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六六四讲)  2002/4/14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12-17-0664

诸位同学,请看「普贤三昧品」,大众得益第八句:

【世界海微尘数一切如来一一毛孔中各现众刹海云。】

前面清凉大师说,后面的四句,从第六句到第九句是讲菩萨「得佛果法」,就是「如来三业」。第一句「得照藏身之实智」,这是意业;第二句「得藏身力用之权智」,这是口业;第三句,我们刚才念的「身毛现刹」,这是身业。三业都不可思议,这里面的义趣、境界都是无量无边,华藏会上菩萨大众,一一各得,得的数量是没有办法称说的,无法计算的,所以经上用形容『世界海微尘数』。真的是《华严经》上常说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一得一切得,这个才是圆满的大法。佛法里面常讲的大圆满,我们在这个地方体会到大圆满的义趣。如果能契入,菩萨得,我们自己也得。

前面一句里头,我们讲到中心的一个课题,我们现前迫切需要的,要了解的,就是「是处非处」之理。这是佛学的名词,要换成现代的话来说,就是因缘果报的理论与事实真相。我们现前迫切需要知道的,我讲得很多。真正明白了,那确实是自求多福,也真正得到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

经文上有讲到「无差别方便」,这句话的意思也非常非常的深。「方」,是在日常生活当中,是在处事待人接物,方是方法;「便」是便宜,便宜换句话说,就是最适合的方式,最合适的方法,就叫做方便。由此可知,方便真的是多门,多到什么程度?世界海微尘数。怎样把样样事情做得都恰到好处,那就是智慧。没有真实智慧做不到,做到恰到好处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。诸佛如来、菩萨、祖师大德们,为我们所做的示现,为我们所做的榜样,我们细心去体会去观察才能学到,才能够悟入,真正明白了。

首先要肯定我们自己确确实实是博地凡夫,不是圣人,不是佛菩萨再来。从什么地方见得?从烦恼习气,只要自己冷静的思惟观察,自己就觉悟了。我们六根面对著现前六尘的境界,还会起心动念,这就是凡夫。起什么心?顺境还有一点贪爱之心,逆境还有一点瞋恚之心,虽然不严重,但是有这么个意思在;有这个意思在,就是凡夫,你的烦恼没有断干净。起心动念,头一个念头,於我自己有没有好处?於我自己有没有利益?「我」没有忘掉,为我,为我的家庭,为我的团体,为我的国家,乃至於为我的世界,「我」没有断。总不能像诸佛菩萨一样,起心动念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,真正做到了佛在《金刚般若经》上讲的「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」「无我见,无人见,无众生见,无寿者见」,这样才能做到无差别方便。

这个说起来不容易,这是法身大士的境界,要知道见思烦恼断尽,尘沙烦恼断尽,无明也破了几品,才能入这个境界。我们学佛要用功,希望在这一生当中真正能有成就,你不断烦恼习气怎么行?许多同学都知道,我也常常遇到很多人来问我,真想断烦恼习气,不知道怎么个断法,不知道从哪里下手。实在讲,经教里头处处都在教导我们,我们为什么体会不到?为什么看不出来?这就说明了自己有严重的业障,业力把我们与佛法障碍住了。

最严重的业障是什么?自私,自私自利;刚才我说的起心动念,头一个我自己的利益没有忘掉。所以我们不能够见道,我们不能够入门。如果真的把我忘掉,把私忘掉,起心动念一切都是大公无私,念念都是为一切众生,自自然然与诸佛如来感应道交,一切如来!自自然然与天地鬼神起不思议的感应。今天我们感而不通,你要晓得原因就是自私自利,不能够做到彻底的放下。彻底的牺牲奉献,不附带任何条件的,那是佛菩萨。所以凡人做不到,凡人必定附带条件,总不能把自己的利益丢掉。殊不知附带条件,我们所得的很小,不附带条件所得的不可思议,你所得的是「大方广佛华严」,你所得的是大圆满大自在。我们今天就是这个地方不能够突破。要突破这个瓶颈,那是真实智慧;没有真实智慧,怎么能突破?所以今天我们这段经文,一开端讲「一切如来功德藏智光明」,不容易!可是佛经里头所说的,都是我们自性本来具足的。非常可惜的是我们自己不能证得,不能够受用到,这是我们应当要反省,应当要觉悟,应当要回头。

第八句的境界更不可思议,我们要不要契入?要!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,『一切如来一一毛孔中各现众刹海云』,这个意思前面讲得很多,正报是毛孔、毛端,这在经上我们常常看到的;依报是微尘。我们在这里看到一一毛孔,「一一」两个字是关键,不是一个毛孔,不是一粒微尘,是每一粒微尘、每一个毛孔、每一个毛端。我们在此地要问,如来身上的毛孔毛端,各现十方三世无量无边诸佛刹土,无量无边诸佛如来,无量无边菩萨众生,毛端现、毛孔现、微尘现,我们身上的毛孔毛端现不现?也现,众生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。差别在哪里?差别就是迷悟。众生迷而不觉,诸佛觉而不迷,差别就在此地;除这一点之外,没有丝毫差别。上面一堂我跟诸位说过,果然觉悟了,香港跟极乐世界没有差别。果然真的觉悟了,香港跟华藏世界等同,是一不是二。如果是迷了,那是九法界众生,香港绝不是极乐世界,华藏世界绝对不是香港,不等同。

我在此地跟诸位说清楚说明白,境随心转,楞严会上佛讲得好,「若能转境,则同如来」。凡夫可怜在哪里?不能转境,被境界所转,这个很苦,苦不堪言!不能转境。佛菩萨的能力跟我们不一样在此地,他不被境界转,他能转境界。你看看,转香港这个五浊恶世为华藏世界、为极乐世界,一点都不假。所以学佛首先要问,你存的是什么心?如果你存的是妄想分别执著的心,那就转华藏、极乐为五浊恶世。假如你能够放下妄想分别执著,你就转五浊恶世为华藏、极乐。你们想想看,是不是还是个因果法?因能转,心;果所转,境界。释迦牟尼佛早年出现在我们这个世界,我们就明白,他做种种示现,不离华藏,不离极乐,不离净土。我们凡夫所见所闻所接触的是秽土,不是华藏,是苦报,不是极乐。你看同在一处,同在一时,每个人的境界不相同。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
从这句经文里面,我们能够体会到,佛所见的世界是重重无尽的世界。毛孔里头有佛刹,不是一个佛刹,是无量无边的佛刹;佛刹里面又有一切如来,又有一切众生。那里面一切如来一切众生,也有毛孔,也有毛端,也有微尘,微尘里头又现无量无边的佛刹;刹土众生,重重无尽,这是事实真相。我们哪里会晓得?我们以为这个生活的空间就这么单纯。现在科学家虽然没有听过佛经,没有读过佛经,他们也相当聪明,发现空间不是单纯的,他们所讲的空间是多维次的。我说这个话,前两个星期大公报的王社长,我们在一起吃饭,我讲的这话他懂。他是学数学的,数学是科学之母,科学家何以能够知道空间是多维次的?是从数学里头推演出来的。在理论上讲,这个维次是无穷大,也就是说是无限的,跟佛法里面讲的完全相同。佛法里头讲重重无尽,这就是多维次的空间,这个境界在《华严经》里面称「不思议解脱境界」

我们听到佛说这一番话,我们也能够体会到那么一点点,但是我们没有契入。可是这一点已经不简单,我们有不思议,没有解脱;我们懂得不思议,但是我们没有解脱。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他们得到解脱了;换句话说,在他们来讲,《华严经》上所讲的是他们的现量境界,他完全契入,也就是说是他们生活的空间,真正不可思议。我们今天学《华严》,算是学得不错,对於佛所讲的话能够体会到几分,我们沾到不思议的边缘,但是没有解脱。为什么不能解脱?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没有彻底放下,没有究竟放下。那我们要问,要不要放下?要,要不断的放下,天天放下,月月放下,年年放下。我们契入境界不圆满,就是因为我们放下的不究竟不彻底,原因在此地。

从哪里放下?从自私自利放下。起心动念,在大乘佛法里教导我们,这个方法妙绝了,起心动念为众生想,不要为自己想;为自己想,障碍就现前,佛法的名词是业障现前,为自己想,业障就现前。我这一百分,九十九分为众生想,只有一分为自己想,那一分的业障把你九十九分的功德都障住。一分都不可以。为什么不可以?因为性德里头没有妄想,性德是健康的,有妄想性德就生病了。我们用这个比喻来说,现在人常讲地球生病了,地球的生态被破坏了,不正常,地球生病了。我们人的本性有病,我们本性的病是什么?妄想分别执著,是我们真如自性生了病。如何对治?佛跟我们讲,放下就好。

我们今天的麻烦就是想放下而放不下,我们的毛病在此地。我遇到很多好的同学同参道友,真心想放下,就是放不下。我们在这里头很冷静的观察思惟,为什么?看别人,别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,看到别人马上就要回归到自己。我怎样?他放不下,回头看看我自己,我也没有放下,把自己的病诊断出来了,於是发现自己的病况。能发现,这在佛法里面讲就是觉悟了,始觉,你开始觉悟,始觉天天都有。不但我们天天有,到等觉菩萨还天天始觉,「始觉合本」那叫究竟觉。我们今天的难处就是始觉合不了本觉,所以觉了以后怎么样?又迷了,麻烦在此地。不是没有觉,是有觉,但是一转眼又迷了,我们的难处在这里。如何能保住始觉而不迷,这是功夫,这是成就。在我们现前状况,我们应该如何保持?没有别的,念念想众生。千万不要有一念想自己,佛跟众生差别就在此地。佛菩萨念念想的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,心量大!就是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

这一次我们访问日本,机缘遇得很巧,我们访问知恩院,很巧遇到佛诞日,我们参加他的法会,参加浴佛。我们参观比睿山,遇到日本天皇为了祈求世界和平,送了一些宝物给这个山上收藏,山上的法师做一个法会,为世界和平祈福,为日本国家祈福,为天皇祈福,为日本国民祈福,我们也在旁边观礼参观。我这几年来讲《华严经》,我看了之后当然有感想,但是不能说出来。他为世界和平祈福,正确的。为日本国祈福,为什么不扩大,为全世界每个国家祈福?为日本天皇祈福,为什么不能为每个国家领导人祈福?为日本国民祈福,为什么不为全世界一切人民祈福?心量上的问题。这个一念的差别,就是觉跟迷的差别,佛菩萨跟众生的差别就在此地。你要真正明了懂得了,你才晓得我们要怎样学佛,学佛从哪里学起,如何能过佛菩萨的生活。心像佛,思想像佛菩萨,言行像佛菩萨,这叫学佛。形式上像,实质上不一样,那不是学佛,那如何能得佛法真实的受用。

佛法真实受用是什么?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字字句句皆是。我刚才讲的,那真的叫皮毛,还是表层。如果深入怎么样?就是此地讲的重重无尽的法界。我们祈福要为重重无尽世界里面的一切众生祈福,这就对了。这样的心、这样的念与性德才相应,这一层真的不容易。你要不深入大经,你怎么会晓得这个事实真相?所以我们一般人真正能想到全世界一切众生,念念都不忘,算是不错了,可是与真实的境界还差一大截,不能相比。就是这个经上讲的「世界海微尘数」,我们从这句当中,你能够体入它的境界吗?很难!必须要能懂一切如来一一毛孔中,各现世界海微尘数刹土,刹土里面又有微尘、又有毛孔、又有毛端,重重无尽,你才能够得到一点消息。由此可知,佛菩萨的心量跟我们确实不一样,佛菩萨所入的境界,经上讲的是名实相符,「不思议解脱境界」

这个不思议,我们凡夫根本就不懂。不思议是讲宇宙人生的真相,无量无边无尽的重叠;宇宙不是平面的,是立体的,是重重无尽的。这个境界,现在科技相当发达了,天文学家有没有能看到不同维次的空间?没有,科学技术还做不到。什么样高倍的望远镜,你能看到的宇宙,都还是跟我们同一个维次的。不同维次的,这个科学仪器完全不管用,你见不到。我们今天的空间维次,科学家讲我们这个空间维次是三度空间,四度、五度、六度、七度,再往上去无限度,我们一无所知。科学家讲的这个话,我们一般人也不懂,跟《华严经》这里一合就懂了,他所讲的跟《华严》讲的是一样的。《华严》讲的比他更详细,比他讲得更透彻更圆满,所以这个经里头字字句句含无量义。更不可思议的是法法圆融,随便拈一法都是一切法,圆满具足,一毛端圆满具足;毛是我们身上的汗毛,每个毛端都是圆满具足。

我们把圆满总归纳,我常讲的三个圆满:智慧圆满、德能圆满、相好圆满,这三个圆满就可以包括一切了,展开来无量无边,一切圆满不离毫端,不离微尘。这个境界什么人能知道?说出来,什么人能够点头,什么人能够相信?我们这个经,讲到这个地方已经用了一千多个小时。如果这一千个小时,我们同学在一起共同学习没有缺课的,也许你听了会点头,你不会怀疑,你不会排斥,不会否定。假如没有从前面一直听到此地的,你今天第一次来听,你怎么会不怀疑?你要不怀疑,那就奇怪了。所以你怀疑,你不相信,是正常的。你要不怀疑,你会相信,那才奇怪了。我们自己在佛法修学五十年了,我在讲台上讲经,今年四十四年了,看到这个经文生欢喜心,一丝毫疑惑都没有了,能够看出这个经里头字字句句是无量义,能看到这个经字字句句是圆融的,任何一个字都圆圆满满包括全部的《大方广佛华严》。全部的《大方广佛华严》是不是这个八十卷?给诸位说,不是!全部的《大方广佛华严》是什么?就是重重无尽的法界全体,不是这一本书。

我过去在讲席里常讲,虚空法界是自心相,刹土众生是自身相。经上讲的毗卢遮那,在前面跟诸位详细报告过,毗卢遮那是法身,法身的体是法性,虚空法界是法性的相分,法性的相。有体当然就有现相,无量无边刹土众生是法身相。法性法身遍一切处,遍重重无尽的空间。我们凡夫不知不觉,所以佛在大乘经上常讲「可怜悯者」,把自性、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完全给忘掉。所以这个失是忘失,不是真的失掉,什么时候你觉悟,立刻就恢复。所以法界是平等的,平等的相就像虚空一样。众生是平等的,佛也是众生,众缘和合而生就叫做众生。佛是觉悟的众生,六道凡夫是迷惑的众生。所以差别就是觉、迷,把觉与迷放在一边,就没有两样,是一不是二,是平等法。佛法从这个基础上、从这个理念上讲平等,真平等,世界的人当然能够和睦相处,当然能够相亲相爱,互相尊重,互相敬爱,互相照顾,互助合作。

为什么今天这个理想不能实现?原因在哪里?不了解事实真相。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能做到,华藏世界能做到,诸佛刹土能做到,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做不到?娑婆世界里头,这个南阎浮提洲五浊恶世做不到?这里头的众生不了解事实真相,问题在这里。那要怎样解决?教!没有别的,教学。所以佛示现为大家讲经说法四十九年,真正的目的就是要回到华藏,回到极乐,回归自性,目的在此地。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
诸位同学,请看「普贤三昧品」,大众得益最后一句:

【世界海微尘数一一菩萨,示现从兜率天宫殁,下生成佛,转正法轮,般涅盘等海云。】

这句经文前面还是要贯诸菩萨等八个字,这个诸位不要忘记,「其诸菩萨,一一各得」,要加这八个字,意思就非常明显了。前面三句是讲如来三业,一句是一个意思;最后这一句是讲菩萨八相垂应,这一句里面就具足如来「身语意」三业。所以诸佛如来的果法从哪个地方展现?如来的果法我们从哪里去看它?从菩萨。没有菩萨为我们表演,一切如来的果德我们就无从而知。所以末后这一句重要,没有这一句,那只有言说,没有具体的形相,这一句是给我们讲到具体的形相。

『一一菩萨』,菩萨跟佛是一不是二,这个地方不能跟一般大乘教里的说法,意思不相同。如来说体,表性体;菩萨表作用,表相用。有体,有相,有作用。菩萨表相用,从相用上来说就是菩萨,从体上讲就是如来。前面讲「一一一切如来」,这个地方讲「一一菩萨」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,圆教初住菩萨就有能力为一切众生现身说法。大家对《普门品》都很熟悉,就像《普门品》里面所说的,应以佛身而得度者,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。应以缘觉身而得度者,即现缘觉身而为说法。应以声闻身得度者,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。应以基督身得度者,观音菩萨就现基督身而为说法。应以阿拉身得度者,观音菩萨即现阿拉身而为说法。我过去讲经是有这个讲法,但是没有听到别人有这个讲法。这一次访问日本最大的收获,就是中村康隆老和尚,他今年九十七岁了,他也是这个说法,我听到非常欢喜!听到也有一个人跟我的说法一样。所以宗教是可以和睦相处的,应当平等对待,可以团结一致,为全世界求和平安定、众生幸福美满。

那是菩萨,不是凡夫。凡是参与华严法会的,最低级的位次是什么人?圆教初住菩萨、别教初地菩萨,三界九地,见思烦恼断尽,尘沙烦恼断尽,无明破一品,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,永离十法界;不但超越六道轮回,超越十法界,所以他有能力在尽虚空遍法界为一切有缘众生现身说法。

你看他的示现,佛经上常讲的「八相成道」。八相里头第一个相,第一个相是根本的相,『从兜率天宫殁』,兜率是梵语,意思是知足,兜率是表法的。每一尊补处菩萨,像我们现在释迦牟尼佛的补处菩萨是弥勒菩萨。弥勒菩萨在哪里?在兜率天。弥勒菩萨为什么不住忉利天?为什么不住他化自在天?为什么不住四禅天?表法。如果你真正懂得表法的意思,凡是弥勒菩萨所住的都叫做兜率天。他要住在忉利天,那儿也叫兜率天,他要住在四禅天,也叫兜率天。为什么?知足,我们要懂这个意思。什么人可以作佛?知足的人成佛,真的,一点都没错。等觉菩萨还没有知足,为什么?他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。换句话说,他还有愿还有求,希望把这一品无明断尽,不知足!如来果地上知足了,那一品无明也没有了,百分之百究竟圆满的做到「於人无争,於世无求」。这两句话我还要把它扩大一点来说,於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无争,於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刹土无求,这才是真正的大圆满,这才是真正的「从兜率天宫殁」。那个意思很特别。法身菩萨做到了,法身菩萨有四十一个阶级,这四十一个阶级怎么样圆满?无愿无求才能圆满,有愿有求不能圆满,这个话难懂。

往年我在台中求学,李老师为我说明这桩事情,他用比喻说,十法界里面的菩萨、修行人有愿有求,勇猛精进来办道。到一真法界,就是你破一品无明、证一分法身之后,无愿无求。那怎么精进?怎么提升他的境界?李老师讲,他们的修行叫无功用道。这个话还是难懂,老师举个比喻说,这个比喻是中国五十年前,我们旅行坐船是坐帆船,帆船在行走的时候靠著风力来推动,没有风的时候要摇橹;风推动也好,摇橹也好,就好比勇猛精进。可是船快要上岸的时候,帆要下来,橹不能摇,用什么东西?用竹竿慢慢的撑,使船靠近码头。快要到码头,大概还有几丈远的时候,这时候篙都不能撑,全部要放下,船自自然然的往前面,往码头逐渐逐渐靠近。他说那一段叫无功用道,我们懂得了。

法身菩萨用功跟我们不一样,我们是想有功用,他是无功用,就像船快要靠岸,用不得力,一用力就错了,一用力就撞上码头。不能用力,要用过去勇猛精进的余力,余力自自然然推动它。老师用这个比喻告诉我们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修行的状况,我们从譬喻当中能体会到一点。换句话说,证得法身之后再破一品无明,往后绝对不会起心动念,绝对没有分别执著。如果有分别执著、有起心动念是十法界里面的,没有离开十法界。离开十法界,一真法界的,我们一般都称为法身菩萨。法身菩萨绝对不会起心动念,决定没有分别执著,无愿无求,他是无功用道,那叫知足。

我们还有愿有求,还要勇猛精进,我们是十法界里面、六道里头的。我们今天不这样干不行。你看看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具备三个条件,叫三资粮「信、愿、行」。我们要不在这上面真正修、真正努力,西方极乐世界就去不成。这样勇猛精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生什么地方?凡圣同居土、方便有余土。法身菩萨他们无愿无求,生西方极乐世界,他们生实报庄严土、常寂光土。所以古大德讲上上品往生,那是菩萨,不是凡夫,凡夫往生是在下土,这个说法也不无道理。但是善导大师的讲法不一样,善导大师讲的话,他说「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」,这个话我们听了,感觉到很舒服。因为这句话是活的,前面祖师那个话都是死的,实报土、常寂光土只有菩萨能往生,我们凡夫肯定是做不到的。但是善导大师的话是活的,我们凡夫也能够在一生当中生实报庄严土、生常寂光土,遇缘不同。到底遇的是什么缘?要遇的是《华严》这个缘,就不一样了,遇《华严》《法华》这个缘不相同,真的是所谓「即身成佛」

道理搞清楚,事实真相搞明白,放下了。放下,我们有没有愿求往生?有!有,你怎么能跟法身菩萨比?这就像禅宗永嘉大师答覆能大师的话。惠能大师问永嘉,永嘉开悟了,明心见性,问他:你还有分别吗?永嘉答得好:「分别亦非意。」六祖给他印证:「如是如是。」你如是,我也如是。这个意思就是说明,我们有没有依照经典道理这些东西去做?去做,一点没错。虽然去做的时候,表面上是有相著相,心里上是离相,即相离相,离即同时,这就是善导大师所说的遇缘不同。

我们凡夫这一生当中,能不能生实报土上上品往生?能,肯定能!关键在你自己有没有遇到这个缘,有没有遇到善知识。善知识不一定是指定某一个人;某个人你亲近他多年,你也未必能得益,那就不叫善知识。什么是善知识?不论是哪个人,不论是哪桩事情,什么样的物品,我一接触,帮助我豁然开悟,这是善知识。这个意思深,我跟李老师十年,他哪一天帮助我觉悟了,那一天才是我的善知识;我没有觉悟之前,以前的那个他不是我的善知识。这个道理又有几个人懂?

中村康隆老和尚为我印证:全世界各个宗教的创教人,都是佛菩萨示现化身的,这是我的善知识。我确实有这个认知,没有人印证,他是我的善知识。比睿山的执事为我说明,往昔日本那些高僧大德修学,期限没有少过十六年,十六年不下山。前面十年是基础教育,后面六年专攻,肯定我对於澳洲图文巴净宗学院教学的构想。我的想法是学生在学院里面接受教学的时间九年,前面五年是基础教育,后面四年是一门深入。比睿山的执事等於说给我印证,我这个想法、做法没有错,坚定我的信心,这是善知识,这是我这十几天访问最大的收获。

诸佛菩萨为我作示现,一切法身菩萨都有这个能力。示现用意在哪里?底下讲「成佛转法轮」,成佛是成就自己圆满的智慧德相,这叫『下生成佛』。圆满的智慧德能,特别是智慧好像很抽象,智慧到底在哪里?智慧表现在能力、相好上,离开德能相好,智慧我们六根接触不到,这个先要成就。智慧德相是什么?具体而言是三学。智慧是三学里头的慧学,德能是三学里面的定学、戒学,相好也是定学、戒学。定里面显示出有德能有相好,戒律里头也示现有德能有相好。换句话说,我们讲得很浅显、很容易懂的,成佛就是成就戒定慧三学。「出现品」里面讲的「如来智慧德相」就是戒定慧三学,於是我们就懂得了。我们学佛要从哪里学起?诸佛如来,不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讲,一切如来都是这个说法,教导我们初学的凡夫,依戒得定,依定开慧。我们要是舍弃戒学,那就完了,你再精进再努力,充其量你不过是一个世间佛学家而已。诸位要听清楚,是「佛学」,你不是「学佛」,你没有学佛!佛法真实的受用,你一分一毫都得不到,你过的是凡夫生活,这就是今天佛法普遍衰微,道理就在此地。

我这一次跟日本、韩国那边的出家在家的同学在一起讨论,都谈到这个问题。全世界每一个地区的佛法,大幅度呈现衰落的现象,这是什么原因?我们都搞佛学,没有认真学佛。戒没有了,佛就没有了;礼没有了,儒就没有了。只剩下什么?剩下一个空洞抽象的概念,不能具体落实。佛法的定慧要落实在戒行里,儒家的伦常大道要落实在礼的基础上;如果去掉礼就变成儒学,佛法去掉戒就变成佛学。古人讲实学,实是真实,真实的学是学儒学佛。现在人把它颠倒,儒学、佛学,当作学问来研究,自己不能够契入儒、佛的境界,儒跟佛的真实受用完全得不到,这个地方真的是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。

我们真正想在这一生成就的人,不能不留意。所以我这一次办这个学院,本来想不管事的,院长请别人做。筹备期间看看,实在不行,要给他们搞的时候,将来都变成佛学。在这个状况之下,我没有第二条路好走,这个学院我还是要自己承担下来,我还是要做院长,至少把这第一期带下来,九年。前面两年是基础的基础,落实到戒学,就是德行的教育,我们要真干。我们学习的纲领就是「净业三福」

净业三福大家都很熟,这三条太重要了,佛讲这三条是「三世诸佛净业正因」。我们自己要学,要做给别人看,做给别人看就是示现。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」,这两句话怎么做?《弟子规》《弟子规》就是教我们在家怎样做儿女,在学校怎样做好学生,岂不就是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」吗?这两句话落实在《弟子规》。我们的《弟子规》要求一定要做到,不是会念会讲,那有什么用处?那变成讲学了。「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我们要落实在十善业道。《十善业道经》要做到,我要求能背诵,能讲解,能做到。这是三福第一条。第二条「受持三归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」,我把它落实在《沙弥律仪》。沙弥十条戒二十四门威仪,分量不多,一定要能背诵,要能落实,变成自己实际的生活行为,我要求的水准很低。这才是真正出家人,真正是佛的出家学生。第一条真正能做到,你是佛的在家学生。第二条如果能把《沙弥律仪》做到,你才是佛的出家学生。否则的话,你是假的,你不是真的。第三条「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」,我落实在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

所以前面两年所学的,就是这四门功课,主修的:《弟子规》《十善业道经》《沙弥律仪》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。如果你还有能力,还可以加一样助修的: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,正助双修,总共是五部。四部是主修的,有一部是助修的,两年要完成,两年不能完成淘汰掉了。有这个基础,然后学我们的本科,三年的时间,净土五经一论,我们要读诵,要讲解,要依教奉行,这总共是五年。最后的四年是你专攻一门,你用四年的时间深入,一门深入。九年的时间,完成我们的学业。我不能像古大德那个十六年,为什么?现在人根性跟古人不相同,如果订上十六年,恐怕一个学生都找不到。我订上九年,我能找到十个学生就不错了,我就很满足。所以这个学院跟一般学院不同,这个学院是学佛,不是佛学。你们现在到佛教大学,或者到一般大学去念宗教系,拿个硕士学位,拿个博士学位,你们搞的是佛学,不是学佛。

我这个地方的性质跟一般教学完全不相同,我们真正要成就德行,品德、学问,然后再发大菩提心,舍己为人,牺牲奉献,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,学习释迦牟尼佛。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,你看看「降魔」。我们前面两年就是降魔,持戒就是降魔,修净业三福是降魔。为一切众生做榜样做模范,以身作则,身口意三轮教化,帮助一切众生断恶修善、破迷开悟、转凡成圣,我们要干这桩事情。我这一次访问日韩这十几天,坚定我的信心,坚定了愿心。我清楚,我明了,要不这样做,我们对不起佛法,对不起诸佛如来,对不起祖师大德,对不起这一生的修学,我们走上失败的道路。

这是成佛的意思,成就戒定慧三学。『转正法轮』,转正法轮就是全心全力从事於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工作,这是主要的,这是佛弟子,出家佛弟子八正道里面的正业。这八条有一条正了,其他七条都正,这是《华严》上讲的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你才能得正定、正见、正命、正思惟,你统统都得到。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要统统放下。社会上许许多多需要做的社会福利事业,要劝导在家同修认真努力去做,我们全身全心全力要投注在教学。

所以学院除了正规教导这些学生之外,我们每年也会有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办短期讲座,像从前台中李老师办的「大专慈光讲座」,这样的性质。讲座的期限,我们有特殊的学科,有特殊的对象,所以时间最短的一个星期两个星期,长的可以到两个月三个月,一年办两三次,这是对信徒的,对社会广大群众的;内部教学是对学生的,这些学生可以担任短期讲座的讲师,给他们有讲台实习的机会。所以这种教学是全方位的,德行、智慧、能力、相好,我们今天讲的是威仪,面面都顾到,这叫转正法轮。

『般涅盘』比较难懂。般涅盘是梵语音译,解释很多,它含多义,最常用的解释有两个,一个是灭度,一个是圆寂,这是我们从意思把它翻译出来。圆寂是什么意思?绝对不是说出家人死了就叫圆寂,那哪一个不圆寂?意思都错会了。圆是圆满,什么圆满?智慧圆满、德能圆满、相好圆满,三种大圆满。寂是什么?寂是寂灭。寂灭的是什么?妄想寂灭了,分别寂灭了,执著寂灭了。所以「灭」是灭烦恼、灭习气、灭妄想分别执著,这叫圆寂。大般涅盘这个圆寂是活的时候证得的,不是死了才证得。

翻作灭,四谛法「苦、集、灭、道」,那个灭就是般涅盘,梵语就称为涅盘。那是灭的什么?灭的是烦恼习气,灭的是恶业,一般经教里面讲的见思烦恼、尘沙烦恼、无明烦恼,灭的是这个东西;灭了之后才能够修道。所以这一句放在此地,做为总结,好!结得非常圆满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讲记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