以兴出世」,这一切诸佛示现在人间,为什么?「唯说弥陀本愿海」。这把佛出世在世间宗旨、目标说出来,就是讲《无量寿经》,就是劝导大家持名念佛求生净土,多不可思议!祖师大德苦口婆心,用这个善巧方便给我们什么信息?知道这个法门难信,帮助我们对这个法门生起坚定信心。前清干隆时代慈云灌顶法师,在那个时代也是了不起的一位大法师,著作等身,留下来的著作四十多种,日本《卍续藏》收了二十多种灌顶法师的著作。他在《观无量寿佛经直指》,就是他的注解里面说过一句话,我读到的时候非常感动,我过去讲《观无量寿佛经》,参考他的注解。他说我们一个人遇到灾难,灾难包括病苦,我们得的重病,我们遇到灾难,我们求佛菩萨。可是所有的经论、忏法,像诸位晓得的,《梁皇宝忏》「水陆忏法」统统都失效,都不灵,可见得我们业障重,太重了,一切忏法都没有办法帮助你化解这个灾难,最后还有一种,这一句六字洪名真有效,决定能够帮助你化解灾难。

这句话不是真正过来人,不是佛菩萨再来,我想说不出来,怎么能说出这种话来?这话是真的,一点不假。有证据吗?现在真有证据,东北刘素云居士八年前得了一个重病,绝症,红斑性狼疮,这是北方人都晓得,得了这个病,比癌症还麻烦,一般寿命顶多六个月,最多的是医药帮助你,你能够活个一年就不得了,没法子治。刘居士有善根,她在得病前一年皈依三宝学佛,这善根福德因缘具足,得这个病之后,她一心念阿弥陀佛,就念好了,你听听她的报告。医院里面主治的大夫非常惊讶,这不可能好的,你怎么治好?念阿弥陀佛好的。人家相信她,为什么?她一生没打过妄语,这一点很了不得,我们一般人做不到,一生没有妄语。所以她说念阿弥陀佛好的,没有人不相信。我是去年,大概是一个多月前我才看到这个光碟,光碟末后记录了拍摄的时间,是二00三年五月四号,现在二0一0年,八年了。所以我就想,刘居士这个人现在还在不在?我打电话到香港,请香港同修替我打听,给我的信息是在,还把她的电话打听到。我非常欢喜,证明这一句阿弥陀佛圣号不可思议,她得了那么严重的病,到现在八年还在。所以我就给她打个电话,她接到我的电话很激动,我说:你不必激动,怎么样?身体好不好?「身体好,一年比一年好。」她在做示现!证明祖师大德讲的话不错,一句阿弥陀佛确确实实是一切诸佛出现在世间度化众生最重要的、主要的法门,就这一句佛号。

灌顶法师加强我们的信心,我们遇到任何灾难,什么样的经忏佛事都没有办法对治,都失了效,一句阿弥陀佛管用,在刘素云居士身上体验出来了。我们亲眼看到的,这还能不相信吗?佛家讲的三转法轮,释迦牟尼佛示转、劝转,今天刘素云居士给我们作证转,她就一句佛号把那么严重的病化解,完全恢复了健康,她也给我们印证了,经教里面常讲的两句话,「相由心生,境随心转」。可是我今天跟大家讲的,我不是讲相由心生,我是讲「相由性生」,讲得更明白,讲得更彻底,性是什么?真心。这个相是什么相?毗卢遮那佛的法相,身有无量相、相有无量好,是从性德而生的。性德很玄,但是《还源观》里面讲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我把它省略,四个字一句,四四十六个字,「随缘妙用,威仪有则,柔和质直,代众生苦」。只要我们把这十六个字落实,我们的身体、我们的相貌,一定像佛菩萨那样的。这十六个字是正念,经论上常常给我们讲「直心正念真如」,我们对这一句不懂,直心正念真如怎么个念法?直心,我们可以把它解释成真心。正念真如怎么讲法?柔和质直,威仪有则,随缘妙用,代众生苦,这十六个字就是正念真如。不管别人怎么对待我,我一定要用这十六个字对人,为什么?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,都是用这十六个字对待十法界依正庄严。

我们以前不知道,知道了能不干吗?这样干,这叫真学佛,这不是假的。如果对这十六个字,你还有怀疑,你还不懂,你还是没办法做到,我们就告诉你中国古圣先贤给我们讲的伦常道德,你真正能懂,真正能够依教奉行,五伦,父子有亲,你能够孝顺父母,爱护子女,这是父子有亲。夫妇有别,君臣有义,长幼有序,朋友有信,你能做到,你能够落实。五常是仁义礼智信,这五个字时时刻刻不离开,仁是爱人;义是讲道理,我们常讲你的思想言行合情、合理、合法,这叫义;礼是有礼节、有礼貌;智慧,诚信。这是我们做人基本的五个条件,你能做到。四维是礼义廉耻,八德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,你看就这么多,统统能做到,这是什么人?佛菩萨!这是佛心、是佛德,就是性德。再详细的给你讲落实,就落实在道家的《感应篇》,儒家的《弟子规》,佛家的《十善业》,这我常常讲的,儒释道的三个根,你能够认真学习是真学佛。能够照这样子学习的话,你的身心健康、家庭幸福,扩大到社会和谐、国家安定、世界和平,那是人做到的。身心健康这是对自己,一切自然灾害都不会再发生,那是什么?境随心转,这里头有大道理在!

「福人居福地,福地福人居」,我们以这个题目做了专题报告。所以真的一点都不假,相由性生,境随心转,我们的心态好、善良,与性德相应,是最健康的,这一生过得幸福圆满,来生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,你说何乐而不为之!今天我们能遇到这么好的法门,这样殊胜,这个缘分不容易遇到。开经偈上说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,彭际清居士也说过「无量劫来稀有难逢的一天」,稀有难逢我们逢到了。可是逢到,你要有慧眼能认识它,你能把它抓住,你能理解,你能够依教奉行。我们过去无量劫来流浪在六道轮回,苦不堪言,这一生当中有机会决定要超越。这一点我想很多同学都有这个愿望,你能不能真的超越?就要看你能不能真放下?至少要像我所说的十六个字,这是少到不能再少,你要放下自私自利,真放下,放下名闻利养,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,放下贪瞋痴慢,虽然还没入门,在门外,念佛决定得生净土。常常存著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这十个字是什么?这十个字就是南无阿弥陀佛。

我们用中文把它解释,佛在《无量寿经》上给我们介绍,他是给阿难尊者说的。问阿难尊者:你想不想见清净平等觉?清净平等觉就是阿弥陀佛的别名。所以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就是阿弥陀佛的德号,我们念念不忘,念念用这个标准做为我们修行指导的纲要。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都能够跟它相应,都不违背这个纲领,我们是真正修净土。净宗里面往生的秘诀是「心净则佛土净」,说明西方极乐世界是自己清净心变现出来,清净心是自己的真心。惠能大师开悟第一句话说,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,所以清净心是自己的真心,一丝毫染污都没有。什么东西染污?自私自利染污,名闻利养染污,五欲六尘染污,贪瞋痴慢染污,这个东西染污把它一扫而光,清净心就现前,清净心念佛这才生净土。念佛念一辈子不能往生,这种人多。早年我在台中亲近李老师学经教,在台中十年,老师常常提醒我们、告诉我们,莲社的莲友,他不说别人,自己这个团体里面的同修,念佛的同修都是他老人家教的,真正往生,他老人家说:一万个人当中大概只有三、五个。为什么这么少?虽念佛,心不清净,心还是自私自利,还是是非人我,还是贪瞋痴慢,还有嫉妒障碍,这就不行,不是佛号不灵。

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念佛的方法,要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,八个字。都摄六根就是回头,我们眼看外面的色相会起心动念,我们禁不起诱惑;耳听外面的音乐,心就随它跑掉了。叫你都摄六根,把你的心从外面境界里头收回来,见色闻声,不要有分别、不要有执著,这叫收回来。收回来心就清净,叫净念,这个净念里面不怀疑、不夹杂。六根没有在境界上收回来,就夹杂;收回来之后不夹杂,真的是清净心,不怀疑、不夹杂。相继是不间断,心里真有佛,大势至菩萨教的,这是他的经验谈。因为他成佛是修念佛法门成佛的,也就是说执持名号,就用这个方法,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他就用这个方法成就,他来教导我们。我们要感激他老人家,他为我们现身说法,他是依照这个法门做到才教给我们,我们对他相信。如果他自己没有做到,他告诉我们这个法门,我们会怀疑;他真做到,而且做得那么成功、那么圆满。那我们要问:大势至菩萨有没有成佛?给诸位说,他早就成佛,跟观世音菩萨一样。如来慈悲,不住佛的这个地位,退下来当菩萨,为什么?跟我们这些人和光同尘。菩萨跟我们是同学,同学亲近好讲话,可以随便一点;佛是我老师,老师有尊严,在老师面前不敢随便讲话,同学面前就无所谓。所以菩萨帮助老师,做老师的助教来带领我们这些同学,这就是四德里面代众生苦,他退到菩萨位次上,以同学的身分,不以老师的身分出现。

如果我们对於这些事实真相不了解、不能体会,就是我先前讲的,不知道恩德,佛菩萨对我们有什么恩德不知道,不知道恩德,那个孝顺心、尊重的心、报恩的心,怎么会生起来?所以生不起来。你都明白,都搞清楚,你对他那种敬爱、尊重、感恩、报答,这种生所谓油然而生,不要人劝,自己就生起来。这是作人、生天、成圣、成佛的根本,根本确确实实是老祖宗讲的「孝」字。我们中国祖宗讲的这个四科,这四科就是五伦、五常、四维、八德,这四科都是从孝延伸出来,根源就是孝。延伸这些德目,每个德目都是孝,父子有亲那个亲是孝,夫妇有别的别是孝,君臣有义的义是孝,乃至於四维八德没有一个字不是孝,都要知道。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?孝文化。中国这个族群是孝悌族群,这是中国的特色,这是从自性流露出来。不是中国人听了这个欢不欢喜?欢喜。我们这几十年在国际上到处走,不同的国家、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宗教、不同的文化,跟他谈到孝悌忠信,没有一个反对的,没有一个不欢喜的,没有一个不赞成的。从这个地方我们得到一个结论,证明了老祖宗所说的人性本善,他能接受,他是人,他有人性,人性本善,所以谈到性德他自然就相信,都能接受。

佛法,诸位要知道,它是以孝道为基础,没有孝悌决定不能入佛门。你看净业三福,狭义的来说,是对净土宗同学说的,是净土宗最高的指导原则,广义的来说,是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基本法,第一句「孝养父母」,第二句「奉事师长」,下面「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你看头一条四句十六个字,孝摆在第一。佛教是什么文化?佛教是孝敬的文化,孝亲尊师,它是师道,师道一定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。所以孝道没有了佛法就衰,这个道理要懂。佛教为什么衰?孝没有了;如果我们能把孝道复兴起来,佛法就兴旺了。释迦牟尼佛是我们老师,他不是神,他不是仙,他是人,这个一定要懂。佛是什么意思?佛是我们中国人讲圣人。如果依照它的本意,佛叫觉者,觉者就是明白人,对於宇宙人生真相他彻底明白了。我们不明白叫凡夫,明白的人叫佛,迷惑的人叫凡夫,觉迷不同而已,除这之外没有一样不相同。所以学佛一定要把佛认识清楚,搞清楚、搞明白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讲记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