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六三0讲)  2002/2/14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12-17-0630

诸位同学,请看「如来现相品」,无尽光菩萨偈颂第八首:

【所转妙法轮,法性无差别,依於一实理,演说诸法相。】

这首偈在前面跟诸位说过很多,后面这两句还没有讲到。这是大乘佛法,古德为我们介绍佛法,世尊在经上也说过。经,这是讲「佛经」,有五种人说;除佛之外,有佛弟子,有仙人,还有变化人说。由此可知,佛是相当开明,决定不是讲只有佛说的才算是佛经,其他人说的就不算,佛没有这种说法。但是除佛之外,其他人说,要得到佛的印证。佛用什么印证?佛家所谓是「法印」。小乘有「三法印」「无常、无我、涅盘」;他所说的与这个宗旨相应,佛承认跟佛说的没有两样;佛说的称为「经」,他说的当然也可以称为经。

大乘法只有「一法印」,就是一个原则。什么原则?『依於一实理』,「实理」就是实相,事实真相。无论是什么人说,只要他说的是事实真相,跟佛说的没有两样,就叫「佛经」。你们想想看,释迦牟尼佛是多么开明的一个人,多么值得人敬爱,值得人佩服,一丝毫高慢的习气都没有,只要你说的是事实真相。所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,乃至於大圣大贤,他们所讲的是实相,宇宙人生的真相,统统得称为「佛经」。他能说得出,当然他都是觉悟的人,决定不是迷惑的人。换句话说,那都是佛菩萨,我们是肉眼凡夫看不出来,诸佛如来清楚。

古时候就有人说,孔老夫子算不算是佛菩萨?老子、孟子、庄子算不算是佛菩萨?佛门里面那些祖师大德们听到都点头,看看他们留下来的这些教诲与大乘经上讲的没有差别。我们从前也曾经以同样的问题向李老师请教,李老师说得很好:在理上讲确实是菩萨。佛,我们不敢说,菩萨是肯定的。也许是佛菩萨应化到中国来的,以这种身分来应化,理上讲得通,但是在事上没有凭据。如果是个通达的人,理上通了,事上也就没有问题了,不必怀疑不必争执。所以大乘法「依於一实理」「实」就是事实真相,事实的真理。

『演说诸法相』,这是随众生不同的根性,说出许许多多的法门,说出许许多多的经论。无量无边的经论、法门同依一个实理,同依一个法性,於是我们就明白了,为什么说「一经通一切经通」?为什么说一个法门通,所有一切法门你都证得?答案都在此地!一经通,什么叫通?证到实理。一个法门通,通的标准是什么?是证得法性。这就是说一门深入要深到什么程度?一定要深到「证得法性,见到实相」,这时候你就通了。

如果你修学这个法门,你没有见性,修行没见性,学教没有明理,你不够深度,这时候还是「一门深入」的好。有许多人不懂这个道理,改学别的法门,那就麻烦了;这个地方功快用到差不多了,他换一个,换一个等於说前功尽弃。像我们做井一样,我们打一口深水井,已经打到相当程度,距离水源已经很接近,还是看不到水,「算了算了!另外这地方再去打」。打了几十口井的时候,没有水,其实水已经离你很近了。世间许许多多的人不懂这个道理,没有耐心,所以修行证果要那么长的时间,这么长的时间都浪费在你常常更换法门,这是错误!不晓得一门深入,不相信佛的话。佛在《金刚经》上教诲「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」,你不相信这句话,你常常换法门,你的亏就吃大了。

无论修学哪个法门,无论依照哪个经典修学都好,选择经典最重要的与自己的根性相应。怎么知道与自己根性相应?第一个是你对这个经典生欢喜心,第二个是你对这个经典容易理解;有条件、有缘分这就容易。如果你选择这个法门感觉得有困难,与你生活条件不能很适应,这就是与自己的根性不相应。佛为末法时期众生选择,佛晓得现在的社会,人们生活逐渐趋向工业化,工业化的生活就产生竞争,所以人的精神生活、物质生活自然都紧张起来,这都是病不是正常。在这个状况之下,生活闲暇的时间、学习的时间愈来愈少。换句话说,对於佛法的修学也不例外。要求什么?精简,省时间,省精力,容易修学。所以佛才给我们选择这个法门,净宗「持名念佛」的法门;这个法门快速、简单、容易、稳当,只要肯死心塌地修学,万修万人去。

佛讲末法时期净土成就,印光大师给我们做一个重要的增上缘,「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,老实念佛,求生净土」。这些净宗经典跟教学,也是「依於一实理」。你有没有读过书、你认不认识字都没有关系,都能学得成功,只要老实。「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」,这是老实的标准;这八个字做不到,你不老实。老实人没念过书,没有学过,他这八个字做到;老实人孝顺父母,老实人尊敬长辈,尊敬有德行、有学问的人,从内心里头尊敬佩服。老人、长辈、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说话,老实人是真听,真的顺从,老实人得福!第九首:

【佛以圆满音,阐明真实理,随其解差别,现无尽法门。】

总共七首偈内容非常好,把诸佛如来应化在九法界的教学,你看这么简单,他说得这么圆满,面面都讲到。如果有人问我们大乘法的内容,我们就可以用末后这四首偈,就是第六、第七、第八、第九,这十六句就是大乘法的内容;不仅释迦牟尼佛如是说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、诸大菩萨为众生说大乘都不能超过这个范围,这是大乘法。末后这首是「圆音」,能说、能教。

『佛以圆满音』,「圆满」的含义深,没有一丝毫欠缺。大乘经上常常赞叹说:「佛以一音演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。」我们要问,佛以一音而说法,什么叫「一音」,你懂得吗?学佛人对於这些名相的意义不能错会,「一音」就是「一心」发出来的音。我们凡夫这个音不是一音,为什么?凡夫音从「识心」里头发出来的,识心是生灭心。我们的音声是从我们的妄想发出来的,妄念无量无边,我们的音是无量无边音,众生当然就很难理解了。

佛是一心,佛没有妄念,这就是我们中国古人常讲的「真诚心」,真诚到极处,他所说出来的音叫一音、叫圆满音,唯一真诚。中国古人所谓「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」,佛门有个典故「生公说法,顽石点头」,那是真诚到极处!不但是人,石头听了它都点头,这叫「一音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」。换句话说,你是不是真诚心!人要是用真心、用至诚,你与一切众生沟通,言语也好,没有言语也好,自自然然他有感应,我们现在人讲的默契、会心,心与心通了。这个道理是真的,我们要懂,要细心体会,要学习。我们学习得还不到,那是我们的真诚心不够。

时时刻刻我们的烦恼习气会现行,现行的时候自己并不知道,可怕就可怕在这里。烦恼习气现行自己知道,开始觉悟了,知道就改正过来。烦恼习气现行自己不知道,永远不知道改过,原因在这里。改正过来就是向佛道,改不过来是轮回道!脱离不了六道轮回,所以不改怎么行!祖师大德无一不教我们从根本改。根本改,第一个就是把虚伪改成真实。务必要懂得,我对佛菩萨真实,我对善知识真实,我对其他的人那何必!你这是不是真改过来?没有,你里头还有分别、还有执著,你不平等。真正改过来,《华严经》上说得好,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我对待佛菩萨用这个心,我对待所有一切众生用同样的心,这你真改过来了。你还有差等,我对这个恭敬,对那个我可以不在乎,你一丝毫恭敬心都没有,你那种恭敬是假的、是虚伪的、是谄媚巴结,你没有诚意;用在世法,你能蒙蔽一时,你不能蒙蔽始终,到哪天被揭穿,你的灾难就来了。世法尚且如此,怎么能用在佛法上?所以佛法是一味真诚,不论别人怎么对我,我用真诚心待人,我学佛。

修行人对於误会我的人、毁谤我的人、陷害我的人都感恩。为什么?我们以一味真诚心向他,他这种对我的恶心恶行消我业障,我对他特别感激!世间人起心动念无不是损人利己,这些人所做的是损己利人,我们怎么能不感激?你看佛经上,「恶意向道德人」那个罪过特别重;道德之人因他的恶意相待,倍增决心。这个恶意向道德之人,问问他有没有罪过?他有罪过。罪过是什么?罪过是性罪,因为他的心不善。但是虽然有罪业,他也有一分福报。为什么?他帮助道德人提升境界、提升道德,因此他也有福。他罪受完之后,他的福报现前;他要先受苦报,然后这个福报就是他将来学佛的善根福德因缘,你们要明白这个道理。

谤佛、骂佛,像上次阿富汗的佛像被炸掉,恶意毁佛,给诸位说,他都种了善根。为什么?阿赖耶识里头,佛的印象印得很深很深。他恶心做恶事,必定受果报;恶报受完之后,阿赖耶识里佛的善根种子成熟,将来他还是佛弟子,他还会学佛,这里头真妙!但是他有相当长的时间受苦报,这是事实。世间诸法、世间一些事业实在不可思议,你要说哪个是?哪个非?哪个是祸?哪个是福?实在讲很难讲。老子说得好,「祸里面有福,福里面有祸」,这个话讲得非常有道理。老子能说得出这个话,佛菩萨再来的!这是大彻大悟人见到的事实真相,绝对不是普通人能够觉察得到的。中国有这样的圣人,世界其他国家民族也有,这就跟《华严经》相应。

「毗卢遮那佛」无时无处而不在,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,示现种种不同的身分,教化一切愚迷众生。教化的方式再多,总不出「法性无差别,依於一实理」,这是总的原理原则。那个方法就是这两句,「佛以圆满音,阐明真实理」,不但有音声,而且现相,因为在娑婆世界,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最利,文殊菩萨在楞严会上为我们选择「圆通」,圆是圆满,通是通达。哪一种方法能够帮助现前众生圆满通达,圆满通达就是我们常讲的「大彻大悟」,文殊菩萨选择的是观世音菩萨的「耳根圆通」「此方真教体,清净在音闻」,说明娑婆世界众生,六根的作用是耳根作用最圆满。

为什么观世音菩萨跟娑婆世界众生缘分这么深?我们的根性相同就显得特别有缘分,真正是「家家观世音,户户阿弥陀」,不是没有原因的。佛对於这个地方的众生是用圆满音,对另外一个世界可能用圆满色,众生根性不一样!所以世尊在我们这个世间,为我们介绍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是这个说法,如果在另外一个世界,对不同的众生,这句话是活的;像我们在经上读到香积国香积如来,如果在香积国讲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这句话一定是佛以「圆满味」,就不是圆满音,因为香积国的众生六根里头舌根最利,他舌一尝就完全明了通达。所以香积国的法会很热闹,他的法会不是像我们讲经听众的大会,他的法会是宴会、是请吃饭的,香积如来办了很多好菜,一吃就开悟,妙不可言;说明不同的世界、不同的众生六根聪利并不完全一样。在我们娑婆世界是「佛以圆满音,阐明真实理」;如果在香积国,「佛以圆满味,阐明真实理」,很妙!佛法实在是不可思议!

下面两句就是说明法门无量无尽,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法门?『随其解差别』,众生善根、根性不相等。经里面说法往往是用归纳法,把一切众生的根性归纳为三等,上中下三等,其实大家都明了何止三等。我们以最明显的形相来观察,现在学校教育,幼稚园教育这是一等,小学又是一等,初中又是一等,高中又是一等,大学又是一等,研究所又是一等,你就晓得这里头差别多大。每一等里头还分很多等,幼稚园里头有大班、中班、小班,这又分三等;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又分了六等,你就晓得每一等里头都很复杂,不是单纯的。所以佛分三等,行!上中下三等,上等里头有上中下三等,那就变成九等;九等里头每一等又有上中下三等,你这样才了解佛说法的真实义。

这上中下三等,实际上讲的是无量的差别。同样这部《华严经》,我们三个人读,三个人的解就不一样,三个人的体会就不相同;我们在此地讲解,把自己修学的心得报告出来供养大家,你们每个人在萤光幕前面听,你们听的所领受、所理解的也是各个不相同。一部经,你就晓得《华严经》里面讲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」,你从这些地方能领会到这个意思。这一部经展开是无量经,无量无边的经要是通的话,一部就一个法性、一个真实,就是前面讲的「法性无差别,依於一实理」

所以佛对一切不同众生,我们讲最明显的例子,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亲近他的人有多少,我们能够想像得到;我们在现代发心弘护正法,无论你是担任弘法,还是担任护法,你每天接触广大群众,人数很多,每年累积下来就更多。如果你能够护持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,你接触的人不少;这些人的根性各个不相同,我们凡夫能力智慧薄弱,对於这一切众生的根性,只能猜测一个大概,不能完全了解。佛菩萨心地清净,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这个话就是说佛菩萨没有时空维次的障碍,他能看到这个众生过去世,能看到他过去世的过去世,也能看到这个人的未来世。这样说来,人是不是有宿命?是不是有定业?对的,人确实有宿世、有定业。宿世定业从哪里来的?是从你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累积下来的业力,这个业力主宰了你。

未来还没有来,为什么佛能看得出你的未来?我们不说佛;我们讲《了凡四训》,孔先生为什么能把了凡先生未来的命运算得那么准确?这是什么原因?这是他知道你过去世造作的业因,你将来的果报一定是这个趋势,佛法了解这其中所以然的道理。命是你自己造的,不是别人造的;自己造,当然自己可以转。学佛的人他开悟,他悟了转自己的命运!我们要是命转了,再遇到孔老先生算的时候,他算得准算不准?还是算得准。孔老先生算的,是算你某一个时候的命,你必然是这个结果。如果过一个时期你自己转过来,再给你算一算,你的命运又是怎样怎样,跟前面所说的不一样。如果他遇到云谷禅师之后,他发心做那么多善事,再遇到孔老先生,孔老先生会说:你某年中进士,某年生儿子,你某年在哪里作官,跟从前讲的不一样,还是受命运主宰。你天天造作这些善业、恶业,命运就每天有加减乘除。你的基本数在那里,每天都有加减乘除,你造善事,加乘;你造恶业,减除,活的不是死的。

命运有没有?有,但是不是定业。一般人为什么被人家算得那么准?他每天加减乘除的幅度很小,不大,离他的水平线虽然有升有降,幅度不大,所以相当准确。袁了凡,我常常讲经说他叫标准凡夫,为什么?他善恶都不做。善恶都不做,那就永远保持那个水平,一点起伏都没有,我叫他做标准凡夫。我们从这些地方如果真正体会得,你细心观察这个世间现代人的福报,实在说都超过古人,但是他这个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不善,现在众生的福报是减是除,天天减、天天除,还有这么大的福报,你就想想他的福报是多大;减了一半,减掉三分之二,还是那么大的福报。在这个大时代,社会动荡不安,我们看到有很多大福报的人,那个福报是无量劫累积的,不可思议!可惜他没有遇到善知识,他不晓得事实真相,他要是晓得事实真相,那他的福报享受不尽。所以佛说法是随众生的解差别,说无量无边法门。

无尽光菩萨偈颂第十首:

【一切刹土中,见佛坐道场,佛身如影现,生灭不可得。】

这首偈清凉大师注解,「结用归本,不可得故」,这十首偈总结,结到究竟圆满处了。『一切刹土中,见佛坐道场』,这是菩萨的法眼能见,不是肉眼能见的,也不是天眼见到的;「天眼通非碍」,像我们现在借重仪器可以透视许许多多的物质,墙壁是障碍,天眼他不受这个障碍,墙壁外面他能看得很清楚,这个道理我们现在懂得。他见的能力超越我们普通人所见的这个波度,我们普通人是肉眼,能见的光波是非常有限,比我们能见波度长的,我们见不到;比我们能见波度短的,我们也见不到。而宇宙当中这个光波频率很多,我们在许多频率里头只能见到一个频率,就好像我们看电视一样,我们现在这个肉眼只能看一个频道,换一个频道就见不到了。天眼可以看到许多频道,没有障碍,天眼通非碍!他能够看到许多物质的景观,但是他看不到佛。他不知道哪个是佛、不知道哪个是菩萨,必须有慧眼,有法眼,那就能见到,就能「见佛坐道场」。什么叫做慧眼?智慧开了,你能见的就叫慧眼。什么人得慧眼?阿罗汉。为什么说阿罗汉得慧眼?阿罗汉修戒定慧!同学们一定要明了「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」,阿罗汉得到的是「正觉」,所以他有慧眼,这时候「见佛坐道场」,他认识。

释迦牟尼佛当年菩提树下示现成道,也就是说示现成无上正等正觉,我们凡夫不知道,凡夫只看到释迦牟尼佛在毕钵罗树下打坐,除此之外一无所知。佛示现成道之后,如果没有人请佛住世、请转法轮,佛就走了,佛就入般涅盘。我们想想什么人懂得向佛请法?佛要入灭度,再遇到一次佛出现在世间又要经无量劫!凡夫愚昧不知道。幸亏四禅天里头五不还天,我们一般称净居天,净居天人看到,净居天人是三果阿那含,他们看到悉达多太子成佛,赶紧下来变化成一个人身,向佛请求住世转法轮,佛答应了。净居天人代表我们大众启请。

所以法要是没有人启请,不能在这个地方住世,佛法因缘生。要什么样人启请?当然要懂得的人。不懂得的人,他怎么会知道?要有认识,而且还要有好学。你认识,你不肯认真学习,佛法也不能住世间,所以认识佛法,请转法轮;好学之人请佛住世。佛什么时候离开这个世间?经上常讲法缘尽了,教化众生的缘没有了。难道释迦牟尼佛八十岁那个时候,教化众生的缘就没有了吗?在我们看多的是,很多地方想听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,哪里说没有缘!没有缘是什么?没有人真肯学习。喜欢听是一桩事情,喜欢听而不能做,不能依教奉行,那个缘就没有了。

佛虽然天天讲经,听众很多,其中没有一个真干,所以佛就走了。佛这一走,又有不少人得度。为什么?他警觉心提起来了。佛在世的时候没认真干,这一走,这要认真了,所以佛一入涅盘,那时候就有不少人真的成就了,还有些人跟著佛的弟子们学习也成就了。所以灭度是给人一个刺激,让你真正体会到「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」。佛住世的时候,没有好好的修,但是有这个根底,佛这一入灭,加功用行,他能超越。给众生反省的机缘,所以入灭也是利益众生一种手段。从这些地方我们细心去观察,诸佛菩萨手段之巧妙,不可思议!

我跟章嘉大师三年,章嘉大师入灭;他老人家入灭,给我当头一棒。他在世的时候,我初学佛,虽然好学,精进努力谈不上!对於佛,虽然方东美先生给我介绍,我有初步的认识,认识不够深刻。亲近章嘉大师三年,章嘉大师摄受的力量很大,但是这个摄受里面还有一种感情。他跟我约每个星期见一次面,我也有一个星期没去,可是这一次没去,过两天他就打电话来,问我怎么没有来,是不是生病?还是有什么事情?这就是亲情!那个时候我二十六岁,他六十出头,老人了,对我们年轻人这样的关怀爱护,不能不去,想不去不好意思。感激老人家这一分的关心,能不去吗?除非真的是有重要的事情,或者是有病身体不好;否则的话,没有理由不去。

老师对学生的摄受有他的智慧,有他的善巧方便,可是学生一定要有这一份缘分,你要能懂得,能体会到,才生感恩之心,才会依教奉行。偶尔我也带几位朋友去见他老人家,他都很欢喜。但是在那个阶段,我重视经教疏忽戒律。他老人家知道我的根性,常常在教导我的时候,解答我问题之后,轻描淡写说一句「戒律重要」,我还是疏忽。因为那时候我确实妄想分别执著很重,受方先生的影响很深,把佛法当作哲学来研究,我是从这个方式入门的,著重在佛法经典的理论,疏忽修持。

方先生跟章嘉大师毕竟是不同,章嘉大师是修行人,方先生是学者;章嘉大师是学佛,方先生是佛学,佛学跟学佛不一样。三年他老人家走了,圆寂了,政府给他组织一个治丧委员会,在新北投建立一个火化炉,他的遗体在那个地方火化。甘珠活佛是他的学生,就在火化炉旁边搭了一个帐篷,他有十几个弟子住在帐篷看守这个火化炉,我也在这个帐篷里面住了三天。这三天三夜我认真思惟,跟大师三年,他教我些什么?认真反省。这一反省,心里头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出来了,「戒律重要」。这一句他在三年当中跟我重复三、四十遍,我们一个星期见一次面,三年是有一百多次见面,这句话最深刻,所以这才回去之后找戒律来看。

他说:「佛法的修学重实质不重形式」,形式上受戒并不重要。他教导我:你看戒经,真正做到这一条,这一条你就受了,你能够做到两条,你就受了两条戒,问题是你真正懂得,你真正落实!这个教诲给我印象就深刻了。我就开始看「戒经」,看《梵网戒经》《璎珞戒经》、蕅益大师编著的《五戒相经笺要》,我很得受用。弘一大师关於戒律的著作很多,我从香港请得一本弘一大师《律学三十三种》《南山律在家备览》,因为那时候没有出家。

以后亲近李老师,李老师对我们的要求,基本的行持扎根,他老人家是依陈弘谋的《五种遗规》,特别重视童蒙教学的这部分。我们从这里扎根,真正在修补习教育,弥补我们早年失学,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之不足。但是如果没有章嘉大师反覆叮咛,我们纵然遇到李老师,也不会珍惜,也不会真干。所以章嘉大师对我的影响非常深,他要不示现入灭,说老实话,我不会醒悟,他这一入灭,我一下惊醒了,所以示现般涅盘也度了不少有缘众生。他做这个样子给我看,让我惊醒过来,接著第二位善知识来成就我,「见佛坐道场」!我一生修行成就,方老师接引,章嘉大师扎根,李老师那个地方成就,哪里是偶然!离开李老师之后,得到韩馆长的护持,非常重要,如果没有一个有力的护持,必然退堕不可能有成就。所以像树苗一样,树苗已经培养好了,以后帮助这个树苗,照顾它、灌溉它,让它长成大树,这是韩馆长三十年经验!她的功德绝对不会在我三位老师之下。再好的树苗,如果没有人灌溉,没有人照顾,也会夭折,真正懂得这个道理,看清楚这些事实真相,哪个不是佛示现的!护持的人多,成就的人多,我们以韩馆长为代表,她代表所有的护法。

我们在这些地方,你细心的观察反省,然后才能见到佛在哪里坐道场?一切时一切处,诸佛如来、菩萨、罗汉从来就没有离开我们的身边,但是他示现的形相非常之多,不是一个种类;现有情相,现无情相。「无情」是山河大地,草木丛林,时时刻刻让你六根接触你有悟处。平常读经,外面境界对照,於是发现经是活的不是死的。什么是「真经」?虚空法界刹土众生是真经,真正的「大方广佛华严」!佛说的这个《华严》,说明书而已,真的「大方广佛华严」不在这书里头,是在自己日常生活之中。这样子你才能「悟入」,悟入你才能得受用,才知道『佛身如影现,生灭不可得』。

我们要问,哪一法不是佛身?法法皆是。大乘经上讲的「法法皆如」「如」是自性;这个经上佛讲得很明白,「十法界依正庄严,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;心、识就是毗卢遮那法身如来。所以我不常讲十法界依正庄严,这是佛经上的术语;我常用的是「虚空法界刹土众生」。我为什么不讲「十法界依正庄严」?怕大家听到产生误会,以为讲十法界依正庄严,是讲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这个教区、这个三千大千世界;而不知道佛讲十法界依正庄严,是这个虚空法界无量无边、无数诸佛刹土里面,每个刹土里面都有十法界,你懂得这个意思,那就正确,你完全没有错误了。如果看到十法界依正庄严,只以为是娑婆世界里,那你这圈子小!所以我换句话说,「虚空法界刹土众生」,这个意思讲得很明显;虚空法界没有边际,「刹土」就是诸佛的教化区域,这个经上讲的「世界微尘数刹土」,不是恒河沙数。那个世界不是一个世界,是无量无边世界微尘数,佛在《华严经》上讲这个数量之大,用这种形容,让我们去体会。

一一刹土里面,又有「世界微尘数众生」。我们从这些经句里面,才体会到宇宙是重重无尽的空间,这是众生的意思。「重重无尽」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,这叫众生,众生不是说人,人是众缘和合而生的,你想想看,哪样东西不是众缘和合而生的?就是连虚空,也是众缘和合而生的,法界还是众缘和合而生的,众生的意思太广了。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,叫做众生。我们对动物,叫它做有情的众生,有感情的;对於植物、矿物,我们叫它做无情的众生,植物虽然也有一些有情,但是它的感情很微弱,并不显著,所以你要讲有情跟无情,很难分。动物跟植物的界限在哪里?植物跟矿物的界限在哪里?你严格的去分,没有办法分的,我们只能分什么?他情感之强弱,只能从这个地方分。情执特别强的,我们称他作有情众生;情执薄弱的,我们就称它作无情众生,它的情执不显著。

你要说为什么这样难分别?因为他「性」是一个,道理在此地!有情众生,我们叫他「佛性」,佛是觉,觉性;无情众生我们叫它做「法性」。法性跟佛性一个性,法性的范围大,包括佛性,佛性也包括法性,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,不是两个性。於是我们就懂得,植物里头有没有灵觉?有;矿物里头有没有?也有。所以一微尘里面,有诸佛菩萨在那里转大法轮,我们在《华严经》里看到,那个境界不可思议!一微尘、一毛孔里面现虚空法界刹土众生,不是芥子纳须弥。芥子纳须弥那有什么希奇!微尘里面纳世界!纳无量无边世界,不是一个世界!这个才讲到真正究竟处,才讲到真正圆满处,让我们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。

今天科学家的研究不外乎这三个问题:「宇宙现象」「生命现象」,第三种,现在科学家还没有办法完全来著手,「不同维次空间的真相」。不同维次空间里面,确实有生命的现象,科学研究探索的境界,一般人讲「领域」,领域就是佛家讲的境界。佛把这世间境界分成这三大类:有情世间,器世间,智正觉世间。智正觉世间就是科学家所说的「不同维次空间生物的境界」,生物就是生命,生命的境界。合起来就是宇宙人生真相,佛经里面术语讲得很简单,「诸法实相」《般若经》上常讲的!你要是把诸法实相搞清楚、搞明白,你就叫「佛陀」

由此可知,学佛学的是什么?无非是把「诸法实相」搞清楚、搞明白而已。佛不但要我们搞清楚、搞明白,搞清楚、搞明白是「解悟」,你不得受用,要更进一步「证悟」;我们的心、我们的身要跟「诸法实相」融合成一体,我们像诸佛如来一样证得「清净法身」,我们也能够示现无量无边的「应化身」;这个应化身不仅包括有情的应化身,我们也可以变成树木花草,也可以变成山河大地,这里头奇妙无穷。苏东坡游览庐山,诗句里头有两句话,佛门里面常常传诵,「溪声尽是广长舌,山色无非清净身」,他是得一点消息写出这两句诗,其实那是真的不是假的。

小溪流水的声音在说法,山色是诸佛在展示法身,几个人能见到、能听到?清净心的人,心地清净、平等、真诚、正觉的人,他见到,他听到了。山色,我们今天讲的景观,它在展示什么?展示「大方广佛华严」。不但是流水的声音,所有一切的音声,都在宣扬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没有人懂!你为什么不懂?为什么菩萨懂?为什么一些大声闻懂?没有别的,人家心清净,人家心平等,人家心觉,「觉而不迷,正而不邪,净而不染」,他懂;他二六时中从来没有中断接受诸佛如来教化薰陶。我们中国人不能够了解这个真实境界,但好像有点彷佛,说出这么一句话「天人合一」,我们人跟天跟大自然融成一体,能说出这个话也算不错,虽然没有见到真实,但是很贴近。

所以修行到一定的程度,你会把这桩事情做为你修学的目标;我怎样跟虚空法界刹土众生合而为一,果然融合成一体,在佛法里面称为你证得「清净法身」,你的精神跟这个肉体,与大自然合成一体。说老实话,本来就是一体,为什么变成不是一体?是你的妄想分别执著在作祟。说实在的,你有妄想分别执著,它还是一体,从来没有离开过一体,这是老实话、是真话,这才是真正的事实真相。可是我们凡夫是迷而不觉,一丝一毫都没有觉察到我们跟毗卢遮那佛是一体、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是一体,跟虚空法界芸芸众生是一体、跟山河大地树木花草是一体,谁知道!什么时候你觉悟了,什么时候你契入了,你的爱心周遍法界!那叫大慈大悲。你自自然然爱世人,不但爱世人,爱所有一切的动物、所有一切的植物、所有一切的矿物、所有一切的现象。这时候在佛法术语里面讲,你证得「一真法界」,你证得「清净法身」,你是法身菩萨。

法身菩萨入华严境界,圆教初住菩萨「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」。你是不是真的证得?自己回过头来观察一下,见思烦恼没有了,七情五欲没有了,贪瞋痴慢没有了,是非人我没有了,你真的证得!这里头不是讲「想」,是讲的「观察」。妄想分别执著了不可得,这个经上讲的,这时候才真正见到「佛身如影现」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你见到了。为什么?能现的真性生灭不可得,那是见到性,「如影现」是见到相。相是影现,性是真性。真性,一切法的真性,「不生不灭,不来不去,不常不断,不一不异」,你见到的是圆满的!从相上、幻相见到真性,从真性里面见到缘起,这个缘起就是因果,见到因果的循环、因果的相续、因果的转变,於是整个虚空法界的真相你明白了,大彻大悟!

在这个境界里面,你的心恢复到清净。为什么?你知道一切诸法是影像,确确实实「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,我们心清净了,不会再有一个妄念。妄念怎么起来?以为幻相是真的,以为有所得,从这里产生错觉,这个错觉叫做无明、叫做迷惑。这是教下到究竟处,破除执著分别妄想,跟宗门、跟其他的教学方法手段不一样,方向目标一致。这一段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讲记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