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一九一七讲)  2008/2/14  华严讲堂  档名:12-17-1917
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「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」

我们在文有十同,第七段「所事佛同」,读了前面东南西北四尊佛,殊特月佛,第二尊佛的德号无尽月佛,不动月佛,清凉大师在《疏》里面提出「发十大心,不可穷尽」,所以我们将《华严》十发心,也是十净愿,提出来我们共同来学习。十发心前面的六条,这两天所学习的是发度众生的心,跟四弘誓愿义趣相同,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发心度生。要度众生必须得先度自己,所以后面许多开示都是教我们度自己。第二尊佛无尽月佛教我们「发心行善」,这是度自己。行善的结果,「具行众善,净诸世界」,跟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诲完全相同。你看中国千万年来老祖宗的教诲,教我们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,这都是行善。所以行善,一定要记住行善的根在哪里,根在格物,物是物欲,就是欲望,要把这个东西格除。对世俗名利的欲望,世间所说的五欲七情的欲望、佛法里面所讲的贪瞋痴慢的欲望,这个东西得先放下。放下,智慧慢慢就透出来,叫致知。智慧是自己本性里本来有的,就是这个物欲障碍住了。这是佛法里面的断烦恼。断烦恼之后,智慧开了,才能学法门,学法门不难,一接触就通达明了,没有障碍。所以烦恼断了,放下烦恼,这是德行;智慧透出来,这是学问。这还不够,还要不断向上提升,提升到最高的果位佛陀,「佛道无上誓愿成」,这才能净诸世界,普度众生。十愿里面不说普度,说成熟众生,这两个字好,成熟是什么?一定要帮助众生成佛,度是帮助他提升,未必到成佛的这个阶段,所以成熟是帮助众生成佛。

首先自己要成佛,自己是具行众善,在佛法里面具体而言就是十善业道。所以十善业道重要!十善业道的圆满就是佛法的圆满,这要知道。我在早年跟章嘉大师,我求他老人家赐给我一张墨宝,他老人家写了三个字给我,「唵阿吽」,用藏文写的,我非常的珍惜。他给我的时候讲解给我听,这三个字就是十善业道,唵是身业,身业清净,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淫欲;阿是口业,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绮语、不恶口;吽是意业,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。以后我看到佛像,画的佛像,佛的头部一个圆光,圆光顶上写的三个字我就认识了,这三个字原来就是「唵阿吽」。代表什么?代表这三个字圆满就成佛了。所以具行众善就是修十善业,修十善业可以净诸世界。这句说得好,诸世界,一切诸佛刹土都是极乐世界、都是净土,只要这个世界的居民人人都修十善。现在这个道理我们很清楚、很明白了。

真的要想修善,我们一般人讲要想学好,学好就不能没有好老师,所以第三句跟我们讲「为度一切众生故,发心事佛」,这个事佛就是奉事师长,佛是师长。怎样才叫奉事?能信、能解、能行、能证,就是《华严经》上讲的信解行证。我对佛能信,对佛的教诲能解,解了之后我真能做到,做到之后真能够证实,证的是什么?就是解信、解行融合成一体,那叫证。信是信我所解的、信我所行的,行是行我所信的、行我所解的,这证明了,这叫证,你就回归自性,这个重要。唯有回归自性才真正得大自在,如果没有回归到自性,我们可以说六道众生都是生活在惶恐、恐怖、不安的环境当中,这也是佛经上所讲的「可怜悯者」,惶恐、不安,也就是六道里头没有安全感。唯有觉悟了,六道里面,即使是地狱道,他也是有安全感。那你想想这是为什么?不安全是从哪里来的?是从不了解事实真相产生的,对於宇宙人生怀疑、忧虑,没有安全感是这么发生的。如果对於宇宙人生真相彻底明白了,怀疑没有了、忧虑没有了,就心安了。

知道六道性相,现相有,没有自性,所以一切万法当体即空、了不可得。你真知道了,你在一切万法里面就像佛菩萨一样无取无舍,为什么没有取舍?因为现相是幻相,不可得的,包括自己身体。没有取舍,人心才恢复到真诚、才恢复到清净平等,有取舍就有得失,患得患失,他怎么会平安?中国人这个术语「平安」是从佛法里头来的,心平就安,心不平永远就不得安。这就好像水一样,水起波浪就不安,它照外面东西就支离破碎,照不清楚。水平了,没有波浪,像一面镜子一样,外面的景象照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所以用心要像水一样。我们在佛菩萨形像面前供一杯水,道理在此地。供一杯水是希望我们的心像水一样的干净、一样的平等,不起波浪、没有染污,水代表清净心、平等心;清净、平等,觉在其中,觉是智慧开了,不再迷惑了。

所以我们要奉事师长,诸位要记住,我们的师长是佛,真正教诲我们的人是释迦牟尼佛,是我们的本师,根本的老师。老师不在了,有学生代代相传,我们称为祖师,代代相传。今天教导我的老师是前面一位祖师的学生,前面这位祖师又是更前面一位祖师的学生,推到最后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。我们对本师相信,不怀疑,对我们眼前的老师,眼前的老师没证果,古时候这些祖师真的证果。果位有浅深不一样,有证到佛果,佛果就是初住以上是佛果;有证到菩萨果位,四圣法界里面的佛、菩萨,是菩萨果位;有证声闻、缘觉,都不错了,可以说都是正知正见。没有证到这个果位的不少,可以说太多了,那我们怎么办?我们初学,说老实话,他还学过几天,没证得,学过几天,我们一无所知,所以我们要跟他学。跟他学,学错了怎么办?世尊有四依法教导我们。四依法,第一个「依法不依人」,老师讲的,佛经上没有这个说法、没听说过这个说法,可以向老师质疑,请老师指教。断疑才能生信,老师要帮助我们破迷开悟。中国古人讲老师是帮我们解惑的,解除迷惑的,传道的。法是经典,经典我们要会辨别。

从前李老师教导我们,经典有伪造的、有假的,那你不就上当了吗?如何鉴别这个经典是真的?老师教我们一个原则,《大藏经》,收入《大藏经》的应当都是可靠的。在从前收入《大藏经》,不是哪个人看到东西好就可以收到《大藏经》,不可以。收入《大藏经》的经典、祖师大德的著作,都要通过当时当代的这些高僧大德他们开会审阅赞同,要经过这一道手续,都是当代高僧大德赞同的,然后呈奏给皇上,皇上批准,帝王批准才能入藏,不是帝王批准不可以入藏,所以最后这一关是帝王。这必须要晓得,不是随随便便的。现在入了民国,没有皇帝了,国家也不管了,所以有些印《大藏经》的人,就把自己敬佩的这些人,甚至於自己的著作,也都入了藏,标准没有了。所以李老师教给我要看古人的。现代民国出版的《大藏经》,虽然是不错,也有些高僧大德在审阅,但是没有过去那么严格,对初学来讲,真正可靠的还是古时候的本子。古时候距离我们最近的是《龙藏》,这是干隆时候编的。给我们这么一个标准。

注解一定要看古人的注解,为什么?古人真的有修有证。清凉大师是证果的人,李长者也是证果的人,这不是普通人。编《华严经纂要》的道霈禅师,也是干隆时候的人,鼓山涌泉寺的方丈,宗教都通,通宗通教,把这个经论会集起来,编成这么一部书,便利於初学。我们今天采取这个本子做学习的底本,同时参考《疏钞》的原文跟《合论》的全文,用它的纲领,这是老师指导我们的一个原则。现代人如果不依古人所讲的,很容易把经义讲错,曲解了经义。这点我们要严格遵守,这是持戒,自己没有真正开悟之前,一定要依靠古人。古人是棵大树,我们是个小藤子,要依靠这大树,不会出毛病。如果不依靠大树,这个藤子可能就枯死,它就活不了。这个概念一定要有。

那我们要问,怎样学习才能开悟?没有别的,我常常告诉大家,这个并不是开悟,这是走向开悟正确的方向,这我们很清楚,那就是绝对要放下自私自利、要放下名闻利养、要放下对五欲六尘的享受、要放下贪瞋痴慢。我讲的这十六个字,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、贪瞋痴慢,这十六个字只要有一个,我们就进不了佛门,这十六个字统统放下了、统统没有了,你才入佛门,佛家的学校你跨进了大门,你不在门外,你在大门之内。可是大门之内到讲堂、到教室还有距离,你总算入门了,往后的修学进度会很快。凡事起头难,这十六个字是无始劫来薰习养成的烦恼习气,人人都有,你要没有这十六个字你不在六道,因为你有这十六个字,所以你在六道干轮回,这十六个字没有了,佛菩萨会帮助你出离六道。

往生西方净土,给诸位说非常容易,只要这十六个字放下,一心念佛求生净土,他就去了。所以善导大师告诉我们,善导是阿弥陀佛再来的,弥陀示现的。永明延寿大师也是弥陀示现的。善导大师告诉我们,净宗这个法门念佛求生净土,「万修万人去」,一个都不漏,善导说的就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。为什么今天念佛的人这么多,往生的很少?早年我在台中住了十年,老师常常感叹的说,今天台中莲友,一万人当中大概只有二、三个往生的,万分之二三。什么原因?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放不下,他就去不了。这二、三个人还真放下了,放下就去了,就这么个道理。那么你想想,你是想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,还是想继续再搞六道?继续搞六道你一定要想到,有很多人糊涂了,想不到了,把它忘掉了,在六道里面,无量劫来冤冤相报没完没了,如果你能想到这桩事情,你才晓得六道可怕,生生世世。譬如在这一世当中,有些人对我很好,报恩的,过去我对他有恩,有些人对我不好,报怨的,过去我对他不好。然后再细心想想,我这一生用什么样心态对人,人家将来就会用这个对我。我善心善意对人,如果方法、态度上不对,还出问题。譬如言语,古人说得很好,「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」,他会把你的话听错。所以言语自古以来在教学上就非常重视,你看夫子教人四科,第一科是德行,第二科是言语,你说言语多重要。

中国古谚语里面有所谓「病从口入,祸从口出」,不会说话。所以说话是大学问,不会说话常常善意人家听了变成恶意,你说这个冤不冤枉!跟人结了冤仇,自己还不知道什么原因结的,什么时候结的,自己不知道,这种情形太多了。所以古人教人,民间都不例外,这在中国是世代相传,教人一个大原则,「多说不如少说,少说不如无说」,这个正确。我们看到许多有成就的这些人,跟大众接触观察人的时候,他对於言语多的人他会很小心谨慎,言语少的人他很尊重。这个人话不多,话不多就很容易体会到他心清净,他定,话多了浮躁,心浮气躁,他心不定。在事业上做大官的人,现在企业做董事长、总经理的人,他用人从这些地方观察,言语少的人,言语简单的人,所说出来没有一句废话的人,他会重用他,这个人有定、有慧。心浮气躁的,只能叫他跑跑腿,不能担当重任,你要叫他担当重任,一定会把事情办坏,纵有才华都不行,都不可以重用。为什么?心浮气躁容易得罪人,容易跟人结怨。你公司要跟人结怨,人家目标对著你,想尽方法破坏你、整你,这个麻烦大了!所以戒定慧三学从佛教传到中国来,在没到中国之前中国人已经注重戒定慧了,没有讲得这么清楚、讲得这么明白,所以佛法来之后,这是一拍即合。

你看儒家讲的有没有戒定慧?格物、致知是戒,诚意、正心是定,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那是慧。《大学》里有一句是「知止而后有定」,你看看定从哪来的?是知止,用个最简单的话来说,叫知足,不知足心怎么能定下来?知足就定了,你才能过到真正的人生,幸福美满的人生。幸福美满的人生决定不是做大官、发大财,不是的。做大官、发大财一辈子苦死了,我们见得很多,不快乐,贵而不乐,富而不乐,一天到晚是提心吊胆,那个生活很苦。所以知足,我一天三餐饭吃得饱,衣服穿得暖,有个小房子住得很快乐,行了,可以遮蔽风雨。身心都没有事是最幸福的人,心里面没有妄念、没有杂念,身也没有事,这是大福报,世间第一等福报的。这种人多半去修道,多半是做学问,他把世缘都排除了,所以他心是定的,他学道很容易成就。事情烦杂在世间来讲那是苦命人。我们冷静来观察,这世间有几个是真正有福的人?其实个个人都有福,只是他不知道,他不肯放下,哪一个明白,放下了,这个人福报现前了。

释迦牟尼佛觉悟了,真的年轻,十九岁就觉悟了,彻底放下。我们在史传上面看到,安世高觉悟了。安世高还做了半年的皇帝,觉悟之后把王位让给他的叔叔,他出家了,成为一代高僧。缘在中国,汉朝时候到中国来弘法利生。所以早期译经安世高翻得最好,《八大人觉经》就是他翻的。他圆寂在中国。所以只有真正看破,真正觉悟的,他才肯放下。我们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有一点觉悟,你就看他放下多少,肯不肯放下,真肯彻底放下,那是大彻大悟;放下之后,确实定慧现前。孔子在世有人赞叹他,这个人了不起,有圣人之德行,有大智慧,他什么都知道。这个话传到孔子耳边,孔子笑一笑,告诉大家,我无智无能,我什么都不会,你要来问我,我肚子里空空如也,我只不过是信而好古,没有长处,你要真问长处,很可能就是我好学,大概这就是我的长处,别人没有像我这么好学的。孔子说真话,一点都不假。他知道很多,有人问他好像都能回答,没有他答不出的问题。夫子也告诉人,其实我什么都不知道,他来问我怎么知道?他讲那个题目我才晓得,我才知道的。我怎么给他摆平?夫子说我只有一以贯之。这就有一点禅机的味道了,我怎么能帮他解决问题,我什么都不知道,他来问我才晓得,我能帮他解决我是一以贯之。那个一是什么?真诚心,在佛法里面叫一心不乱,一心不乱就能解决一切法。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才明白,才不怀疑,才承认了,这是真的,为什么?智慧解决问题,不是知识,学得很多是知识很丰富,真正解决问题是靠智慧,智慧是靠清净心、靠定功。

最具足代表的就是禅宗的惠能大师,你看二十四岁开悟,不认识字,没有念过书,他就跟孔子所讲的,我什么都不知道,他来问我,一问我知道了。法达禅师见他面,跟他顶礼头不著地,三拜起来之后,六祖就问他,你到曹溪来参拜,我看到你头没有著地,一定是你有什么特殊的能力值得骄傲。头不著地是傲慢。法达也很老实就说了,他诵《法华经》三千部。这也不是别人能做得到的,《法华经》很长,虽然只有七卷,每一卷都很长。一般念《法华经》的,一天只能念一部,三千部是念十年。十年实在讲受持一部《法华经》心是定的。六祖就问《法华经》的大意,他说不出来,你念了十年三千部,《法华》讲些什么?他说不出来。反过来问六祖,六祖说我不认识字,我也没有听人念《法华经》给我听,他说这样好了,你念给我听,念了十年都会背了。《法华经》二十八品,他念到第二品「方便品」,第二品还没念完,六祖就告诉他,行了,不要念了,我都明白了。六祖《法华经》从哪里来的?是法达念《法华经》给他听,他就明白了。然后讲解给他听,他开悟了;开悟再顶礼,头著地了。这就是什么?我看到了就明白,听到了就明白,没有接触的时候完全不知道。孔夫子为人家解决问题就跟惠能大师一样。所以我们懂得惠能大师这些状况,就了解夫子所说的话是真的,不是假的,一以贯之。这个一,用《弥陀经》上的话,「一心不乱」,一心不乱能贯穿世出世间一切法,一心里头定慧等持。

我们修净土每天念阿弥陀佛,念阿弥陀佛干什么?就是要念到一心不乱。念到一心不乱,为什么会得不到一心不乱?妄想太多、执著太多、分别太多,放不下。一心不乱是你的真心,每个人都有,哪有二心?没有二心,二心是假的,一心是真心。真心本来不乱,你看能大师见性不是讲得很清楚吗?第四句话说「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」,那个本无动摇就是不乱。本自清净就是一心,头一句话说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。所以一心不乱是我们的本性、是我们的真心。很不幸的,这个真心迷了,就变成妄心,怎么迷了?起了念头。「迷唯一念,悟止一心」,这句话要记住,怎么迷的?起个念头就迷了,怎么样觉悟的?一心就觉悟了,你要知道,二心就迷了。所以大乘教里面常常讲,十法界众生用的是什么心?三心二意。十法界众生,包括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,四圣法界用的这个妄心他用得正,为什么用得正?发心事佛,承事如来,所以他发心正,听佛的话,虽是妄心,跟真心很接近,所以他住净土,四圣法界是净土。六道凡夫就不行了,为什么?他不肯承事如来,他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,自以为聪明,他的是非邪正标准是自己定的,那就难了。声闻、缘觉以上他们是非善恶标准是依佛定的,所以他接近性德;凡夫是自己定的标准,远离性德。「性相近,习相远」,四圣法界是性相近,六道凡夫是习相远,就这么回事情,这不可以不知道的。

所以我们学习,我们对於本师不能有丝毫怀疑,有一丝毫怀疑你就会蒙重大的损失。佛说的经论很多,我们很多地方不懂,不懂没有关系,尊重它、信仰它,我们就得福。尊重、信仰、不怀疑、不厌弃,天天去读,读久了会有一天豁然大悟,为什么?谚语所谓「诚则灵矣」,这是我们中国老祖宗传的,你诚心诚意,诚到极处就通了。诚到极处人心是定的,定生慧,就这么个道理,他就通了。所以最大的敌人,让我们在搞生死轮回最大的敌人就是什么?就是心浮气躁。心浮气躁从哪里来?就是疑虑,有很多顾虑、有很多疑惑,从这里来的。这又从哪里来的?不知道一切法是梦幻泡影,不知道是这个。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忘记掉了,总以为一切法是真的,不能像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,叫游戏神通。什么叫游戏神通?没有一样他当真,就是游戏神通。我们在六道里头样样当真,确实把真的看作是假的,把假的看作是真的,这颠倒,佛经上讲的颠倒错乱就是说这桩事情,所以学佛不容易。

求老师,我们也具体介绍了,现在眼前找不到好老师,有修有证的老师找不到,找古人,学孟子、学蕅益大师。蕅益大师当年在世学佛,他非常佩服莲池大师,莲池大师已经往生了,莲池大师的著作在,他就读莲池大师的书,学莲池大师,他真学成功了,学得很像。所以莲池大师是净土宗第八代的祖师,蕅益则是第九代的祖师。学得真像,以古人为老师。我们学《华严》我们以谁为老师?我们以清凉为老师、以李长者为老师,我们这两位老师。以道霈禅师做学长,这是好学长,他来当助教。清凉跟李长者是教授,道霈禅师担任助教来协助我们,我们怎么会不成就?契入境界之后,因为这是学《华严》,学《华严》你一定会走善财童子的路,走善财童子的路就是一切众生情与无情都是我的老师,他成佛了,不要等来生,一生成就了。《华严经》上说的,「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」。有情众生是我的老师,是如来示现的;无情众生,花草树木、山河大地,没有一样不是诸佛菩萨示现来度我的,这是善财学佛的心、善财学佛的态度。这个世界上凡夫只有我一个,学生就是我一个,所以善财没有同学,他的礼敬、赞叹、供养才达到究竟圆满,为什么?个个都是我的老师,花草树木都是我的老师,都在那里示现,把自性里面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统统展现出来给我看,从这个地方悟入的。

接著跟我们讲「发心护法、发心入土」,土是国土,这个入土就是要走进社会,要跟社会一切众生接触。你不接触你学不到东西,你不接触你不能帮助他们。接触社会各行各业的大众是个什么心态去接触?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,你在社会大众要做出最好的榜样。我起心动念,这个念头对社会大众有没有好处?他们可不可以学我?他们要是不能学我、没有好处,这个念头不能起,这个话不能说,这个事不能做;对社会大众有好处、有利益,这个心可以起,这个念头可以动,这个事可以干。所以修行觉悟从哪里开始?从起心动念开始,念念都能够舍己为人,「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」《弟子规》「怡吾色,柔吾声」,这两句话孔子都常常讲,很不容易做到,对谁?对父母,父母是长时期的跟自己在一起相处,一起生活,你每天都能对父母和颜悦色吗?能够低声下气吗?这是孝子,孝顺。所以夫子常讲「色难」,色难就是讲这桩事情,色是我们的表情,真正不容易做到和颜悦色。这是孝子,真正孝子才能做到,无论有什么痛苦,不表现在外面,在父母面前表现出欢喜。能孝顺父母,才能孝顺一切众生。所以佛菩萨没有别的,佛菩萨把一切众生看作自己的父母,用真诚心、孝顺心来对待,众生才能感动,众生才能够觉悟,才能够信顺,才能回头,决定不逃避。但这是个相当功夫,不是初学,初学一入众的时候烦恼习气都起现行,他受不了,这是菩萨;菩萨在这里面成就忍辱波罗蜜、成就精进波罗蜜,六度齐修。头一个修布施,这个布施是用内财布施,不是外财。和颜悦色就是布施,低声下气就是布施,做出样子给人看。在这里面慢慢去学习,学习提升,提升到更高一个层次,明白了一切众生跟我同体,同一个法性,老子所说「天地与我同根,万物与我一体」,在佛法里面讲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,一心一智慧,力无畏亦然」,这才能入境界。

下面第七条,「为知众生心乐烦恼习气故,发心了法,谓入如来门,了一切法」。这就是要真的帮助众生,帮助众生那你必须要了解一切众生,一切众生喜欢什么,一切众生讨厌什么,烦恼就是厌烦,心乐就是欢喜、爱好。无量劫来在六道里头,他薰成什么些习气,这要知道。那怎么办?发心了法,了是明了,发心求法。佛菩萨在教学当中,对这方面就讲得很多,我们听明白之后,细心去观察六道众生、四圣法界,细心去观察,是我们在课堂所听到的在方方面面真的看到了,你明了了。明了之后头一桩事情,善法我有没有做到?不善法我有没有远离?自己就得利益,这叫学佛。本师释迦牟尼佛具足圆满的善法,十善圆满了。诸大菩萨虽然修十善、行十善,还没有到究竟圆满,为什么?无始无明的习气还没放下,这是最难的事情。我们总算是这一生很有幸,非常难得把这个事情搞清楚了,我们已经在解悟。下一步的工作是我们怎样从解到行,我要做到,要真干,我才能入门,要不然你永远入不了门,所以从解悟,到行悟,到证悟。

我们今天学《华严》《华严》内容太丰富了,真的叫包罗万象,一法都不漏。我们学了之后怎样应用在生活上、应用在工作、应用在处事待人接物,这比什么都重要。如果要不是这样真干,《华严经》白学了,这一生当中要不能往生极乐世界,麻烦就大!为什么?继续搞六道轮回。就像黄念祖老居士在北京给他的学生所讲的,他的一些学生看到我,把话传给我,说老师在他们面前说:「净土法门法师 要不往生,来生的福报就太大!」那人天福报。我们想到这句话,这话不是好话,福报大很容易造大罪业,没有福报的人造罪业造不大。譬如你杀一个人,还要偿命,大福报的人,杀几千人、杀几万人不要偿命,那叫大福报。现在不要偿命,将来生生世世要偿命,现在你福报大,他不敢问你要命,你死了之后福报没有了,到来生来世,一个个向你讨命。这我们清楚,因果通三世,你几世所修的福报一生可以享完,所以这很可怕。

古时候这些做帝王将相,没有十世以上的修行得不到这个果报,这命里注定的,争不来的,争来了还是命里有的,你说冤不冤枉?因果的道理总是要透彻的了解,为什么?我们心是定的,知道这个福报不好享。所以我们在前面读到,就是再前面一品,在「贤首品」里面读到的,佛教我们,也教弟子们,头一个是不求王位、大名称;大名称就是做大官。学佛千万不能动这个念头去做国王、做大臣,那你就错了。是很容易得到,修这么大的福,但是你要知道轮回的恐怖你就不敢往这上想,要把所修的功德回向求生净土,那就对了,不但超越六道了,超越十法界,这叫一了百了,这才是个真正聪明人。但是你要真正能做到,你要彻底放下,你才能做到。非常难得,佛菩萨来给我们做了示现,三年前深圳黄忠昌佛菩萨给我做了试验。他三十几岁听我讲经,听我讲到念佛往生大概只要三年。这个事情是过去很多年前,我讲经的时候有同学问我,出家的同学听经的时候问我,他说《净土圣贤录》《往生传》里面说的那些往生的人,大概闻佛法,听到净土法门,真正念佛绝大多数都是三年他就往生了,问我一个问题,他说是不是他们寿命都到了?我的答覆,如果说他们统统都是三年寿命到了,这不可能,这讲不通。为什么他三年往生?他功夫成就了。只要念到功夫成片,功夫成片上辈的人,功夫成片有九品,上三品、中三品、下三品,上三品的人就可以自在往生,我有寿命我不要了,我现在就走,真走得了,佛真来接引你,这才讲得通。哪有那么好的,人都是寿命只有三年他遇到了,这讲不通的事情,有可能有极少数,一、二个,不可能那么多。

黄忠昌听到这么一段事情,所以他就说他来做试验,他有寿命也不要了,希望三年佛念的真的能往生。找到向小莉护法,就在向小莉那个地方给他一个房间做关房,饮食起居向小莉照顾,每天给他送三餐饭,照顾他生活,给他洗衣服,让他什么心都不操,就是一句佛号、一部《阿弥陀经》。他每天就是《阿弥陀经》不知道念几遍,我不晓得,大概不多,佛号念得多。念到两年十个月他就走了,预知时至,没有生病。火化的时候烧出很好看的舍利。现在他的舍利做了一个塔,在深圳这个小道场里面。两年,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所以这个事情不难。照《阿弥陀经》里面讲的,最快的时间多少?一天,经上讲若一日、若二日、若三日,到若七日」。念一天佛,真的身心世界一切都放下了,念一天佛就往生。所以说你的功夫成就,没有别的,你放得下放不下,在这里,放下是真的,真走了。

所以我一生最感激的是章嘉大师,虽然当时教我,我不能够完全体会,我体会得很肤浅,可是这么多年来在佛法学习上锲而不舍,这种体会一年比一年深。第一次见面,我头一句话向他老人家请教,方老师把佛法介绍给我,我知道佛法是世间无比殊胜的大法,我向他老人家请教,有没有什么方法叫我很快就契入?心里著急,想很快就入门。我的问题提出来了,他老人家没有马上答覆,他看著我,我也看著他,我们两个对看,看了半个钟点。看半个钟点,真的整个身心统统定下来了,没有妄念,聚精会神等他讲话,他说一个字,有。这一个字说完之后又不讲话了。这个字说完我耳朵竖起来了,有,这时候大概等了五分钟,前面是半个小时,等了五分钟,他老人家很慢,说了六个字,「看得破,放得下」,我讲的速度太快,他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讲。我们的修养跟他比是不能相比的,听了这六个字,好像懂,又好像不懂,「看得破,放得下」

我接著就提第二个问题,请问老师从哪里下手?以后我们明白了,提出问题他不会立刻答覆你,他必须要看著你,你整个情绪定下来了,他才跟你讲,你情绪不稳定他不跟你讲话。所以这个教学方法,我们在别的地方体会不到,就是他坚持他的原则,对方如果心浮气躁,如果心不能定下来,他不讲,说了没用。他跟你聊天说闲话可以,正式给你答问题绝对不可以,他守他的原则。我跟他老人家三年,都是这样的严肃,真得受用。你看第一天就把佛法的秘诀,凡夫成佛的秘诀告诉你。布施就是放下。学了这么多年我们才知道、才明白老师这句话里面的义趣深广无尽。佛在经上教给我们,放下执著,你就证阿罗汉果,就超越六道。我要想脱离六道轮回,我执著就不要了,真的超越了。放下妄想分别就超越十法界,凡夫就成佛了。所以凡夫成佛在一念之间。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做给我们看,夜睹明星,豁然大悟,没有别的,就是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,真放下,成佛了。六祖惠能大师二十四岁,在中国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,他成佛了,他在半夜听五祖给他讲《金刚经》,讲到「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」,他彻底放下,这一放下就成佛了,所以什么都不要讲了。五祖把衣钵传给他,叫他赶快离开,为什么?嫉妒、障碍太多,大家不服,所以叫他去避难。他就问五祖:我到哪里去避难?五祖指示他往南方去。他在猎人队里面隐居十五年,没有人知道。跟一批打猎的猎人,给他们烧饭、洗衣服,做义工,吃肉边菜。那是佛,那是一尊佛,给这些造业天天杀生的人给他们服务。以后六祖离开他们,现了出家相,我想那些人都得度了,都回头了,原来我们天天造业,给我们烧饭,侍候我们的是一尊佛、是一个祖师。这都是有缘,那是多大的福报,佛来侍候他们。

这些,世尊跟六祖都给章嘉大师这句话做了证明,看破、放下就是,就入门了,不是入大门、二门,是入到最后的那个门,成佛了。这就是说凡夫成佛不难,与认识字不认识字不相干,与你有学没有学也不相干,这都不要紧。所以释迦牟尼佛示现的是认识字,知识分子,到处去求学,放下就成功;惠能大师示现没有念过书,不认识字,什么也不懂,放下也成佛,放下之后那个境界完全相同。所以释迦牟尼佛讲的一切经,你念给惠能大师听,他能把里面最深密的道理讲出来。由此可知,最严重的障碍、最大的障碍是烦恼习气。但是烦恼习气不是真的,是假的。马鸣菩萨在《起信论》里面讲得好,「本觉本有,不觉本无」,本来没有的当然可以放下,本来有的自然会恢复。所以你要知道,无量的智慧跟十方诸佛一样的,没有丝毫差别,无量的德能、无量的才艺、无量的相好都是自性本自具足的,只要你肯放下,你就成佛了。你什么时候放下,什么时候成佛,现在放下,现在成佛,明年放下,明年成佛,全在自己,不在别人,谁都不能障碍你,谁也不能帮助你,必须自己觉悟,自己下个决心。

念佛堂堂主口头禅常常提醒大家的,「放下身心世界,一心称念」,这是真念佛,除了一句阿弥陀佛之外,什么都没有。《弥陀经》要不要念?初学的人要念,为什么要念几卷《弥陀经》?摄心,念经的意思在这个地方。因为你心散乱,妄念很多,经念个三遍、五遍,妄念就没有了,少了,然后这个佛号才得力,一句相应是一句佛,句句相应句句是佛,这个佛号念的相应、念的得力。如果是散乱心,他不相应、不得力,只能在阿赖耶里面种一个阿弥陀佛的种子,不起作用。所以清净心念佛起作用,他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,也就是说我们这里一声阿弥陀佛,那个地方阿弥陀佛他就接收到,起这个作用。我们今天讲,现在科学里讲心灵的感应,这个讯息跟佛就通了。如果我们有杂念在里面,这个讯息不通。不通,我们的阿赖耶识受这个感应,外面不行,阿赖耶识里头加强念佛的种子,跟阿弥陀佛、跟外界起不了作用。从这个地方,你也能够了解烦恼习气这个伤害是多么严重,没有能够相比的。外面什么样的伤害都很微弱,纵然是毁掉我自己的身体,把自己身体烧成粉,伤害都小,微不足道,唯独分别执著这个伤害太大,让你生生世世迷惑,生生世世受苦。所以懂得众生,回过头来就看到自己,看到自己再回过头来就看到众生,知道怎样度自己,怎样帮助众生。

底下一条,「为知众生死此生彼故,发心生信,谓见者生信,无不获益」。这就是知道六道轮回里的众生,人道里面死了,他行善,天道生了,他造恶,地狱道生了。你对於这些现象看得清清楚楚,业因果报丝毫不爽,你的信心就生起来,发心生信,信什么?信因果报应丝毫不爽。然后你再相信「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」,谁定的?自己定的,不是佛菩萨定的,也不是上帝定的,也不是阎罗王定的,谁都干涉不了你,你自己造什么样的因,你自己受什么样的报。别人害你,别人害你是你愿意接受,你不能怪别人。因为你可以不接受,你为什么要相信他?所以你不可以怪别人,怪自己,怪自己糊涂,怪自己不认识人,你怪别人错了。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,自己才真的回得了头来。那个恶人在诱惑我,「那个恶人是我自性变现的,是我的恶业在那里造成的,与他不相干,他根本不存在」,你能这样想,这是正知正见。你要是把罪恶都推到别人,这是邪知邪见,你不知道「唯心净土,自性弥陀」,人都是善人,自性变现的,自性的善人,恶人是自性变现的恶人,我们自性里面被染污,染污就有善的习气、恶的习气。所以诸佛菩萨是自性变现的,所有一切现象,有情众生也是自性变现的,无情众生还是自性变现的,离开自性无有一法可得,这是正知正见。千万不要以为自性之外还有一切万法,那叫邪知邪见,那就错了。要记住《坛经》上讲的,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这个万法里面包括有情跟无情,所以「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」,你生起信心。为自己、为众生,或者不为自己,为众生,在六道里也要示现一个好样子,帮助众生回头,要让见者,看见你的人、听到你的人、接触你的人都能生信心,都能得利益。

第九段「为知众生诸根心行故,发心住世,谓神力住世,尽未来劫」。这一条就是大慈悲心,像地藏菩萨一样,地狱不空誓不成佛。现在我们发这个心,做不到,虽然做不到,不能没有这个心,所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,我真有这个心,我能力做不到,为什么?业障障碍了,业障消除就能做到。永远不离开苦难众生,那你就不能怕苦,你不能怕难,你在苦难当中要做出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给众生看,帮助众生觉悟,帮助众生回头,发心住世。世间有灾难,没错,众生受灾难你不受灾难。就像佛在《法华经》上所说的,这个世界有成住坏空,释迦牟尼佛所居住的这个地方没有成住坏空,释迦牟尼佛的实报庄严土一丝毫没有损坏。他住的那个实报庄严土跟我们这个世界不同空间维次,在不在一块?在。这个不好懂。我们现在用电视屏幕,我是几十年没看过电视,听说国内现在电视有几十个频道。早年我在美国,美国电视有一百多个频道,一百多个频道同在一个萤光幕上,你按哪个频道这个频道就出现,你就看到了;没有按到的,它也在这个频道,你看不见,你不能说它不在这个频道。你换个频道,这个频道不见了,另外一个频道显现,佛法讲的隐现,有缘,它现前,没有缘,看不见,它在,不能说它不在。

这个频道乱了,天下大乱,这个频道你按上去之后看到里面都模模糊糊。可是另一个频道呢?另一个频道它一点没有障碍,你看它的音声、色相清清楚楚。好像这个频道被电波干扰,画面、音声都不清楚,但是另外一个频道一丝毫干扰没有,用这个比喻诸位容易懂。这个世界众生做不善,在这个频道里面是世界毁灭,而释迦牟尼佛住的那个频道,那是一点不生干扰,跟这个道理相同。如果我们,不要说别的,你只要能做到执著放下,於一切法都不执著,这个地球上整个产生变化的时候,你不受这个影响,你的境界提升了,欲界天都受到干扰,你不会受到干扰。因为放下执著是阿罗汉,他超越六道了,六道里面这些频道统统都乱了,全都受干扰、受破坏了,可是六道之外,四圣法界一丝毫没受干扰,何况如来果地上的实报庄严土,它怎么会受到干扰?由此可知,放下是多么重要,整个佛法在修学上没有别的,就是放下。从初发心到如来地,看破帮助你放下,放下又帮助你看破,就这两法相辅相成,从初发心到如来地,你放下多少,你提升了多少;你看破多少,你明白了多少。

末后一条说「为知众生三世智故,发心具行」,具什么行?「谓具普贤行,净治一切」。这个不念行(音「形」),行是名词,念去声,念行(音「恨」),行是动词,就是真的学普贤菩萨。普贤菩萨的纲领就是《华严经》上的十条,我们一般称为普贤十愿,十大愿王,这是普贤菩萨修行的总纲领、总原则。要是展开?这十大愿展开就是全部《华严经》,全部《华严》归纳为十条纲领就是普贤十愿,真的依照这个行。第一个恭敬,「礼敬诸佛」,所有一切众生都是佛,蚊虫蚂蚁也是佛,蟑螂老鼠也是佛,一切有情众生都是佛。然后再展开,无情众生,花草树木、山河大地,全是佛,为什么?《华严经》上说「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」,这个礼敬就是一切恭敬,没有一法不是恭恭敬敬的对待。所以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菩萨不修普贤行不能成佛,成佛一定要修普贤行。净土宗呢?净土宗全是修的普贤行。你看夏老的会集本《无量寿经》,第二品「德遵普贤」,第二品还是序品,还不是正宗分,给我们讲西方极乐世界所有一切众生,十方去往生的,都是修普贤大士之德,全是修普贤行,所以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在极乐世界圆圆满满的落实。魏默深居士把《普贤行愿品》列入净土三经后面,称为净土四经,有道理,这个人不是普通人。印光大师把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又列入四经后面,称为净土五经,净土经就圆满了,以后没有法子再增加了。所以我们要知道,修净土的人决定不能疏忽普贤行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到此地。


返回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讲记目录

生死书 回到顶部