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九三七讲)  2003/1/14  澳洲净宗学院  档名:12-17-0937

诸位同学,请看威光得益,十种法里面第六种看起,就是第六句:

【证得生无边功德最胜心大喜。】

这一句前面也讲得不少,但是还有意思未尽,我们在这个地方做一点补充。『生无边功德』,这是见到佛的光明,佛光明触动自己宿世的善根。宿世善根非常深厚,这是因,佛光照触这是缘,因缘会合这个现行就发生了,我们讲果报,果报就现前。这个果报就是『无边功德最胜心大喜』。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一桩事情,这不是普通的善根福德,真正是大善根、大福德才有这样殊胜的果报。

功德的意义前面介绍过了,功是功夫,德是你的收获;谚语所谓的「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」,收获就是德,耕耘是功,这个功无量无边。由此可知,这个功是长时间,佛法里面常讲无量劫中累积的,修学累积的,所以才有这样大的德,这个德显示在「最胜心大喜」。清凉的注解里面说得好,功,我们一定要记住,在日常生活当中,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与性德相应,这是功。

不违背性德,完全落实在生活里头、在工作里面,以儒家学习的纲目来讲,这非常具体,而且真的是简单扼要明白。落实在五伦十义,是性德;五伦是夫妇、父子、兄弟、君臣、朋友,人与人的关系说尽了。知道关系要知道义务,做父亲的义务是慈,慈是什么?慈是爱,父亲要爱护子女。为什么不说爱要说慈?这个爱是理性的,不是感情的。理性随顺性德,感情是随顺烦恼,不一样。爱子女,你一定会给子女做好榜样,你会好好的教导他,子女无知犯了过失,这个过失要把它纠正,有的时候要呵斥、要责备,那都是爱的表现。

严厉的责罚不是坏事,原因是什么?让他一生都记住。中国古时候,我念小学的时候民国二十几年,虽然已经改成现代化的学校了,老师还有从前旧观念,对学生还实施体罚,学生有过失罚跪,在教室里罚跪。比我们长一辈的,我的老师李炳南居士,他小时候受教育是在清朝末年,差不多早我三十年,那个时候学生罚跪比我们就更要惨了,他看到我们这是轻描淡写,这不算什么。他们那个时候跪砖头,不让你舒服。所以老师所教导的一生都不会忘记。在学习过程当中,哪一个科目,哪一个节目受过处分的、挨过打的,打手心是常事,这叫什么?打记性。这个地方挨过打就特别记住了,真的一生都不会忘记。

现在社会讲求人权,父母不能够体罚儿女,体罚儿女是什么?说你虐待儿童;老师更不可以体罚学生。变成怎么样?变成父母不能管儿女了,老师也不能管教学生了,所以这个年轻人的水平是一落千丈。表面上看到,你对於这个小孩很爱护,实际上你害了他,那是爱,那不是慈,慈是有理性的,这是什么?这感情的。到这个人长大了,才知道从小没有受过严格的管教,放逸惯了,从小就放逸惯了,少成若天性,这个毛病习气很不容易改过来。中国古人常讲三岁看八十。从三岁小孩的管教就能看到你一生,你有没有成就。

我这种年龄对圣贤教育沾一点点边缘而已,只有一、两年,只沾一点边缘,以后就是现在这个学校教育了。不过那个时候学校教育跟现在学校教育不一样,那个时候学校教育的老师还很认真的管教学生,确实有威严;现在学校老师跟同学,朋友!师生关系没有了,决定不能够管教学生。所以人文的教育、伦理道德的教育没有了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义务根本就不知道,哪里懂得什么父慈子孝,兄友弟恭,夫义妇听?没有了。君仁臣忠(君是领导地位的人,臣是被领导的人),朋友有信,现在这个全都没有了,这是性德。

所以古时候从小教,你懂得,你一生都会奉持,都会遵守,有没有人要求你?没有,自自然然的,自然遵守。为什么会自然?做人本来应该这样,你不遵守,错了!自自然然的大道,这个教学教导学生对这桩事情完全肯定,认为老师教的、父母说的我应当遵守,这是做人的道理,如果不遵守那就不顺人道了。这个教育产生了效果,这教育成功。他能够这样奉行,生欢喜心,法喜充满,「故德无边」。真的,他的德行随著他的年龄在增长,这就是积功累德。到中年、到晚年这个影响力愈来愈大,问题是你真做,用真诚心去做。

我们在佛法里头提出这个菩提心;真诚心、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正觉心、慈悲心,你用这个心去做,那个德就无边。怎么知道?释迦牟尼是这么做的,孔夫子也是这么做,你看看他们的影响。我们不说大的,单单讲有形的,我们一般凡夫能够体会得到的。释迦牟尼佛的教学,孔夫子的教学,空间的影响,全世界;时间的影响,你看看都超过两千五百年,现在这两千五百年之后,依然有巨大的影响力,故德无边!

我们很幸运遇到了,遇到了夫子与世尊的教诲,遇到他们的典籍,又有幸遇到善知识,善知识为我们介绍、为我们讲解、为我们做示范,我们这才真正明白过来,认真努力的学习。学习有了成绩了,我们所谓的心得,有了心得了,自然欢喜。「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」。那个「说」是法喜,不是从外头来的,内心里面生出来的,常生欢喜心。世出世间一切法放得下,下面一句就讲放下,放不下你没有办法常生欢喜心,这个道理很深。常生欢喜心,你真正得受用,身心健康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,你入圣贤人的境界了,不是凡夫了。

你没有放下什么原因?你没有看破,看破的人哪有不放下的道理!所以诸位一定要知道没有放下就是没有看破,真正放下当然看破了,真正看破了当然放下了,这一定的道理。我们看世间人心里有牵挂,有牵挂就是没放下。只要有一桩事情牵挂放不下,你是六道凡夫,你出不了三界六道。所以修行到这个境界功德成就了,「大喜」,常生欢喜心,「胜心」是与性德相应的心。清凉大师说「自他俱庆」,自己感到非常庆幸,真的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因缘。他是谁?他是我们的同学、我们的师长,看到我们成就,他也为我们庆幸。这个「他」里面包括诸佛菩萨,诸佛护念,龙天善神赞叹拥护,不容易!

五欲六尘的烦恼几个人能看破?几个人肯放下?你居然能看破、能放下了,不简单,不容易,连魔王波旬都赞叹。波旬的性格就是这样的,想尽方法来障碍你,真正障碍不了,赞叹你,你行;我设许许多多障碍诱惑,你居然都能够不动心。就像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里面降魔一样,魔王所有一切手段威胁利诱统都用尽了,释迦牟尼佛如如不动,魔王投降了,发心皈依,护持佛法。佛做样子给我们看,这就是我们常讲的怎样化敌为友、化怨为亲、化恶为善。世尊八相,降魔这一相给我们做出榜样;自己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原则,决定不能够被动摇,不能够被破坏。

深入经藏,具足戒行。你要不深入经藏,没有真实的功夫,这个戒行里面的浅深行法,就是讲的开遮持犯,它的精神、它的利益你得不到,你完全无知。我们今天学佛是起步,初步!我们讲初步的戒行,境界慢慢提高,对於戒行里面开遮持犯愈用愈广泛、愈用愈深。戒律的目标是帮助你得定开慧,遇到开缘开戒,不是破戒,为什么?它增长你的定功、增长你的智慧,与定慧相应。

戒律的目的就是教你得定开慧,所以它是随著你修学的位次,不断向上提升,戒律的修学方法也随著你的层次不一样。诸佛菩萨教化众生,在这前面我们都看到,教化没入门的众生,教他五戒十善。已经入门的众生,已经入门小乘须陀洹、大乘初信位的菩萨,这是讲入门的;教他三皈、众戒、威仪,这入门的。

所以诸位要晓得没有入门给你授三皈,这个三皈是什么三皈?结缘三皈。给你结个缘做个形式,是不是真的三皈?不是的。就如同你看幼稚园的小朋友,幼稚园毕业,我看过,他穿的是什么服装?博士装。幼稚园小孩穿博士装,戴了个博士的帽子,那是什么?结缘,那不算数的,出去人家不承认他是博士,还是说他幼稚园的学生,没入门的行。所以说跟凡夫传授三皈五戒,就是幼稚园小朋友毕业戴方帽子,是这么个意思。你一定要知道那不是真的,为什么?他还是迷邪染,他哪有觉正净!但是这个缘好,希望他永远记住争取真的博士学位;希望将来再努力,小学、中学、大学、研究所完成,真的就得到了,这个意思相同。

结缘三皈是在阿赖耶识里面给他种三宝的种子,这个种子叫金刚种子,永远不坏,他能带得去的,不定什么时候,很难讲。每个人的缘不相同,有人在这一生晚年、有人在来生、有人在后世,甚至於像佛经里面讲的有人还延到无量劫。他的业障消掉了,这一个种子起现行了,居然能得度,当然是好事情。所以,即使阿赖耶识种这个种子,诸佛菩萨看见了,也为你庆幸种子种下去了,什么时候开花结果不知道,但是种子种下去了。这个意思深,很深,自己没法子知道,自己必须到有受用。这个种子种下去看它茁壮、看它开花了,好喜欢,结果了,有了收获了;心为最胜,最胜心!

佛经里头大乘经常讲「一切唯有心真实」《华严经》上讲得好,心是能现、是能变,虚空法界刹土众生是所现、是所变;所现所变的是无常。所以《般若经》上说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有为法是所现所变的;又说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凡所有相都是所变所现的,能变能现的永恒不变;永恒不变是真的。

能现能变的这个心没有形象,它不是六根,它也不是六尘,它也不是六识,它没有形象。没有形象就不坏,就没有生灭,这个才叫真的。没有生灭。多大?它比虚空法界还要大,因为它所变所现的总不能超越自己,这肯定的道理。像我们画一幅画,这个画画在纸上,画画得再大没有办法超越这张纸。心就好比这张纸一样,能现能变的在上面作画。所以你要说能现能变的心有多大,我们平常讲尽虚空遍法界。但是佛法里有两句话说得好,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这个包当然比它大,不比它大,你怎么能包?

心比虚空法界大。佛在《楞严经》上也是这个说法,《楞严经》上的比喻比得好,佛把虚空比喻作心,能现能变的心;把现在的这个虚空法界刹土众生比喻这个虚空里面的一片云彩。让我们从这个比喻里头去想,到底是心大还是虚空法界大?虚空法界在心里不过是像虚空当中一片云彩而已,这个比喻比喻得好!一切唯有心真实,心为最胜!只要与心相应就叫做称性、称理,世间谚语常说的凭良心、不违背良心,这个话的意思就是凭最胜,决定不背弃最胜。这什么人?佛、菩萨(法身菩萨)、世出世间大圣大贤,他们就是这样的,很不可思议!这个地方讲的十种法门一个比一个殊胜。我们再看下面这一句,第七句:

【证得如实觉悟一切法大舍。】

这一句的意思很深很广,『如实觉悟』,是真觉悟了,我们现在一般人常讲觉悟,不如实,实是什么?实是真相,宇宙人生的真相,你所觉悟就如同事实真相,这叫「如实」。换句话说,你所觉悟的就是事实真相。你的行动?我们都从行动上看你,行动上是一切放下,就是『一切法大舍』,这是如实觉悟。释迦牟尼佛在一生为我们表演这一句,他老人家在世住世八十年,释迦牟尼佛八十岁圆寂,三十岁成道,就是示现证得无上正等正觉,证得圆满菩提,从此以后到处教学,游化在人间。

这个地方我们要留意一点,因为我在前面跟同学们说过。早年我在台中求学,李老师问我们各言其志,每个学生自己说说自己将来想怎样修行?怎样弘法?说给老师听听,说给大家同学们听听。因为台中莲社是个居士的道场,没有出家人。我进入莲社是在家居士,以后出家的,所以有这么一段因缘关系。这个莲社就好像是娘家一样,回到莲社就回娘家,有这么一个关系,不是这样的关系的话就没有法子到莲社。老师问我,我说游化,哪个地方有请我就到哪里去,去讲经,去教学。所以老师最后说:你倒是很自在,你自己会有一点成就,你不能成就众生。为什么不能成就众生?老师就说:你想想看,自古以来,哪一个人听一次经、听一部经他就开悟了,就证果了?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有,佛以后就没有了,真的一点都不错。那怎么办?长住在一个地方,你才能成熟众生。所以祖师大德给我们示现的,一生住在一个地方不出门的很多。那天下人想来学的?你来。「只闻来学,未闻往教」,欢迎你来参学,老师决定不出门的。

那释迦牟尼佛不是如此,释迦牟尼佛到处走,真的哪里邀请哪里去。没错,他行,他怎么行?他这个一、两千学生都跟著一起去,学生没有离开老师,这个可以。那我们有没有这个缘?没有,譬如说我们今天这个僧团,不算多,四、五十个人,什么地方邀请我去讲经,我们这四、五十个人统统都去,那就有一点像释迦牟尼佛那个样子了。人家看到你这么多人,一般人请不起。请一、两位法师,一个法师你带几个小法师可以,你要把家人全都带来,谁能请得起你?

释迦牟尼佛是这个样子。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哪个人要请释迦牟尼佛,佛的这个团体,经上常常讲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,你要请这么大的一个团体,你要去照顾他们,你要有这么大的场地来招待,不是少人数。这些学生一生从来没有离开老师一天,所以他们有成就。这说明什么一桩事情?释迦牟尼佛有福报!他的那些护法施主都是些国王、大臣、长者、居士,有这个力量能够礼请释迦牟尼佛到他这个地方来讲一部经,佛所有常随弟子统统来。

今天不一样了,那我们要以世尊做标准,一定要过世尊当时那种生活;确确实实万缘放下,得大自在,不能有房舍,过一种什么生活?游牧生活。现在不是不能。早年我还年轻的时候,大概五十多岁的时候,香港洗尘法师到台湾找过我,我曾经跟他谈过。他年岁比我大,出家比我早,也是香港佛教界的领袖。我说:你带头我跟你,我们过释迦牟尼佛的生活。我们组织一个小僧团,志同道合大家在一起,我们住帐篷。现在像这个学生露营的帐篷很轻便,很轻,打个包背在身上,晚上到树底下给它搭起来,白天出去托钵,我们过这个生活。这个小僧团人不多,大家在一块共修。他听了很欢喜:好,我们这么办。回到香港去之后,消息就没有了。那不行,得放下,不放下是不能成功的。这一句没讲完,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休息几分钟。

诸位同学,请接著看威光得益的第七句:

【证得如实觉悟一切法大舍。】

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跟我们说的「知离名法,法亦应舍,如实舍也」。这么简简单单的三句话含义很深,他老人家用《思益梵天所问经》上的一句偈来解释《华严经》这一句。很难得他老人家将这一段文都节录在《钞》里面,钞就是解释疏的,就是注解的注解。因为注解简单意思很深,怕后学的人为难,查经也很不方便。现在科技发达,印刷术发达,我们书房里可以放一套《大藏经》,查的时候比较方便。

现在《藏经》已经做成电脑的光碟,在电脑里面查资料就更容易了;可是你要记住,这一分方便,你必须要付出一分代价。看书,你付出的代价是时间,你要去查,首先你要查目录,目录查到的时候你才查经本,所以算是相当方便了,但是费时间较长。电脑快,立刻就可以查到,就可以把原文从这个萤光幕上显示出来,你付出什么代价?你付出你的眼睛。眼睛常常看这个萤光幕,对眼睛是非常不利。常常在电脑面前工作的,你们看看几个人不戴眼镜?这就是你要付出代价。

大师慈悲把这些资料都抄在注解里面,节录在注解里面让我们看到。我们看看这一段文,「思益经第一」,第一是第一卷。「思益梵天问言,世尊,云何名为菩萨遍行」。这是大梵天王,天王的德号叫思益,你们想想这个天王仁慈,他所思的都是利益众生,遇到佛了,向佛请教什么是菩萨遍行。什么叫遍行?遍是普遍,不是单一的行为。换句话说,他在一切时、一切处、一切境缘当中,不管是善缘恶缘,起心动念一切造作都离不开的一个原则、一个纲领,这个原则纲领就叫做遍行。

我们看看佛是怎样为他开示的。实在讲思益天王他代我们问,佛对他的开示就是对我们讲经说法,就是教导我们,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。「佛言,能净身口意业」。我们在讲席里头常常勉励同学,我们修什么?修纯净纯善,你看是不是这个意思?能净身口意业,身清净、口清净、意清净,还不是真的大总持法门里面的一句话吗?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」。一切诸佛自己修行、教化众生总纲领,总不能离开这一首偈。

在古时候,唐朝有个大文学家白居易,做过杭州的太守,就是现在的杭州市长。他遇见鸟窠禅师这个出家人,他在树上做了一个小房子像鸟窝一样,他就住在这树上,很简单,这是个真正有修行人。白居易有一天遇到他,向他请教如何是佛法大义,跟思益梵天问的很相似、很类似。什么是佛法大义,就是佛法修学的纲领原则?禅师就说这首偈,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」。白居易听了哈哈大笑:这个三岁小孩都会说,我向你请教,你怎么这样回答我。禅师回答他一句话:三岁小孩虽然能够道得(就是三岁小孩虽然能说),八十老翁行不得。白居易听了这个话,这一愣,点头,没错,八十岁老翁你做不到!这是佛法总纲领。

这个「遍行」是什么?就是这三句,特别著重的,三句末后这一句「自净其意」。你看佛在这里一开头就是能净身语意业,自净其意。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」,那是自净身、口这两条,自净其意这是第三条。佛在此地说能净身口意业,这一句就是这一首偈的意思。菩萨遍行,从初发心的菩萨到等觉菩萨决定不离开这个原则,离开这个原则不是菩萨行,就不是菩萨道了。所以诸位你就晓得纯净纯善是真实的纲领。佛说了这一句,接著又讲了四首偈,为这句话做详细的说明。

「尔时世尊而说偈云」,第一首偈,「若身净无恶,口净常实语,心净常行慈,是菩萨遍行」。菩萨的标准就在此地,什么是菩萨?能够依照这四句偈去做的这个人就是菩萨。身没有恶作,持戒,断恶修善;离了恶就是善,无恶就是善。身的恶是什么?杀盗淫,这是教初学,初学的菩萨,以十善业为标准,身没有杀盗淫这三恶。

口净常实语。口业净。实语,不妄语,决定没有欺骗人的事情;决定不会挑拨是非,挑拨是非叫两舌,决定没有;决定没有绮语,就是花言巧语,所谓笑里藏刀,存心害人,但是话说得很好听,总是叫人吃亏上当;第四种叫恶口,说话很粗鲁,叫人听到很刺耳不好听。这四种过失都没有,叫实语,真实语。《金刚经》上说「如来是真语者」。真,不假;实,实就不虚;如语,如是跟事实完全相应。换句话说,他的言语说一桩事情,他不会加一点,也不会少一点,一定说的跟事实真相完全相符,这个叫如语。不诳语、不妄语,佛的实语,我们应当要学。

心净常行慈。心地清净,清净是没有贪瞋痴,对於一切众生慈悲看待、平等看待。净,心净,决定没有贪瞋痴;行慈,决定没有傲慢。傲慢这个习气众生都有,这是严重的烦恼。你看看佛法讲根本烦恼有六个,就是所有一切烦恼都是从这个根生的,贪瞋痴底下就是慢,说明傲慢很严重!障道。人有骄慢的心,世出世间法他都学不好。傲慢的对面是谦虚,行慈当然谦虚,不谦虚你没有办法行慈,所以说明行慈,傲慢就没有了;心净,贪瞋痴就没有了,自净其意。诸位想想看是不是这个道理?这是菩萨遍行。菩萨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绝不离开这个原则,决定遵守,特别是我们初学的菩萨。这是第一首。

第二首,「行慈不贪著,观不净无恚,行舍而不痴,是菩萨遍行」。慈悲一切,慈悲是要有行动,没有行动,你的慈悲从哪里表现?在今天讲这个慈悲,社会上看的是慈善事业,做慈善事业最重要的是要有大慈悲心,如果没有大慈悲心,做慈善的事业往往这个里面夹杂著不善。这个不善是什么?贪著。所以仔细观察,特别是自己,对自己要反省、要观察,我们做这些慈善救济的工作,佛就是做这个工作,佛没有财布施,他万缘放下了,他没有外财布施,他有内财布施。

内财是什么?身体,为社会大众做一个好的典型、好的榜样,要用这个身体做出来,这内财布施。教化一切众生不辞辛劳、不怕麻烦、有求必应,决定没有一丝毫的念头求别人回报,求得一点什么利益,没有,不贪著。对於世间名闻利养一丝一毫都不沾染,这是菩萨,这个人是行菩萨道。如果说贪著其事,那就不是菩萨了,他在里面什么?贪名贪利。一个团体总有组织,他要争名夺利,争位子、争权力,这不是菩萨,这个很不如法!

在古时候住在一个道场,大家确确实实是平等的。执事不平等,一个道场又有住持、有首座。这个道场是学校,住持是校长,首座就是管教务、管教学,维那管秩序,就是训导,监院是管总务。它里头分工合作,它有组织,但是它是平等的。住持身分跟底下员工(最低阶的员工)身分是平等的。这个跟社会一般组织不一样,为什么?他的工作期限一年,腊月三十寺院一百零八单的执事总辞,马上开会选举新的执事,初一接任。腊月三十总辞,初一新的执事接任。上一任的住持可能他辞掉之后,在下一届他可能去种菜,可能去种花,可能到厨房里面去烧火。那不是降级,平等的。寺院里所有的工作大家平等,那完全是义工,完全是为大家服务。在职位上看到好像有高下,实际上它是平等的。

这个佛法讲的平等跟不平等是一不是二,但是在世俗平等跟不平等是二不是一,佛门里面是一。这是行慈不贪著,担任执事是行慈,决定没有说,我有地位、我有权利,我来支配,错了!佛法里头永远没有对一切人事物支配的念头,有这个念头错了,那是烦恼的根源。决定不会有一个念头对一切人事物占有。你有支配的念头,迷了;你有占有的念头,你已经在造业了,造不善业,这个报三途六道。菩萨有智慧,菩萨觉悟了,他怎么会有贪著?行慈不贪著。

观不净无恚。看到不清净的,看到一些恶法,譬如说看人造十恶业,一点瞋恚心都没有,这是菩萨。那世间人不一样,看到人作恶心里就不高兴,就生烦恼了,生瞋恚了,要想制止,甚至於要想报复,起心动念,错了。菩萨为什么没有一点瞋恚心?净跟不净是相对的,凡是相对的不是真实的,所谓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他知道一切法从心想生,他能够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著,他看一切法他看的是真相。看看这些芸芸众生迷惑颠倒,不但没有瞋恚心,而且还生起慈悲心,怎么样帮助他破迷开悟,这是菩萨。

行舍而不痴。行舍是布施供养,痴是什么?心里头落印象;我今天布施供养了,回去想想值不值得。像现在救济一些苦难的,他有苦难,我去帮助他,帮助他,他用得得当不得当?我该不该帮助他?我该不该再帮助他?牵挂的事情很多,这叫痴。而菩萨布施三轮体空,什叫三轮体空?不执著我能布施,不执著这个相,自己心清净。不执著对方接受我布施,你要想到对方,就是我对他有恩,他要报答我,这就被污染了;心地清净,不把它放在心上。第三个,也不能把你布施的这些财物放在心上。换句话说,修布施供养,修完之后痕迹都不著,这叫不痴。

我常常讲到这桩事情,我就会想起新加坡的谈禅法师,真难得。法师一生过的生活非常清苦,他吃饭一个菜,不像我们现在好多菜摆在面前,他就一个菜,非常简单;喝水,自来水。我去访问他,看到我是贵宾,特别去买一杯矿泉水来招待我,这是他招待贵宾。他在城隍庙摆一个小摊子卖纸钱,卖香、蜡烛,那个利润非常微薄。他把这些钱财攒积起来数量很大。

我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是在美国旧金山,旧金山有一些同学是他的同乡,他是福建人。旧金山建一个道场大觉莲社,买了个房子,那个房子当时,这是二十多年前,买这个房子好像是七十万,他布施了四十万,大功德主!确实他的态度三轮体空,在任何地方从来他不提这个事情。在福州那一边(这是他的家乡)建了个道场,我不知道那个道场叫什么名字,他捐了美金大概是有一、两百万,你看他自己的生活,行舍而不痴。我在新加坡,过去有时间到他那边去坐坐跟他聊聊天,在新加坡好像也没有什么人理他,各行其道,他自在安乐心地清净一尘不染。他也在那里示现,虽然没有讲经说法,他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。人各有缘分,在自己本分上,现前的身分、现前的因缘,做出一个好榜样,那个人就是菩萨,是菩萨遍行,这是菩萨遍行。

第三首偈「在聚落空野,及与处大众,威仪终不转,是菩萨遍行」。聚落是许多人聚集在一起住的地方,现在我们讲的都市、城市、乡镇、村庄,有众多人聚在一起的地方,出家人常常到那个地方去托钵、去弘法。弘法一定在聚落,你讲经说法要有听众,聚落里头才有听众。空野是野外,人迹很少,出家人常常修行的地方,修心养道,修习地方在空野,没人去的地方,这是说无论你是在聚落弘化或者在空野修行。「及与处大众」,跟大众相聚的时候、相处的时候,你一定要重视威仪。「威仪常不转」,这个转就是变,你的威仪终不变。这个本子上是个「终」,有作「终」,清凉《疏钞》原本里面作「常」,意思相同。

我看到这一句,想到刚才你们同学把今年学院庆祝圣诞节活动录相拿给我看,我看了一段,威仪有问题。年节是大典,我们接待宾客,虽然是邻居常见面的,在这种场合要穿礼服,我们的礼服是海青,海青是大礼服。不但外面衣服要整齐,里面的内衣有白色的、有灰色的、有黑色的,很难看!从这些地方,我们这个学院,人家一看我们的水平就打对折了,看到你的服装的时候,就把你打对折了,本来可以评价你是一百分,现在只能给你五十分。所以威仪不能不讲究,仪是仪表,所以我希望大家对於这桩事情要重视,我们是太随便了,太马虎了。

佛门里面,这是一般的,一般应酬场合当中,要记住海青是大礼服,长褂是常礼服,我们今天穿长背心这是便服。便服不能见客的,在家庭里面工作可以,接待宾客你怎么能穿这个衣服?要注意!我看到你们法师上台致词,如果你上台致词穿的是海青,你就会打一百分,不一样。但是穿上这个长背心,人家只能给你打五十分,这在我们小城市。如果要在大城市里面、大的都会里面,一般高级的正式的场合,你穿这个衣服,你不能进门。你看看一般五星级、六星级的旅馆,门口接待的这些人,你服装不整齐,他不让你进去,我们这种便服是不能进去的。最低限度穿长褂常礼服,不能不懂,不能疏忽。

一般人看我们的道场,从这个地方来评价,你们到底是有多高的修养?有多高的程度?你们演讲的讲词不错,很难得,跟你的服装不配合,我们不能不重视。希望以后就是小的聚会我们也要重视,是我们对客人的尊敬。虽然是常客,邻居常常往来的,在这个时候我们表示对他致敬,这是应该的。我们这样随便,口里说的一套,心里没有恭敬心。你们同学稍稍注意到,我接见客人、参加别的地方这种聚会,我穿长褂,我不敢穿长背心,我这种打扮出去是失礼,人家瞧不起你。里面的内衣,如果我们团体要出去,决定要一致,穿灰色的统统穿灰色的,里面穿白色的统统穿白色的;我们的小褂、长褂大概都是灰色的跟咖啡色的这两种颜色,里面穿白的好,人家看到欢喜,干净。

佛这个地方几首偈你看看都是说「能净身口意」,净身口意里面威仪很重要。处顺境没有贪恋,处逆境没有瞋恚,这首偈教给我们这个。第三这一句「威仪终不转」,无论是顺境逆境、善缘恶缘。世尊当年在世,大礼服就是二十五条衣,这是佛门的大礼服;常礼服是七条衣,我们叫七衣;便服是五条衣,也叫工作服。世尊接见宾客搭衣,这是大礼服。我们现在如果是在佛教的场合,这里是佛寺、典礼,我们一定搭衣。如果不是佛寺,不是佛教里面的典礼,是一般大众的聚会,要穿海青,最低限度要穿长褂,不能用这个便服去参加。这个很重要!宾客到我们这里来访问,接待的人要穿礼服,不负责接待的这个没有关系。哪几个出来招待,招待的人要穿礼服,至少要穿长褂、穿海青。这一点希望大家记住,这是菩萨遍行。好,现在时间到了,这一段还没讲完。


返回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讲记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